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泥土呵,请接纳一个贵宾奥登悼念

奥登的《悼念叶芝》是现代挽歌中的杰作。在西敏寺的诗人角,奥登的纪念碑上刻着这首诗里的名句,“在他的岁月的监狱里,教导自由人如何赞美。”这是个冷酷的讽刺,会让奥登的灵魂感到难堪,因为奥登不会认为这句诗适合他本人。

——王敖

威斯坦·休·奥登(WystanHughAuden,–),英裔美国诗人,是继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奥登是一位多才多艺并且多产的作家,作品从政治写到宗教,从城市写到乡村,代表作有《西班牙》《新年书信》《忧虑的时代》等。奥登去世以后,《时代》(Time)杂志发表了纪念他的讣文:“奥登,这个英语诗坛的顽童,66岁时与世长辞,最终毫无争议地成为大师。”

悼念叶芝

■作者:奥登

■译者:查良铮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1他在严寒的冬天消失了:小溪已冻结,飞机场几无人迹积雪模糊了露天的塑像;水银柱跌进垂死一天的口腔。呵,所有的仪表都同意他死的那天是寒冷而又阴暗。远远离开他的疾病狼群奔跑过常青的树林,农家的河没受到时髦码头的诱导;哀悼的文辞把诗人的死同他的诗隔开。但对他说,那不仅是他自己结束,那也是他最后一个下午,呵,走动着护士和传言的下午;他的躯体的各省都叛变了,他的头脑的广场逃散一空,寂静侵入到近郊,他的感觉之流中断:他成了他的爱读者。如今他被播散到一百个城市,完全移交给陌生的友情;他要在另一种林中寻求快乐,并且在迥异的良心法典下受惩处。一个死者的文字要在活人的腑肺间被润色。但在来日的重大和喧嚣中,当交易所的掮客像野兽一般咆哮,当穷人承受着他们相当习惯的苦痛,当每人在自我的囚室里几乎自信是自由的有个千把人会想到这一天,仿佛在这天曾做了稍稍不寻常的事情。呵,所有的仪表都同意,他死的那天是寒冷而又阴暗。

2

你像我们一样蠢;可是你的才赋却超越这一切:贵妇的教堂,肉体的衰颓,你自己;爱尔兰刺伤你发为诗歌,但爱尔兰的疯狂和气候依旧,因为诗无济于事:它永生于它辞句的谷中,而官吏绝不到那里去干预;“孤立”和热闹的“悲伤”本是我们信赖并死守的粗野的城,它就从这片牧场流向南方;它存在着,是现象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出口。

3

泥土呵,请接纳一个贵宾,威廉·叶芝己永远安寝:让这爱尔兰的器皿歇下,既然它的诗已尽倾洒。时间对勇敢和天真的人可以表示不能容忍,也可以在一个星期里,漠然对待一个美的躯体,却崇拜语言,把每个使语言常活的人部宽赦,还宽赦懦弱和自负.把荣耀都向他们献出。时间以这样奇怪的诡辩原谅了吉卜林和他的观点,还将原谅保尔·克劳德,原谅他写得比较出色。黑略的恶梦把一切笼罩,欧洲所有的恶犬在吠叫,尚存的国家在等待,各为自己的恨所隔开;智能所受的耻辱从每个人的脸上透露,而怜悯底海洋已歇,在每只眼里锁住和冻结。跟去吧,诗人,跟在后面,直到黑夜之深渊,用你无拘束的声音仍旧劝我们要欢欣;靠耕耕一片诗田把诅咒变为葡萄园,在苦难的欢腾中歌唱着人的不成功;从心灵的一片沙漠让治疗的泉水喷射,在他的岁月的监狱里教给自由人如何赞誉。

附:

试读奥登《纪念叶芝》一诗

■作者:马克·特洛伊安

■译者:范倍

奥登,“他的脸极度粗糙,深深的沟壑仿佛穿过田野的犁痕。”(亨利·摩尔)

年1月29日,三十一岁的奥登乘船到达纽约。那是他在美国度过的一段三十年时光的开始。两天后,即法兰西时间1月28日,W?B?叶芝死于法国南部,享年73岁。很快,奥登就为此事写下了一首诗和一个散文片断。后者的题目是《大众与晚年叶芝》,奥登探讨了叶芝是否已进入了伟大诗人之列。他的诗,即《纪念叶芝》,则发表于年3月8日的《新群众》上,而后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在该杂志发表①。评论家用来阐释这首诗的两种最明显的方法,一是把它与散文片断联系起来,一是比较这首诗的不同版本。而我相信从一个诗人为另一个诗人的死而抒写哀歌的漫长传统去考察奥登的悼念诗,也是有益的。两个经典范例就是密尔顿的《黎西达斯》和雪莱的《阿多莱斯》。在《纪念叶芝》这首诗里,奥登通过加入城市意象和叙述的声音,通过改变意料中的赞美和充满矛盾的激情以及情感的搁延,通过讨论一首诗的作用及其持续影响取代灵魂永恒存在的观念,从而使密尔顿和雪莱的田园诗式的哀歌变得现代化。

