二、治疗方法
1.分型论治
(1)邪热瘀毒,痹阻经脉
治法:清热解毒,蠲痹通络
方药:痹通汤加青风藤15g,金刚骨30g,拳参15g,忍冬藤15g,葎草15g,白薇10g,凤凰衣6g,莪术6g。
随症加减:邪热袭肺,发热咳喘,加牛蒡子6g、金荞麦20g、鱼腥草15g;湿热浊毒,壅滞三焦,加虎杖10g、秦艽10g、碧玉散15g;邪郁少阳,枢机不利,加炒黄芩8g、柴胡10g;热毒炽盛,气营两燔,邪入心包,加寒水石15g、羚羊粉0.6g、人工牛黄0.6g;斑疹隐隐,皮肤瘙痒,舌质紫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5g、赤芍10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白芥子10g、穿山甲4g;关节疼痛剧烈,舌苔腻者加延胡索15g,制南星15g。
(2)寒湿郁久,化热伤阴
治法:清化郁热,蠲痹通络
方药:痹通汤加青风藤15g,金刚骨30g,川桂枝6g,制川乌6g,生白芍15g,知母8g,生地12g,拳参15g,忍冬藤15g,凤凰衣6g,莪术6g。
随症加减:邪热偏盛者,酌减桂枝、川乌用量,加虎杖10g或黄柏10g,葎草15g;阴伤明显,舌红,大便干者重用生地(一般用量20-30克为宜),加川百合15g、地骨皮10g;湿邪久留,脾气不足,加防己10g、生白术15g、生黄芪15g;肝脾、淋巴结肿大,加生半夏8g、生薏仁20g、虎杖10g,肝功能异常可加复肝胶囊口服。
(3)正虚邪恋
治法:益肾培本,蠲痹通络
方药:痹通汤加青风藤15g,金刚骨30g,生黄芪15g,骨碎补15g,补骨脂15g,枸杞子10g,生熟地(各)10g,凤凰衣6g,莪术6g。
随症加减:气血亏虚,纳少便溏,贫血乏力的生黄芪改30~50g、党参12g、当归8g;肝肾亏虚,骨质破坏,或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者,加鹿角胶6g、龟板胶6g、仙灵脾15g。
注意事项:以上药物剂量为10到16岁患者剂量,如小于10岁,则按身高、体重折算的体表面积使用;超过16岁患者一般可按成人剂量使用,或两帖药煎服3天。
2.医院制剂
(1)浓缩益肾蠲痹丸(医院制剂,具有益肾壮督,蠲痹通络等作用),每包4g,每次1包,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2)蝎蚣胶囊(医院制剂,具有熄风通络,化瘀止痛作用),每日3次,每次5粒,餐后温水送服。
(3)扶正蠲痹胶囊Ⅰ(医院制剂,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蠲痹,解毒消结的作用),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4)扶正蠲痹胶囊Ⅱ(医院制剂,具有扶正培本,化瘀蠲痹,解毒消肿的作用),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5)金龙胶囊(鲜动物药,北京建生药业生产),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6)朱氏温经蠲痛膏(医院制剂,具有温经通络,蠲痹止痛的作用),外敷疼痛处,每次1张,每日更换1次。
(7)复肝胶囊(医院制剂,具有保肝降酶,软坚散结之功),每日3次,每次4粒,餐后温水送服。
治疗方案:
A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蝎蚣胶囊
B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扶正蠲痹胶囊
C方案痹通汤(院内协定方)辨证加减+浓缩益肾蠲痹丸+金龙胶囊
3.中医特色疗法
(1)体针法
①湿热瘀阻: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
②邪郁日久,化热伤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
③正虚邪恋:足三里、气海、申脉、阿是穴。
操作方法:根据取穴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以1~1.5寸30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穴位。
(2)腹针法
主穴:中腕、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
配穴:肩及上肢疼痛不适加上风湿点;手腕及手指疼痛不适加上风湿外点;膝关节及下肢疼痛不适加下风湿点;踝及足部疼痛不适下风湿下点;日久脾虚加大横。
操作方法:施术部位要严格消毒,选用规格为0.22×40mm长度的毫针。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针尖抵达规定的深度后,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3)中药熏蒸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用中药薰蒸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我们以本院专家经验方为基础,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及病情进行辨证加减,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仪,充分体现中医个性化治疗原则。
治疗仪为“三洲”电子科技监制智能型中药熏蒸自控治疗仪。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注意事项:中药熏蒸治疗时蒸汽与施术部位保持一定得距离,以患者舒适为度,以免发生烫伤;患者治疗后局部保持温暖。
(4)中药外敷治疗
高热无汗则予捏脊或青黛加蜂蜜外敷大椎穴可退热,亦可用中药煎汤泡脚;发热汗多,予五倍子研粉外敷神阙以止汗;局部肿痛,屈曲不利,扪之灼热者,可予朱氏温经蠲痛膏外贴,或芙黄膏、新癀片及六神丸等混合外敷,消肿止痛。
4.康复护理
(1)一般护理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温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鼓励病人晨起活动关节以减轻晨僵。
(2)饮食护理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糯米、肥腻食物,忌食虾、蟹、海鲜等发物,忌食坚硬油炸食物以避免对胃肠道刺激。
(3)中医辨证施护
①高热皮疹患者加强保暖教育及监督,观察记录患者的发热、皮疹情况;肿痛关节可予外敷芙黄膏之类,特别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体温升高者嘱其注意休息,科学补充水分,体温在38℃以上时,可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类制剂。
②正虚邪恋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消化道反应,面色、活动能力等整体情况,气血不足可用西洋参、枸杞子、大枣等泡茶饮,可在做菜时合理加入当归身、黄芪等,脾胃虚弱者建议服食山药、莲子、党参、大枣,虚寒或血虚明显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鼓励患者改善饮食,指导药膳调补。
(4)心理护理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中要以和蔼的态度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5)康复指导除急性发热外,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参加适当的运动,尽可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以尽早发现虹膜睫状体炎。医生要指导家属帮助患儿克服因慢性疾病或残疾造成的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多与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游戏等。只要家长重视、患儿配合、坚持规范治疗,患儿能维持正常的关节功能,像其他正常儿童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