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死于哪10种原因?
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登的一项大型研究公布了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与中国居民的死亡最相关的前十大危险因素!
这十大危险因素是:
高血压
吸烟
吃盐过多
蔬菜和水果少
大气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
肥胖超重
血糖升高
饮酒
全谷物类食品少
化解方法:1.做菜时先不放盐或少许放,炒完后端到餐桌时,只需酌量撒上些小盐粒就行了。
2.多用蒸煮等烹调方法,用醋来代替味精、酱油等调料。
少吃腌制食物,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多回家吃饭。
3.小心“隐形盐”。注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泡菜、薯片、午餐肉、快餐食品等。
类似的少吃盐的方法还有:1.做菜时不用盐,而用葱、姜、蒜、辣椒、香菜等调味。2.尽量少吃快餐食品(每块比萨饼中含盐高达2—3.8克)。3.做沙拉时,用柠檬汁代替沙拉酱。4.炖菜时不要加酱油,做好后依个人爱好酌量添加。5.桌面上不放盐瓶,防止养成吃饭时总是撒盐的习惯。6.不用一般酱油(含盐量16%—18%),改用低盐酱油(含盐量12%)。7.炒菜时多用醋和调味酒。8.多吃橘子、豆芽,它们能将盐中的钠排除到体外。
2饮酒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一项涉及11.5万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一周喝一两次还是天天喝,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患但患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胃癌的几率高51%。
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
食道癌增加39%
喉癌增加43%
慢性胰腺炎增加34%。
化解方法:1.能不喝就别喝,要喝也要尽量少喝。
2.注意饮酒的安全限量。
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不超过一瓶,或葡萄酒不超过ml,或38度的白酒不超过2两,高度白酒就不超过1两;
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半瓶多一点,或葡萄酒ml,或38度的白酒别超过1两。
3.不要空腹饮酒,空腹喝酒最伤身,会增加低血糖、高血压,甚至有死亡风险。
延伸阅读:
少量饮酒多少为少
应该用所含酒精的“克”数来计算饮酒的多少,不能用酒的斤、两来计算,更不能用杯、盅来衡量多少。推荐用如下公式来计算:饮用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度数×0.8(酒精密度)例如:饮酒量为毫升,酒的度数为50度,那么,饮入的酒精量为:×50%×0.8=60(克)饮入多少克酒精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呢?这要根据年龄、性别、体重、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差异。但研究认为,每周饮酒量男性小于克,女性小于克,为“基本安全量”,也就是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不得超过30克,女性不得超过20克为“基本安全”。这么一计算,饮酒者会十分惊讶,因为每天喝毫升40度低度酒就不是“少量”了,已超过安全范围了。每天摄入酒精量大于80克为“大量饮酒”,具有危险性。据观察,每天超过80克,连续饮用5年便可发生酒精性肝病;如果平均每天摄入酒精量在克左右,持续10年则可发生酒精性肝硬化。国外学者报告,每日酒精摄入量为80~克,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5倍;如每日摄入量大于克,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25倍。
预防建议1.每天吃85克全谷物。
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g。一个值得推广的养生方法就是,每天吃85克(0.公斤、1.7两)的全谷物。
多吃全谷物可以预防25%以上的癌症,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发生率。
2.每天喝碗燕麦粥。
早餐时,就煮一碗燕麦粥,烹饪时间不到十分钟就搞定,非常方便。
延伸阅读:
全谷物好处多
美国农业部推荐人们在日常应多吃谷物,包括全麦粉、燕麦、糙米、大麦、玉米、芥麦和小米等。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对全谷物的健康益处进行了总结。富含纤维,预防肠癌:吃全谷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摄取纤维。2片黑面包能获取5.8克纤维,同样重量的白面包只能获取1.9克纤维。摄入足量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减少患肠癌的风险。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全谷物不但可以防止身体吸收胆固醇,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两种都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物质。控制体重:在超过12年的追踪研究中,吃高纤维营养餐的中年男性和女性比那些吃精制谷物的人普遍要轻3斤。精力更充沛:全谷物含有抗性淀粉,不容易被消化,从而燃烧更多的脂肪和激素,让人感觉精力更充沛。燕麦粥和糙米都是抗性淀粉的主要来源。调节血糖:与细粮相比,全谷物能够帮助控制血糖骤然升降。一项研究中表明,很少吃全谷物的女性与每天吃两至三份全谷物的女性相比,后者患有糖尿病的风险比前者低30%。减少哮喘风险:多吃全谷物可以防止哮喘和过敏性体质。研究发现,婴儿时期就吃燕麦的儿童比等到5岁才开始吃的儿童更少患有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降低患癌风险:数据证实,全谷物消耗能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如大肠癌、乳癌及胰脏癌。保护牙齿和牙龈:研究显示,消耗大量全谷物的人群比远离全谷物的人患有牙龈疾病的风险低23%。帮助长寿:研究发现,每星期吃4到7餐全谷物的妇女比很少吃全谷物的女性早亡风险低31%。
4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致死危险因素!每年死于高血压和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41%,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存活19年,比血压正常的人平均寿命缩短20年。而且高血压还会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功能衰竭和肾脏功能衰竭。
化解方法:1.每天吃盐别超过6克。
对重口味者,将盐改为低钠盐,将食盐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2.定期量血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是:
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mmHg
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
建议3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血压高及时用药!
