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广西中医药大学蓝毓营《民族医药》--庞桶药浴在瑶医防治疾病中的运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瑶族医药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瑶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的智慧结晶。长期以来,瑶医药在瑶族人民的卫生保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庞桶药浴是瑶医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防治方法。本文就庞桶药浴的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做一简要探讨。
庞桶药浴的定义及产生背景1
庞桶药浴的定义
庞桶药浴是瑶族人民常用的防治疾病方法之一,是人们采集新鲜的草药,用水煎煮后,倒入一个庞大的木桶中进行洗浴,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由于运用的桶比较庞大,故称为庞桶药浴。庞桶药浴在疾病的防治中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另外,庞桶药浴安全性较高,对皮肤无过敏、急性毒性反应等不良作用。
2
庞桶药浴的产生背景
庞桶药浴不仅是瑶族人民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地理气候因素。地理气候因素是庞桶药浴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瑶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多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境内有热带、温带、寒带的立体气候,而且瑶族人民多生活在高寒山区之中,其气候特点是湿润多雨,云雾缭绕,日照时间短,湿度大,容易罹患风湿病、皮肤病、腰腿痛等疾病。其次是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瑶族人民聚居地大多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在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生产力比较低下,传统中医学不能很好的传播。瑶族人民终年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了解除疲劳,恢复体力,防治一些疾病的发生是促进庞桶药浴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另外,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瑶族人民终年生活在山区,迁徙频繁,游耕生产,生产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天然的药物资源却非常丰富,这是庞桶药浴产生的一个天然的便利条件。庞桶药浴所运用的药物多为新鲜草药,包括防治风湿类疾病的红牛藤、健骨风等;防治皮肤病的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等;产后用的野艾、血防藤及其它类的药物。
作用机理及运用原则
1
庞桶药浴的作用机理
药浴作为外治法的一种,与内治法的作用机理殊途同归。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我国古代就认为可以用汤液浸渍取汗,以达到驱邪的目的。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腠理毛窍,无不相通。通过药浴可以使药物进入腠理,达病所,从而起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庞桶药浴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皮肤面积大,具有吸收、渗透、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皮肤内的神经末梢及特殊感受器,可以调节神经、体液、循环功能,改善相应各组织器官的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和修复能力。此外,皮肤的分泌、排泄、代谢功能参与机体对尿酸、尿素、一些无机盐类及体内毒素等代谢废物的排泄,即瑶医所谓“解毒排毒”。庞桶药浴正是利用了皮肤这些功能来防治疾病。
2
庞桶药浴的操作方法
庞桶药浴将采集到的新鲜草药或2、3种,或十几种不等,捆成小捆,放入大口锅中煎煮至沸腾约30min,将沸水倒入深约80cm,直径约75cm的大圆杉木桶中,然后兑入冷水,使水温保持在40℃左右,进行洗浴。根据瑶族地区的风俗,多为全家洗浴,先客后主,老幼妇孺优先。每次洗浴时间约30min,水温降低后要及时补充热水,避免受寒。另外,对于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宜药浴的患者要慎用。
3
庞桶药浴的运用原则
庞桶药浴是在瑶医盈亏平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盈亏平衡理论作为瑶医的核心病机,很好地指导着瑶医防治疾病。瑶医认为在庞桶药浴前,首先要判断机体的盈亏平衡状态,盈则满,满则溢,溢则病;亏则虚,虚则损,损则病。其次,在庞桶药浴的运用上要遵循“风亏打盈”的原则,做到“盈则消之,亏则补之”,以打药为主来治疗盈症,以风药为主治疗亏症。在具体药物的运用方面,要根据脏腑盈亏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打药和风药,或者根据需要以打药和风药相配伍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治疗盈症多以打药“五虎”为主,对于亏症则以风药“九牛”为主,而对于瘀血内阻、风湿阻痹等疾病则以通达经脉,透利关节的“十八钻”为主。
庞桶药浴的临床应用1
风湿病的防治
庞桶药浴是瑶医预防风湿病最常用的方法。由于瑶族人民常年居住并行走于深山老林之中,阴雨连绵湿气重,极易导致风湿病。因此他们常自行采集一些新鲜草药绑成一团煮水以进行庞桶药浴。运用庞桶药浴可以达到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之功,同时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盈亏平衡状态,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常用药物有九层风、血风、入山虎、小红钻、枫荷桂、九节风、伸筋草等。
2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
庞桶药浴是瑶医最具特色的妇产科疾病防治方法。瑶家妇女生产后均行庞桶药浴,作用有四:一是可以去除产妇恶露,去腐除瘀;二是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三是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四是可以预防各种产后病。一般产后1周便可以下地劳动。
3
皮肤病的防治
瑶族人民居住于深山老林,不仅容易接触毒草,也容易因被蚊虫叮咬等原因导致皮肤病。瑶族人民经常采集黄皮果叶、柚子树叶、苦楝树的枝叶、忍冬藤等草药煮水浴身,用于防治多种皮肤病,如湿疹、疥癣等,达到“解毒排毒”的作用。
4
外感疾病的防治
外感疾病大多都是因感受风寒湿毒引起的,因此除做好防寒、保暖、避雨湿外,瑶族人民常选取鲜薄荷、荆芥、番木瓜的叶柄、鲜狼毒、青蒿、贯众、石菖蒲,艾叶、苏叶、生姜等药物进行庞桶药浴,以防治外感疾病的发生。
5
小儿疾病的防治
小儿的体质比较娇柔,气候炎热、汗出浸渍容易引起各种皮肤病。为了预防小儿皮肤病的发生,瑶族人们经常采集新鲜的艾叶给新生儿泡洗,可免患皮肤病;选用柚子树叶、西河柳、荆芥、桃子树叶、香菜、葫芦卷须等可以防治麻疹;选用雄鸡毛、鲜韭菜、浮萍等可防治过敏性荨麻疹;选用九里明、蒲公英,桑叶、夏枯草,稻草灰可防治小儿暑天疔疮、疖肿;选用六月雪、旱田草等洗浴可防治小儿感冒。瑶医的庞桶药浴不仅在上述疾病的防治中运用,而且在其它多种疾病的防治中也可以酌情运用,长期进行庞桶药浴还能起到疏通关节、解毒活络、强身健体的功效。
小结庞桶药浴作为瑶族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不断被广大人民所认知。然而,由于瑶族人民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性不一样,对药物的认识也不同,因此瑶医庞桶药浴没有固定的方药,也没有统一的配方,大多就地取材,从而使得庞桶药浴的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对瑶族医药的不断挖掘整理和研究,相信庞桶药浴会受到更多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白殿疯方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