在《纪念》和它的先驱者之间,最显着的区别就是奥登给典型的田园牧歌加入了城市意象。在这首诗的第一部分里,出现了意料中的小溪、狼群、常绿森林②,河流和树林。这些词语对应着《黎西达斯》中的自然意象:月桂树,桃金娘,常春藤,浆果,喷泉。《阿多莱斯》则满是河流,蚂蚁,蜜蜂,燕子,嫩叶,花朵,树林,田野。

除了牧歌本身的约定之外,这些意象似乎能够把自然唤起的美和诗的意图更加强烈地联结到一起。密尔顿用自然意象联结黎西达斯的死亡。美丽的花朵装饰着灵柩:

把生机盎然的待宵草带给孤独的死亡,那一簇簇毛莨,苍白的茉莉花,雪白的石竹,奇异的三色堇,热烈的紫罗兰,麝香玫瑰,装饰着鹿角的忍冬藤,惨白的猿猴草垂下哀思的头,每朵花都裹上了悲戚的绣花衣裳。从不凋谢的花朵搭成了他的美之屋,水仙以泪水填满他们的杯子,点缀黎西达斯装饰着月桂的灵柩。雪莱的诗里,自然意象与悲痛事件有着相同的联结:只要天是蓝的,地是绿的,黄昏必然预示夜晚,夜晚捧出来日,月复一月悲伤,年复一年哀戚。

《阿多莱斯》的最后两行提供了一种终极联系:死者变成田园般的图景。“阿多莱斯的灵魂,宛如星辰,在永恒的居所放射光明。”然而,与预料中的田园意象相对照,奥登也采用了鲜明的城市意象:飞机场,露天雕塑,码头,城镇,交易所。它们没有一点自然意象的温柔情感。有几个例子,比如第二行,奥登十分突兀地并列着这样的画面:“小溪已冻结,飞机场几无人迹。”此处的效果惊人,别处也是一样。在第三节,读者从森林转到市郊。这里也有一种从旧到新的变迁感。例如,“brook”一词源于古英语的“broc”,可以追溯到年,而“Airport”一词最早见于年左右(牛津英语词典)。

爱德华?卡尔伦(EdwardCullan)在《奥登:智慧的盛宴》一书中,对这首诗以及奥登与叶芝的关系作了详尽探讨。他指出,在第一小节,奥登描绘了他在纽约的最初经验----恍若风雪纷飞的情境---去证实那“阴暗而凄冷的一天”。卡尔伦认为,这些现代意象不仅仅是修饰。他写道,机场和露天雕塑是“典型的意识产物”,并把它们与第二小节第二行的自然意象相比较。

狼群和森林唤起本能的自然世界,在意识层面之下,属于永久的大地(MotherEarth);而时髦的码头,以及人工制造的机场和雕塑,显然属于人类的意识世界。

卡兰没有更深入地讨论意识和潜意识的含意。在一次访谈中,他指出奥登的技艺深深根植于西方传统:假如你读过奥登的早期诗作,你能读到一种景观,一种寓言似的景观。这在西方世界的诗歌和同类物中是一个漫长的传统。我认为它也是心灵的景观。这首特别的诗中,这种景观似乎远远超出了心理学手册。

五诗人:路易斯·麦克尼斯、特德·休斯、T.S.艾略特、W.H.奥登、斯蒂芬.斯彭德

这首诗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更少有田园意象,那正是叙述声音的一种转换征兆。与第一部分的其它区别还有冬天意象的缺乏,韵脚的应用,以及对受众的诉说。这种技巧,跟密尔顿和雪莱始终只作为同一个讲话者和使用相同的语调相比,是明显不同的。

在第一部分,冬天意象十分突出。“他死的那天是阴暗而凄冷的一天”是第一小节也是 最后一小节的结句。冰冻的小溪,积雪,寒冷,构成了一种荒凉的心境。从一个层面上看,这些词语从字面上写出了叶芝死去时的天气。它们似乎也象征着奥登对于叶芝的心境。整首诗没有从正面谈到叶芝个人的任何事。这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世界对叶芝之死这个消息的反应。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含有对冬天意象的微弱回音。在第二部分,奥登写到爱尔兰的气候,明显具有轻视感,似乎在暗示某种难堪之事。第三部分,影射了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张:“在漆黑的恶梦里/所有欧州狗都在狂吠。”冬天意象则出现在人们的态度之中:“怜悯的海洋安歇/在每只眼睛里闭锁和冻结。”