推荐阅读:八项措施预防高血压病
“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按时服药是关键,谨遵医嘱是保障。”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效果更好。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3、有效控制体重。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饮酒。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改用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不用药。
化解方法:1.早戒烟比晚戒好
戒烟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戒烟比晚戒好,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癌风险,同时保护身边的妇女儿童免受二手烟危害。
2.定期做肺部肿瘤筛查。
推荐阅读:烟瘾就是病烟瘾发作怎么办
烟瘾发作怎么办每次烟瘾发作一般只会维持数分钟,所以您不用害怕,只要记着以下口诀,您便可以对抗烟瘾!一味靠拖:想买香烟或拿起香烟前,将动作放慢,回想一下自己的戒烟原因。分散注意:洗洗脸、聊聊天;相约非吸烟的朋友吃饭看电影、找人倾诉;步行或做运动;多做深呼吸,去除倦意;多喝暖水或汤水,有助您舒缓咽干舌燥。学会拒绝:亲友同事邀请您吸烟,请务必坚决拒绝:“谢谢,我已戒烟了!”甚至可以反客为主:“我已戒烟了,您也加入无烟行列吧!”警惕自我:戒烟初期尽量避免与吸烟的亲友聚会;避免经过平时可以购买香烟的地方;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减低您对香烟的警觉性;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可乐等,因为它会刺激您吸烟的欲望。正所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很多戒烟人士都会在戒烟初期不能自控而偶尔吸烟。因此,自己在此情况出现之前,应及早制订应变措施,必须“悬崖勒马”,不能“一错再错”,提醒自己务必完成戒烟大计。不可以存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思想,提醒自己吸一支或一口烟只是偶然失手,不等于戒烟失败。把再吸烟的经过清楚记录,找出自己的“致命伤”,并积极寻找对策,避免日后重蹈覆辙。此外,建立新爱好或兴趣,使自己没有无聊及空闲的时间吸烟。(王莹莹)戒烟无需理由我将我的戒烟史又再翻出来,给大家树个“榜样”。戒烟,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者,我戒了,没有谁戒不了;难者,很多人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依然身处“飘飘然”当中。我一直认为,作为医疗卫生工作者,推动全民的健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我所提倡的,医护人员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而且更重要的是健康的推动者。“戒烟无需理由,就像爱没有理由一样!”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往往戒烟者是知道吸烟不利于健康,但是烟民的心理与非吸烟者的心态是一样的,做“错”了事情,习惯了一个定势,却总想找一个理由来证实自己是正确的。吸烟并不是“错事”,只是一个习惯,一个被称之为“不良的习惯”。既然是习惯了的东西,就如同某种观念在脑海里形成定式一样,难以纠正。要纠正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比如,吸烟也可以活到70岁~80岁。这个定势会让吸烟者认为,如果我有七八十岁就足够了。这个定势要到什么时候才消失呢?可能在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或许让疾病困扰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如果我没有理由的戒烟,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其实戒烟确实是不需要理由。因为,理由总是“存在”的,真实的理由也许会消失,消失的时候,是否又有新的理由诞生呢?比如,因为咽炎使你戒烟,但是咽炎好了,你一定会死灰复燃,重操旧业。又比如,我戒烟是因为妻子和女儿的抗议,那么,她们不在身边的时候呢?我们发现确实有很多的“孝顺”爸爸和丈夫,他们总是喜欢倒垃圾或买菜,因为有机会吸烟。我告诉大家,我的烟瘾一定比其他人大。那时候,我一早起床就倚在床上点着一支烟,抽完之后才起床洗漱。是不是很嚣张?是的,回想起来,夫人确实给了我充分的自由。有人问,你是否到了卫生厅就戒烟呢?不是的,我是年春节前夕的应酬年饭中戒的。并不是为了到卫生厅树立“健康形象”而牺牲吸烟的爱好的。那是一位首长说:小廖,戒烟吧!我说:好呀!就在这个晚饭还没有结束就开始戒了。也没有说“过完春节”就戒。如果说,过完节就戒,可能就是一个理由,因为要举行一个悲壮的“戒烟告别仪式”。大家知道为什么,戒烟这么难吗?因为戒烟的人决心总是很大很坚决,给人一种“痛改前非”之壮举的感觉!也因为戒烟确实是很容易,有的人,一生戒烟十多次,每次都“成功”了。戒烟最重要的是戒第一根!永远不抽第一根是成功的开始,只要你抽了第一根就一定会尝试第二根,没有人的时候就会来第三、第四根……所以我总说,我戒烟3年多了,还不能说是成功!成功意味着“工程”的结束,对于有很强烈烟瘾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套用一句话:同志,戒烟尚未成功,仍需努力!我戒烟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决心很大,我是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案。戒烟开始的半年里,我没有把所有香烟和烟具都扔到楼下、大街上,而是把这些烟具和烟放在原来的位置,大有随时复吸的架势,甚至把戒烟那晚的最后半包烟,依然放在床头柜上。就这样,没有任何理由和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我把30年的烟龄终止了。我戒烟后,与所有戒烟者一样,肥胖了,三个月的时间我足足重了12公斤。人家还以为到了卫生厅发福了。吸烟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是肥胖也是一种“时代的瘟疫”,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于是,我开始重视体育活动了,坚持每天游泳,热衷户外活动。大家见到我,总是说:黑了,精神多了。更有人说我是:阳光少年!烟戒了,体重控制了。回想起来,似乎对吸烟还有一点留恋,毕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吸烟的男人很“有型”!过去,我的领导对我的吸烟姿势很是欣赏,他感觉到我很enjoyed(投入)。但是,大家知道现代男人最时尚的追求是什么呢?体格?健康?自身价值的实现?平衡?还是快乐?我觉得是快乐,也就是最大回报是,大家说你是“阳光少年”!烟民的心理与非吸烟者的心态是一样的,做“错”了事情,习惯了一个定势,却总想找一个理由来证实自己是正确的。
