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99中药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

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集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植物类药材的采收

植物类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用药部位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全草类、叶类、花类、果实和种子类、根和根茎类、树皮和根皮类。

(一)全草类:

一般在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初见花时采收。此时茎叶有效成份含量最高。

不用根者,割取地上部份:益母草、青蒿、薄荷、藿香等。

连根用者,连根拔起:车前草、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

特殊采用:茵陈嵩以幼嫩全草入药,忍冬藤茎叶同时入药。

(二)叶类:

叶类药材,大多在将开花至花盛开时采收。此时植物生长极盛,有效成份含最高,药力雄厚,应及时采收。如艾叶、荷叶、番泻叶、罗布麻等。但少数药材例外,如桑叶,宜深秋或初采收,习称“霜桑叶”或“冬桑叶”。

(三)花类:

在植物开花时采集,花蕾大多次第形成和开放,故应分批采摘。

1、即开即采:菊花、月季花、洋金花、旋覆花等。

2、花冠由黄转橙红时采:红花。

3、采含苞待放的花蕾:槐花、金银花、辛荑等。

4、花完全开放时采:蒲黄等花粉类药材。

(四)果实、种子类:

不同时期的采摘有如下区别:

1、果实成熟时或将成熟时采:山楂、枸杞、川楝子等。

2、幼果入药:枳实、青皮等。

3、分次采成熟果实:瓜蒌。

4、容易变质果酱,晴天清晨或傍晚采:桑椹、枸杞、覆盆子等。不宜过熟。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

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

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3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