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都可入药,因此也深受老百姓喜爱。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丝瓜性甘凉,是夏季消暑降火、清血解毒最佳蔬菜。
丝瓜珠江三角洲丝瓜特指八角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葫芦科植物,又称菜瓜,在东亚地区被广泛种植。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中国内外均有分布和栽培。
果为夏季蔬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不可生吃,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还有抗过敏、美容之效。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络瓜、蛮瓜、天罗、绵瓜和布瓜等。丝瓜分为有棱丝瓜和无棱丝瓜两种。上海的香丝瓜、湖南的肉丝瓜、云南的线丝瓜、广东的青皮丝瓜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品种。
丝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每克含蛋白质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纤维0.3~0.5克,灰分0.5克,钙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黄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坏血酸5~8毫克。
丝瓜中含的维生素B1防止皮肤老化,维生素C能增白皮肤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故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
《本草纲目》:“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寸许,长一、二尺,甚则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
《本草求真》: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水肿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故书有言,此属菜中不足,食之当视脏气以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学圃杂疏》:丝瓜,北种为佳,以细长而嫩者为美。性寒,无毒,有云多食之能萎阳,北人时啖之,殊不尔。然用其蒂可治小儿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凉可知矣。
《陆川本草》中记载生津止渴,解暑除烦;《采药书》中记载治妇人白带,血淋膨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医学入门》中记载“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宋代陆游《丝瓜》中写道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宋代杜北山《咏丝瓜》中写到“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宋代赵梅隐《咏丝瓜》中写到“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可知丝瓜的历史悠久。
中医认为,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抗癌等功效,并可治疗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热病烦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症。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无名肿毒;水肿。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一道佳菜。
丝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浑身都是宝。据武汉光岩中医针灸门诊部的高光岩主任介绍,丝瓜中含有丰富营养成分,所含的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抗病毒、防癌的目的。一般来说,吃嫩丝瓜口感、营养和治疗效果都更好。
丝瓜性寒凉味甘甜,有消暑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等作用,还可治疗大小便带血,帮助产妇下乳,但多食也会引起滑肠腹泻,久病体虚弱、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还是少吃为宜。丝瓜还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皱纹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剂。长期食用或用丝瓜液擦脸,还能使人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具有抗皱消炎,预防、消除痤疮及黑色素沉着的特殊功效。
丝瓜浑身都是宝。丝瓜子性寒,味苦微甘,有清热化痰、解毒、润燥、驱虫等作用;丝瓜络性平味甘,以通络见长,可以用于产后缺乳和气血淤滞之胸胁胀痛;丝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之功,可以用于肺热咳嗽、咽痛、疔疮等;丝瓜藤舒筋活络,并且可以祛痰;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美容去皱的特殊功能;丝瓜根可以用来消炎杀菌、去腐生肌。
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百克中就含8毫克,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丝瓜的常用附方。
治痔漏脱肛
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
治风热腮仲
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
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
丝瓜捣汁频抹之。
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
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
治经脉不通
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
治胸胁疼痛
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煎服。
治胸痹及心气痛
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10g,薤白12g。水煎服。
治咳嗽多痰,胸胁痛
老丝瓜络烧存性,研细。白糖拌服,每次2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治风湿性关节痛
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12g,鸡血藤15g。水煎服。
治手臂痛
丝瓜络10cm,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
治中风后半身不遂
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各30g。水煎服。
治乳少不通
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
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
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煎服。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丝瓜的食用方式。
食用丝瓜时应去皮,可凉拌、炒食、烧食、做汤食或榨汁用以食疗。丝瓜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香油、酱油、醋等可做成凉拌丝瓜。丝瓜清炒则清淡可口,清热利湿;香菇烧丝瓜益气血、通经络;西红柿丝瓜汤可以清解热毒、消除烦热,尤适于暑热烦闷、口渴咽干时食用;取生丝瓜适量洗净榨汁,按10:1的比例调入蜂蜜搅匀而成的生丝瓜汁,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丝瓜去皮,洗净,切成段,与鲢鱼一起放入锅中,再放入生姜、精盐,先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至鱼熟,即可做成鲢鱼丝瓜汤,此汤菜有温补气血、生乳通乳的功效。适于产后气血亏虚所致的乳汁少者食用;取丝瓜花30克,槐花15克。将上药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两次服下,可以治疗便血。
最后小编为大家介绍一道菜肴,蒜蓉蒸丝瓜。
丝瓜味甘,性凉,无毒,有清热利肠、凉血解毒、活络通经、解暑热、消烦渴、祛风化痰、行血脉等功效,是夏日保健的佳品。因此,夏日多吃些丝瓜,或凉拌,或清炒,或做汤,都能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
:丝瓜适量、大蒜适量、红椒适量、粉丝适量
:
1、准备材料。
2、丝瓜洗净去皮。
3、切成长短均匀的段,用挖球器将丝瓜段挖坑备用。
4、粉丝洗净浸泡5分钟。
5、大蒜切末备用。
6、热油锅,将大蒜煸香,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
7、丝瓜到粉丝上,将煸香的蒜末填到丝瓜段的坑中,锅中放水,烧开后,将丝瓜段隔水蒸5分钟。
8、将红椒用油煸熟。
9、浇到蒸好的丝瓜上即可
小编的温馨小贴士: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丝瓜;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千金方小编半夏
欢迎大家订阅千金方博导工作室订阅号,本订阅号将定期推出不同专题,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分享人气药膳美食,传播健康养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