6蔬菜和水果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中国人吃水果的研究显示——中国每年56万人因不吃水果死于心血管病。
研究结果发现,每天都吃水果的人不但血压和血糖较低,而且得心血管病的人也较少。
预防建议:1.每天至少半斤蔬菜
根据新发布的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普通人每天应该吃-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建议~克水果,即半斤水果一斤菜。
2.每周的水果购买量应在4-5公斤。
并应变换购买种类,每周果蔬的种类应在10种以上。
3.尽量吃新鲜水果
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吃新鲜水果,果汁并不能代替鲜果。
推荐阅读:水果蔬菜的药用价值
一.多吃水果蔬菜可预防骨质疏松症吃水果、蔬菜、蔬菜蛋白和一定量的牛奶可以保持体内矿物质浓度的均衡,从而防止骨质疏松症。科学家对一些老人做了研究,发现日常饮食中吃水果、蔬菜比较多的老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要小得多。水果、蔬菜是人体所需的镁元素和钾元素的重要来源,他们对预防骨质疏松症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营养物质缓冲了其它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从而减少了骨质疏松的概率。二.水果蔬菜可以预防中风《美国医学研究杂志》撰文指出,日常水果蔬菜消费量很高的人----男人平均每日5.1份,女人每日5.8份---患突发性中风的几率只有31%.研究人员对哈佛大学的75,名护士专业的女生和38,名男生进行了研究,发现每日水果食用量每增加一份,突发性中风的患病几率就会降低6%。对预防这种疾病的有益成分有钾元素和植物纤维等。专家建议多食诸如白菜、椰菜、甘蓝、菜花等蔬菜。三.吃水果可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多吃水果可以延年益寿。有人对名年龄在54到80岁的人中食用水果蔬菜和心脏病、癌症和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食用水果量大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几率显著降低,但没有发现食用水果蔬菜和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出结论说,食用水果可能会避免其它发病因素的产生,如高血压、胆固醇增高等,因而可以使人延年益寿。
化解方法:1.正常人体重BMI标准
体质指数(BMI--BodyMassIndex)是评估身高体重比例的参考指数。它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2.每天运动持续有氧30分钟以上
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是不错的方式。中到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效果较佳。
3.吃饭时每口嚼15~20下
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产生饱腹感,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
4.少食多餐,吃七分饱。
饿的时候很容易吃多,因此少食多餐更容易做到七分饱。每天3顿正餐(早、中、晚餐)和2顿加餐,每隔3小时1餐,加餐也要选择健康的零食,比如一个水果、一杯酸奶和一小把坚果。
推荐阅读:中医减肥七法
肥胖过度,即为肥胖病。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瘀、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故症候复杂多样。临症时应详案症候、舌、脉,抓住重点,审证求因,精心遣药,职守善变,方能取得满意疗效。以下介绍中医减肥的七种方法。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腹满、苔腻、脉沉细。代表方如泽泻汤、二术伏苓汤、防己黄芪汤等。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轻者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异痰汤等。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少尿、腹胀、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导水茯苓汤、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症见实证肥胖,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消导法: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合而为三仙饮,对营养过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疏肝利胆法:用于肥胖兼用于肝郁气滞或血瘀等证。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质红、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柴胡、郁金、姜黄、薄荷)、消胀散(砂仁、莱服子)、逍遥散(丸)等。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胖而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枳术丸、五苓散等。
8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及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坏死等慢性并发症。
预防建议:1,定期监测血糖
正常的血糖范围是: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4.6-7.8mmol/L),
