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鹭鸶藤,因而成咏寄家弟试之》
金·段克己
有藤名鹭鸶,天生匪人育。
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
有这样一种花,它多彩,它浪漫,它坚韧,它“四月开花,极芬,香闻数步,初开白色,数日则变黄,每黄白相间,故名金银花。”
金银花是多彩的,它春末夏初开花不绝,花的颜色先白后黄,黄白相映,因其有着金银两种色彩,人们喊它“金银藤”(江西铅山、云南楚雄)、“银藤”(浙江临海、江苏)、“二色花藤”(上海)、“金花”(《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二宝藤”、“银花”(《温病条辨》),“双花”(《中药材手册》)、“二宝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二花”(《陕西中药志》),“金藤花”(《河北药材》)。
金银花是浪漫的,它的叶是对生的,花儿也是成对地生于叶腋间,就像一对永不分离的恋人,极其浪漫,它是“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巉岩本草》)、“鹭鸳花”(《曲淆旧闻》)。
金银花还是坚韧的,金银花最早被记述在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中,书中说:“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在河南洛阳新安,因其形状酷似金针,当地老人称其“金针”“金针骨爪”。
在江淮官话部分地区,人们喊它“二花”,一说金银花一年会开两次,即使谢了也还会长出一些来,二说其有金银两种颜色,相生相成。“提着竹篮,上山打二花去。”
金银花作为药材在我国已有年历史
《本草纲目》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
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中野菌毒。急采忍冬藤煎服。
转眼五月已进入尾声,酷暑即将到来。
而金银花茶味甘,性寒,
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
快去给家中置些新鲜的金银花茶吧!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主编:阮桂君本期执行主编:祝芬
作者:祝芬编辑:朱静宜
阮桂君赞助调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