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日一诗”为什么在这时突然想起谈李时珍?先来看看李时珍生平: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年)完成了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是的,李时珍也是湖北人,这次疫情蔓延之初也在湖北,仿佛冥冥之中,自有轮回。昨夜爆发出的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病毒,随后的各种疯抢,各种割韭菜,各种智商税,各种对中药股爆炒的预测......在此,不一一赘述。
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几味中药组成,中药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时,我们孜孜以求的,其实就在身边不远处。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啊,请你不要忘记养育你的自然,不要用你那高高在上的眼光俯视苍生。终有一天,你的蔑视会被无情地,不能承受地反击。
虔诚地,为抗战在一线的战士们加油祈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闲时,也让我们重温一下独属于我们医药学家的浪漫。
药圣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
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在这封书信中,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草、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都是中药。李时珍的夫人采用了连缀写法,把中药的名字串联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夫君李时珍的思念之情。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感慨万千,心中也油然升起对夫人的思念之情,他立刻回信写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李时珍的”与妻书“中写的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从容、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也是中药。李时珍的回信写得文辞纤巧,语意缠绵,倾吐了夫妻间深切的相思之情。
李时珍和夫人的两封情书巧用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联成篇,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情趣无限。有趣的是,李时珍在信中写的“红娘子”这种中药与“妻子”双关,非常别致。而且,红娘子这味药非常独特,可活血化瘀,攻毒祛邪,也可用来治疗肺病,尤其是肺结核。
在此旧年当去,新春已至之际;在此众志成城,风雨同舟之际,我们用"湖北药圣",当然也是"华夏药圣"李时珍的这篇“与妻书”给予我们对健康、平安、美好生活的期望;也给予我们对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等工作者的崇高敬意;更给予我们对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复兴、国运昌隆的热切期盼。
我们可以从我们先贤身上汲取智慧与营养,获得勇气与期望。我们的华夏文明相较与其他文明一直薪火相传,从未断绝。我们的生命与力量就来自于这种坚定、坚守与坚韧。而这种坚定、坚守与坚韧既是文明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力量!
让我们在风雨面前,困难面前,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相互守护,相互扶持,共同等待春天的到来。
心有感恩,怀有信念,眼见之处皆是光明。
今日之诗:关于金银花
余杭
宋朝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南宋四大家”。
忍冬,即金银花
金银花,正名为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Thunb.)。“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