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药补不如食补
治病不如防病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蒲公英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功效。
苦甘,寒;归肝、胃经。
1、《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3、《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4、《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5、《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6、《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7、《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8、《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9、《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功效;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症,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对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3、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
4、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5、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1、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义补遗》)
2、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
4、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5、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纲目》)
6、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花。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选编·五官》)
7、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没药、甘草,煎服。(《中医杂志》(11):31,)
8、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蒲公英捣烂,贴。(《救急方》)
9、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
10、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11、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12、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13、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
14、治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15、治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16、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薢、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