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与灿星合资成立南瓜视业,

恰逢万圣节,《南方周末》与灿星一起做了个“南瓜”。

近日,广东南瓜视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该公司系由广东南方周末经营有限公司、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小强填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合投资设立,未来将打造多档综艺、纪录片等类型的节目。此举意味着传统纸媒“黄埔军校”的《南方周末》,正式勇敢地吹响转型的号角。

前不久,《京华时报》停刊的消息让人唏嘘不已,媒体界更是感觉到了唇亡齿寒的战栗。在当时有人评论到,早就高喊转型,官方、微博、APP、云客户端等都有了,但最终还是难逃停刊的命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纸媒之痛。

作为曾经的新闻界代表之一,《南方周末》这次是否能够借影视业务成功转型?而且从更大的方面来看,以广东为首的岭南地区虽然经济发达,省级电视台的不作为和文娱行业基因的稀缺导致其一直以来被称为“文化沙漠”,如果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南方系”错失发展时机,未来又将是谁来补位?

纸媒阵痛唇亡齿寒

“南方系”向影视化寻求出路?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许多新闻从业人员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出自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而年《南方周末》的贺年词则改为“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首卷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巨变”的个中意味——“拇指在手机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这是媒体时代的巨变,但是《南方周末》乃至其母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本身也都在艰难前行。

于今年2月15日正式挂牌上市的“南方传媒”被称为猴年A股挂牌第一股,发行价格为6.13元,在开盘后股价曾经大涨44%,封住涨停板,报收于8.83元。但是“开门红”之后并没有延续好行情,直至其在10月28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收益约为3.47亿元,比上年同期微增1.42%,而股东基本每股收益则下降了16.98%。

在其报纸和期刊业务中,报告期内发行量为.66万册,这主要包括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周末》、《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和《21世纪报》等,在拥有庞大产品线的报刊业务中,这个发行量并不显得突出。其次,其报刊产品截止报告期内已签订的广告订单额为.78万元,已确认的广告、服务收入为.36万元,仅为半数。

从账面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运营尚算稳定,在一定时间内其主打的纸媒产品应该不至于面临停刊的风险,但是作为广东地区最大的文化传媒公司,“南方系”也急需寻求出路。

而南方传媒在本年年初进行IPO时就公布了,其首次的发行规模为万股,募集资金9.9亿元。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品牌教育图书出版项目”、“连锁门店升级改造项目”、“数字化印刷系统项目”、“跨网络教育内容聚合服务平台项目”、“信息化系统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金额分别为2.6亿、2.08亿、1.07亿、2.07亿、1.09亿、1亿元。

从这些重点投入的项目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与其本身的文化出版业务相关,而对于影视方面并未见有明显布局,可见对于南方传媒来说,未来发展的核心或许依然是以传统业务及其数字化衍生为方向。

南方传媒成立于年12月28日,注册资本6.5亿元,已形成图书、报刊、发行、印务、数字、投资六大业务板块。虽然近年来也在着手新的投资与产品布局,但是都离不开其原有的业务范围,比如推出的“南方+”、“并读”、“方舟”APP,都是新闻类媒体社交型产品;此外,其积极布局云媒体平台,并宣布将以南方云媒体、云出版、云阅读、云教育和云终端等五大平台为载体,推进媒体融合,并且正在建设“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方文化产业中心”等项目,旨在建立公司产业升级的重点园区。

而公司最新的一个动作,则是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购买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教材、教辅和一般图书的发行业务。

因此总的来说,母公司南方传媒在影视娱乐方面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恋心,在其对《南方周末》跨界影视的尝试中能够提供怎样的资源和支持仍未可知。而本次与灿星的合作,亦是由《南方周末》事业部独立商谈并实施,如果最终能够获得显著成效,或许将是对母公司的有力反哺,并有望为纸媒的跨界转型提供新思路。

《南方周末》触电首秀成绩不俗

但“白手起家”确实不易

对于《南方周末》来说,“触电”并不是第一次。

南方周末很早就成立了电视部,开始在电视领域探索。年,由“南周电视”研发、与四川卫视联合制作的大型益智类真人秀节目《我知道》在四川卫视周末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最高达1.,平均收视率达0.75。在同时段全国综艺节目排名最高达第四名,名列年国内文化类综艺电视节目排名榜首,并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创新创优节目”奖。年还追加播出了第二季,并实现了同步手游开发、总决赛直播等升级制作。

