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降温以来,“流感”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中招”,一时间大家纷纷谈“流”色变。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虽然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但实际上有很多明显的区别。
首先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其次,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流感的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第三,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传染性不同。流感的传染性很强,且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普通感冒较流感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是个别出现。第四,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流行特点不同。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常易发生暴发、流行甚至大流行。流行季节常在某些局限的范围,如社区或单位发生暴发。第五,流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在我国,流感的流行通常发生在冬春季。
中医强调治未病,怎么预防流感始终是我们诊疗流感的重点,那么我们怎么进行流感的预防呢?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个人预防预防流感的关键是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②勤洗手;
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⑤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4.中医流感预防艾叶或艾条熏蒸房间:
在春季,每周用艾叶或艾条在家中熏蒸1—2次,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用法:每平方米用艾叶5—10克或艾条1支,熏蒸30—60分钟即可。
②随身带个香囊:
用丁香、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荆芥穗、白蔻仁各2克,碾碎后装入香囊,放在身上、车里,或者睡觉时放在枕边,可以防感冒,但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③中药煎服:
金银花12g,桔梗9g,甘草6g,防风9g,麦冬9g,白菊花3g,淡竹叶5g,桑叶5g,紫苏叶5g,广藿香5g,岗梅10g,中药分2次煎服,早晚分服,可有效预防流感。
④中药泡脚:
艾叶30g,苍术30g,防风15g,贯众30g,忍冬藤15g,青蒿15g,花椒5g,g干姜5g,用中药煮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
⑤中药泡澡:
茵陈蒿40克、艾叶40克,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15分关火。将药液混入洗澡水中,全身泡5—10分钟即可,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流感的作用。
注意保暖预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