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养生学堂》之《健康解码》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市政协委员、医院创始人陈宏宾为大家介绍的养生方法:
一、痛风的中医药治疗
1、急性发作期
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方剂组成: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
2、真寒假热型
关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苔白兼黄,脉洪无力,方用六味地黄汤,熟地黄、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以滋阴补肾、清利湿热;加桂枝、制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舒筋通络佐以引药下行。
3、慢性期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4、痛风石瘘
证属久病气衰,阴寒内积、寒阻血凝、肌肤失养、破溃成瘘。治以济生肾气丸:熟地黄克、山萸肉(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克、泽泻60克、肉桂20克、附子(制)20克、牛膝40克、车前子40克,以上十味,粉碎成吸粉,过筛,混匀。每克粉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内服,每次30丸(10克),每日2次,外敷回阳玉龙膏(外用黑膏药):桂枝、桑枝、红花、桃仁、南星、赤芍、白芷、透骨草、伸筋草、艾叶、甘草、没药、木瓜、独活、麻黄等。以暖血生肌;以干姜、肉桂、草乌、南星化寒痰,活死肌;以赤芍、白芷散滞血,生肌肉。
5、合并尿路结石
可取具有碱化尿液和促进尿酸结石溶解作用的青皮、陈皮、金钱草煎汤内服,加用鸭跖草,兼有降尿酸和利尿作用。
二、6、治疗痛风的几个中药验方
①四妙勇安汤
出自《验方新编》,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②蠲痹汤
出自《医学心语》,为治痹祖方。最早由宋代杨俄《杨氏家藏方》所载,用药为当归、黄芪、白芍、羌活、姜黄、防风、甘草,功能祛风利湿、补益气血,偏重于调和营卫止痹。方中黄芪实卫,防风祛风,当归和营,羌活散寒,白芍通脉络之痹,姜黄通经隧之痹,甘草和药性,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和营,祛风胜石,通络除痹之功。
③身痛逐瘀汤
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诸药配伍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④清热利湿除痹方
系刘伯龄教授经验方,由忍冬藤50克,薏仁30克,土获苓30克,败酱草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蚕沙15克,虎杖15克,延胡索15克,刘寄奴15克,苍术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方中以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消肿;忍冬藤、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黄柏清下焦湿热:苍术健脾除湿,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蚕沙祛风和中化湿;虎杖、刘寄奴、赤芍、玄参清热凉血化瘀: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使病瘀解除,关节滑利。
三、痛风的外治疗法:中药泡浴疗法
配方:牛膝20克、羌活15克、透骨草30克、苍术20克、花椒15克、红花25克、艾叶30克、干姜20克、防已25克、细辛15克等。
四、痛风的饮食治疗
(一)方法
1、忌嘌呤食物
1.白菜克,加植物油20克炒食。宜经常服。适用于痛风缓解期。
2..茄子克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大蒜泥、味精拌匀后食,隔日服,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3.土豆克,植物油30克先煸,继加酱油30克,盐少量至烧熟后食,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4.萝卜克洗净切块,植物油50克同煸,继加柏子仁30克,水毫升,同煮至熟,加盐少量,食萝卜及汤。
(二)雌性红萝卜食疗法
(1)带皮生吃:将洗净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切条或切片带皮生吃即可,但要细细咀嚼,以免造成胃部不适如果是在白天,那就再配上一壶清淡好茶,效果会出奇的好。(此方法尤其适宜办公室工作人员,可立竿见影地提神醒脑)。古代有句诙谐的谚语:“萝卜就热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2)榨汁、渣混合汁:将“东北雌性红萝卜”带皮清洗干净后,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块,将榨汁机的过滤网摘除,然后放入毫升45℃以下的温水,加适量的橄榄油蜂蜜、生姜,榨成的“汁、渣混合汁”在10分钟内喝光,否则易被空气氧化,影响疗效。
注:①此方法不适宜在临睡前使用,临睡前宜生吃细嚼;②胃病患者不可榨汁,必须细细咀嚼,否则会造成胃部不适。
(3)糖醋萝卜丝:将“东北雌性红萝卜”洗净,带皮切成丝,放入适量白糖和醋拌匀即可:特点是酸甜适口入口清爽,别有风味。注意:食用萝卜一小时内不能食用其他任何其他东西,以免影响疗效。
(三)东革阿里
取优质切片,每日两次,每次3-5g,75℃开水冲泡,一般一个月可以看到尿酸浓度明显下降。
宏元堂陈红宾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