《我知道》节目现场

而《我知道》这档节目又和如今的南瓜视业的投资方之一小强填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大有渊源。“小强填字”原本并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款从年开始就一直附带在《南方周末》专栏版的“填字”小游戏。玩家需要根据提示,在九宫格中填入汉字,使得所有横纵方向所填的内容都符合答案。游戏虽然简单,但一直长盛不衰,并且由于具有知识问答的属性,可以做成多人现场竞技的模式,因此也有了《我知道》这档节目。

可惜的是《南方周末》此后再也没有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新作,这档首次试水的综艺也就成为了孤本。但是很明显,这将会是其影视化探索的良好起点,而南瓜视业的投资方之一小强填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很有可能也是《南方周末》的团队为了摆脱母公司限制而独立注册,并作为其影视化探索的基点的公司。

在全国工商局查询可知,小强填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11月25日注册,注册资金5万,主营业务为营业性文艺表演、演出经纪代理、电视和影视节目制作及发行等,与一般影视公司的经营范围相符。

据了解,新成立的南瓜视业将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视频产品制造公司,将基于电视台、视频网站、移动终端等多种播出平台制作文化类型的电视、视频节目,包括文化脱口秀、大型文化类真人秀、系列纪录片等。目前主推名人访谈短视频,以及一系列文化类和生活方式类节目,包括文化消费节目《一饮一啄》、文化脱口秀《首映日》、女性泼辣版脱口秀《波波秀》以及名人明星纪实片《拜访》等正在筹划中。

这些综艺节目尚未公布嘉宾阵容、主创团队等信息,小官十分期待灿星能够提供给力的明星与制作人才的支持,因为平心而论,《南方周末》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在影视娱乐方面的行业资源都颇为匮乏,同时行业内缺乏年轻有活力的制作力量,在电视综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较为薄弱,紧靠内部力量恐怕很难突破。与灿星的合作也有望为其带来活力。

机会与差距并存

“文化沙漠”中谁能一枝独秀?

影视娱乐行业近年成为风口,电影票房大卖、电视剧爆款不断,网络大电影、网络剧也可以让草根演员一夜走红,但是广东作为GDP绝对靠前的省份,与这个行业貌似并不来电。即使有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做台柱,又有香港、澳门两座老字号娱乐大户作近邻,但文娱行业始终未见起色。

以电视台的发展情况为例,据“卫视这些事”统计,在刚刚过去的10月最后一周的全国52城卫视收视中,广东卫视位列第11,平均收视率0.1%,市场份额0.%,与第一梯队的江苏、东方、湖南卫视差距明显,甚至比不过安微、深圳、江西等第二梯队选手。

当然,以广东卫视作为参考对象可能有失偏颇,因为其在当地的收视率并不高,而广东广电估计也只是作为省广的“标配”设立的上星频道运营。广东地区真正的电视台巨头是以珠江频道、南方电视台(TVS),以及广州卫视、广东公共台为主阵营的粤语频道。

其中,收视率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广,同时也是投入资源最大的珠江频道自称为“广东人的老友频道”,虽然在当地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如果放之于全国市场来看,创新力度不足、节目较为小众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就以今晚的节目表来看,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忍冬艳蔷薇》并不是热播大剧类型,从制作方到演员都并不知名,而该剧在今年年6月30日已经在天津文艺频道首播。事实上,这是近年来此电视台的常态。而这种现状,也跟珠江频道以全粤语内容播出,受众面狭窄,在广告招商上不具备竞争力,难以购买高价的版权内容有关。

而在周末档方面,播出的则是已经有十年历史的情景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晚会型粤剧节目《粤韵风华》等,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如《百万宝贝》、《麦王争霸》等大型真人秀类、选秀类节目,但是节目模式与《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节目较为相似,而纯原创的综艺节目例如《粤讲粤掂》等,虽然口碑不错,但是吸引的依旧是中老年群体,对于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

总的来说,粤语方言的独特性与排外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东地区的影视行业发展。不过,有差距才有发展空间,所以在小官看来,《南方周末》此次尝试依然十分值得鼓励。

其次,由于TVB的衰落,其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这对于广东本土的制作团队来说也是一个好时机,小官希望南瓜视业仅是排头兵,真正的“好戏”在未来陆续上演。

热文

阿里影业

华谊兄弟

华策影视

腾讯

艺人经纪

天价片酬

聚合影联

王菲演唱会

《盗墓笔记》

《代号》

《谍影重重5》

《我的战争》

林依轮

南派三叔

贾乃亮

白一骢

宁浩

招聘信息

首席娱乐官招新媒体主笔、运营、媒介总监等,欢迎推荐!

“姓名+职位”发送至:yuleguan

.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tp/2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