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时候测得的血糖)不超过11.1mmol/L
2,做做减糖训练
有意识地从每周一次减糖餐或者减糖食物开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种含糖食物,几个月后,口味就会变淡。
3、打太极拳
在众多运动中,太极拳对血糖的控制是最直接的,因为在呼吸均匀和思想集中的情况下,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进而对任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都有帮助。尤其是对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太极拳动作形式的多样,还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另外,太极拳对于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推荐阅读:有助于降血糖的中药
人参:人参可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临床报道人参浸膏对早期轻症糖尿病有治疗效果,使尿糖减少,血糖降低,停药后疗效仍可持续2周以上。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对中、重症糖尿病宜与胰岛素合用,因二者有协同降血糖的作用。人参日用量3~9g。枸杞子:枸杞能补肾养肝,治肝肾阴虚、消渴等。枸杞子提取物可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对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每日用枸杞子、五味子、黄精、元参各25g,煎汁当茶饮,可改善消渴症状。丹参: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可以化瘀、通络。丹参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续5小时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丹参、花粉、葛根各15g,黄芪20g,五味子7g,忍冬藤、玄参各10g,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生地黄:有滋阴清热的作用。按每公斤体重2g计算,喂服实验动物,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也可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可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海带: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钴等。海带中有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可以使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玉米须: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45g,黄芪30g,白术15g与猪胰1具炖,做1日食疗之用。知母: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各12g,黄连5g组方煎服,可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饮等)症状。赤芍:是清热、凉血、散瘀的佳品。现代药理学证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当归:本品可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镇静、镇痛和消炎的作用。葛根:本品可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此外,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还有黄连、山药、玉竹、麦芽、茯苓、菟丝子、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泽泻、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等。
预防建议:治理大气环境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妨先从我们自身的防护措施做起。
1.雾霾天出门戴口罩
大气污染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大环境。雾霾天出门时,记得带上口罩,防止空气中有毒物质吸入肺中。
2.清水洗鼻
在严重雾霾天,外出回到家后,除了洗洗脸,还应清洗鼻腔,减少有害物质在鼻腔的滞留时间,这样做能尽量消除雾霾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3.主动咳痰
主动咳痰也是自我防护的一种。最好每天积极的帮助肺进行排毒,没事时,主动咳嗽几声,有利于清除肺部垃圾,而早起是咳痰的最佳时机。
10室内空气污染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人70%以上的时间需在室内度过。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组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万人死亡。据报道,欧洲和美国的卫生当局曾指出,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程度是室外的2~5倍,每年有超过万人死于慢性堵塞性肺病,大部分死于室内空气污染。
雾霾天气室外脏空气通过门窗进入室内,室内装饰材料、油漆以及家具等不断散发出有毒气体在室内聚集,加上二手烟以及厨房油烟污染等,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严重。
化解方法:1.做完饭后不要立即把抽油烟机关掉,让它多工作10分钟,把厨房里剩余的油烟全部清除掉。
2.别热锅下菜,不要等到油开始冒烟后才开始炒。
3.注意通风,多开窗通气,通过开窗开门,使室内空气自然流动,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4.对于新装修或添置大批新家具的屋子,最好晾一个月再搬进去。
珍惜健康!关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