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原名丝瓜。
别名:丝瓜筋。
来源: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丝瓜的干燥果实的网状筋络。均为栽培。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px,直径5-px,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
采收加工:采摘一般以瓜体由软变硬,瓜柄转黄,瓜蒂变软并有黄色环带,手捏时可听到轻微暴裂声,瓜蒂凹度逐步变大时为采摘标准。脱皮,丝瓜采摘后,需经脱皮方可得丝瓜络,脱皮主要以水浸烂皮方式,将摘下的鲜瓜,用木棍敲破外皮或用划破皮层,在河中浸数天,再脱去烂表皮,摊晒干燥,甩出种子,即为丝瓜络。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筒形或长棱形,略弯曲,两端渐细,一般长30~70厘米,中间直径7~10厘米。白色或黄色,全体系由多层丝样筋络缠绕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韧,有弹性,不易折断。切断面有三个大孔洞,有时里面残留黑色种子。气无,味淡。
以筋细、质韧,洁白轻松,无子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多缩木醣和纤维素。
药理作用:
1、对肝脏作用: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
2.其它作用: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瘤株的生长。
3.药(毒)理学:齐墩果叶酸pomg/kg未见明显的毒性及副的反应。动物ig临床剂量的倍,连服10天,镜检,脑、心、肝等11种器官未见明显损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炮制: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肺、胃、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
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乳汁不通、经闭、睾丸肿痛、便血、崩漏等症。
临床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气管炎、肺炎),小儿和老人均可用。如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有高热、胸痛、痰难咳出,可于麻杏石甘汤或苇茎汤基础上酌加丝瓜络9~15g,能加强清热祛痰作用。至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已开始试用丝瓜络治疗,有一定止咳、祛痰作用,但效果不如丝瓜藤好。
2、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尤其腰背和胸胁部瘀痛,常配行气镇痛药,如枳壳、橘络、柴胡等,方如通络止痛汤。
3、用于风湿关节痛、肌肉痛,尤其急性发作、局部肿痛、小便不利属于热痹者较适合,配防己、桑枝等,方如桑尖汤,或加入清热泻火剂中亦可。
此外,夏天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可用丝瓜络、冬瓜皮、生薏苡仁各30g,水煎服。
用量:9~12g,大剂可用至30g。
处方举例:通络止痛汤:丝瓜络9g、橘络9g、枳壳9g、白蔻壳1.5g、柴胡6g、白芍9g、乳香6g、没药6g,水煎服。
常用配方: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克,青皮6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克,橘络3克,丹参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3.治咳嗽多痰,胸胁痛:老丝瓜络烧存性,研细。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克,忍冬藤24克,威灵仙12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5.治手臂痛:丝瓜络10克,秦艽6克,羌活3克,红花4.5克,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6.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克,桑枝、黄芪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7.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克,无花果60克。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年)
8.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9.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炒枳壳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10.治湿疹:丝瓜络60克。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1.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2.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3.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15克,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14.治绣球风及女阴搔痒:丝瓜络30克,蒜瓣60克。煎水00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疮疡外用本草》)
15.治关节痛:丝瓜络克,白酒毫升,浸泡7天,去渣饮酒,每次1盅,每日服2次。
16.治慢性腰痛:丝瓜络切碎,焙成焦黄,研末,每日1个,分2次服,加黄酒少许冲服。
17.治子宫脱垂:丝瓜络48克,大曲酒毫升。将丝瓜络烧存性,研细,分成14等份备用,每天早、晚饭前各服1份,用白酒9毫升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问隔5~7天服第2个疗程。
18.治尿道炎:丝瓜络水煎,加蜜少许内服。
19、治乳腺炎:丝瓜络1个,烧存性,研末,用醋煮开,红糖水送服。
注:广东、广西所产的丝瓜(带皮者),为同科植物棱角丝瓜(粤丝瓜),其干燥果实,长棱形,具韧性的果柄,果皮来黄色,上有8~10条纵棱脊。本品在广东、广西习称丝瓜布药用。其果实的筋络,与丝瓜的筋络相似。
美食烹饪: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丝瓜络。丝瓜络是丝瓜的果实的维管束。丝瓜络对于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等具有特殊的效果。同时除了这些效果之外,还能够是口味很好的美食哦
1、丝瓜络鲫鱼汤:取丝瓜络30克,鲫鱼克,生姜、葱、蒜、酒、食盐少许,加水毫升,煮至毫升。每次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此汤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补而不腻,通而有度。
2、丝瓜络猪蹄汤:取丝瓜络30克,猪蹄克,生姜、葱、蒜、酒、食盐、油少许,加水毫升,煮至毫升。每次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猪蹄补而不腻,汤咸淡肥腻适中,一起吃完,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
附:丝瓜子
来源:为丝瓜的干燥种子。
产地:同丝瓜。
性状鉴别:呈扁平椭圆形,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厚约2毫米。种皮灰黑色或黑色,边缘有极狭的翅。种皮稍硬,剥开后内有种仁一枚,外被灰绿色的内种皮;子叶两片,黄白色。气无,味苦。
棱角丝瓜的种子较厚,卵形,黑色,有网状纹,边缘无翅。余同丝瓜子。
效用:清热化痰,润燥,有驱虫作用。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莲福堂连锁药店
进入莲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