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冬季百花杀,君却不闻药花香

在中药当中,有很多以花入药的药材,有些是在冬天开放或者名字和冬天相关,快来看看你了解哪些?

款冬花

严冬季节,大地封冻,寒风凛冽。可在这寒冷的天气,有一种花不畏严寒,从冻裂的缝隙中顽强地钻出一朵朵光秃秃的小黄花,似野菊,又像蒲公英。这一寒冬斗士,独傲冰霜,以顽强的生命如此突兀地展现人们的眼前,它就是润肺止嗽良药——款冬花。

款冬花是继梅花之后最早出现的一批花,给人带来无限喜悦和希望。在花未出土时采挖,摘取花蕾,去净花梗及泥土,阴干即可入药。

款冬花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嚼之显棉絮状。其性温,味辛,入肺经,含款冬二醇等甾醇类、芸香苷等成分,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功效,用于治疗咳逆喘息,喉痹等症。

款冬花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有报道临床应用,将款冬花制成醇浸膏,每次5毫升,日服3次,治疗哮喘显效;治慢性气管炎,取款冬花和地龙加工制成复方款冬花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连续用药10天,亦取得明显效果,患者咳嗽、咯痰、喘息即明显减轻,食欲、睡眠亦有改善,同时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腊梅

腊梅在寒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还可见到成把的腊梅在市面上贩卖,广受大家的喜爱。腊梅花亦可写做蜡梅花,在花期含苞欲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棕黄色,气香,味微甜。

入药的腊梅花有两种:

一种为素心蜡梅,花心黄色,重瓣,花瓣圆而大,朵大。

另一种为狗心蜡梅,花心红色,单瓣,花瓣狭而尖,朵小,质较次。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得此名。”

腊梅花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天然瘦”。腊梅花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含有挥发油,具有消暑生津、开胃散郁、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暑热心烦、口渴、百日咳、肝胃气痛、水火烫伤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腊梅花所含的洋腊梅碱有类似士的宁的作用,能兴奋子宫;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降低血糖。

金银花

下一个要说的,很贴近于咱们的生活,那便是——金银花。

因为这种植物的叶是轮流换的,冬天在比较寒冷的地方它都有绿叶,所以又叫忍冬。它的花刚刚开的时候是白的,一两天以后就变成了黄色,这时候在整个植株上面白黄相间,白是银色般白,黄是金色般黄,所以又称为金银花。

当然,药用价值更好的是白花,所以又单称为银花,而不称金花;两种颜色的花在一起的话,称之为双花;忍冬开的花,当然称为忍冬花;整个植物的藤,称为忍冬藤。

另外,金银花三月开花,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很多时候,当我们温病初起,嗓子肿痛的时候,泡上一大杯金银花茶频频饮服,也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它和菊花一样,为寒凉之品,体质虚寒者慎用。

梅花

梅花大家都不会陌生,古往今来,咏梅、画梅的佳作不胜枚举。作为中药,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入药以白梅花为主。具有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的功效。主治肝胃气痛,胸闷心烦,暑热烦渴,食欲不振,梅核气,妊娠呕吐,痘疹等。梅花含挥发油,其中主要含苯甲醛,苯甲醇等成分。

《本草原始》:“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

《百草镜》:“解先天胎毒。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

梅花常用的服用方法有开水冲泡,可缓妊娠呕吐;可加玫瑰花代茶常饮,治咽喉异物感,上部食管痉挛;治痘疹:摘带露绿萼梅加上白糖,捣成小饼,食之。治唇上生疮:白梅瓣贴之,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长按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yp/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