第一部分是自由体诗,没有固定的行长和尾韵。奥登的一位老熟人称它“非常现代,有着松散的,几乎无法辨认的节奏”(曼恩,Mann)③。奥登通过宽泛地使用头韵来组织这一部分。几乎每个句子里都有一些重复的首音和尾音。“他消失在死寂的冬天里”,“寂静侵入了近郊”以及“交易所地板上的野兽”,是使用这种技巧的典型列子。最突出的循环的音是d:“一个死人的词语/在活人的肺腑间得以改变”。贝思(Bethea)在他对这首诗的细致解读中,称““d”沉重的,头韵体的声调唤起了葬礼丧曲中手风琴的低音”。第二部分丰富地使用了间韵:all-still,decay-poetry,survive-executives。如果说第一部分是现代的,第二部分则回应着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Owen)和一战时的诗,也许还包括叶芝的一些使用间韵的诗作。最后一部分则进一步回到了诗意时代准确而刚劲的韵:dark-bark,wait-hate。“一种愚笨的抑扬格④四音步诗,作为赞美诗、儿歌和祈祷词的准则,造就了所有讲英语之人的财富”(哈特曼,Hartman)。奥登坦率地把叶芝并入了伟大的英语传统之中。我认为这是奥登能够做出的最恰当的姿态⑤。

第一部分的受众几乎不可辨别。卡尔伦称这种语调是“高度客观和冷静的”。奥登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局势。第二部分是讲给叶芝本人的(“你像我们一样愚蠢;你的天赋挽救了这一切:”)在最后一部分中,奥登以“泥土,接纳一位尊贵的客人”开始,这种感觉就像是对聚集在墓地的人,也许是其它诗人,作一个简短演说。

意象、韵律和受众的这些改变,使得《纪念》比起密尔顿和雪莱的诗更加现代化,也许更加复杂,更加老练。

其次,奥登通过改变预料中的赞美,充满矛盾的激情,情绪的搁延,使《纪念叶芝》得以现代化。在密尔顿的《黎西达斯》中,对已故诗人的赞美,对诗人之死的强烈情感是该诗存在的缘由。这首诗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眼泪”。谁不赞颂黎西达斯?他深深知道自己在歌唱,形成高远的韵律。他并未飘荡在潮湿的棺架上没有悲泣,并翻滚向干燥的风也没有美妙的眼泪的报酬。后面几行,密尔顿明确地陈述了牧师的绝望:啊沉重的改变,而今汝已远去,汝已远去,永不归来!你的牧师,你的树林,还有荒凉洞穴满是野生的麝香草和疯狂蔓延的葡萄

所有这一切都回响着哀悼。雪莱对死者作了类似的赞美,对悲痛作了相同的渲染。这在诗的第一节是显而易见的:我为阿多莱斯哀哭---他已亡!啊,为阿多莱斯哀哭,尽管我们的眼泪

融解不了那冻僵如此珍贵的头颅的寒霜!而你,从所有年华选出悲伤的时辰

去哀悼我们的损失,唤醒他们昏暗的伙伴,并且教给我您自己的悲伤!说吧:“和我一起

死去的阿多莱斯!直到未来敢于忘记过去,他的命运和声名永存与回声与一束射向永恒的光。”奥登没有哀哭,也不想让读者这样做。在一次访谈中,奥登承认他缺乏个人的悲痛⑥。这首诗并未讨人喜欢地描绘叶芝,也未赞美叶芝,更没有个体的负罪感。奥登确实指出了叶芝的“永存的天赋”(giftsurvived)。这个短语似乎在暗示叶芝的诗虽然是他本人写的,但有一个外在的源头。代替深入地探讨它如何永存,奥登列举了更多的反面:“贵妇人的教堂,肉体的哀败,/你自己”。即使下一句“疯狂⑦的爱尔兰伤害你进入诗歌”也不能读作是对叶芝的夸赞。不是叶芝的天才和欲望激发了他,而是他的民族痛苦造就了他的伟大。

即使奥登对叶芝之死的戏剧化描写,也有一种远距离的,克制的才能。他的身体的各省都背叛了,他的头脑的广场变得空旷,寂静侵入了郊区,他的感觉之流中断;他成为了他的景仰者。除“他成为他的仰慕者”这个例外,它是对叶芝之死的一个总结,是一个休止符后的出发点,每行的节奏减慢至三拍。前面几行多数是四拍。因此,仿佛是奥登在努力拔高情感,但象征性的语言却妨碍了效果。正如加斯汀?芮普洛格尔(JustinReplogle)在《论奥登的诗》中所写:“叶芝垂死的身体”被“转换成一种地理学上的譬喻,太聪明太巧远了”。

奥登以诗人的报复来使自己满意---在文字上巧妙处理死亡。就哀歌而言,这种办法是符合逻辑的,如果一个诗人不去赞美或者哀悼死者。他直率地使用“死亡”这个词六次,另外包括大量婉语(“他消失了”),文字上的双关(“冬天的死寂”),隐喻(“积雪模糊了露天雕塑”),暗指(“为了在另一类树林中寻找幸福”⑧),以及玩笑(“这是作为他自己的最后的下午”)。在这里,奥登语言上的才华表现得十分出色。当关于死亡的语言学上的改造与这首诗其余部分的冷漠和距离相结合,奥登传达了一种真正的“现代”感,以及“在自我囚笼里的每一个人”的态度。再者,奥登通过讨论一首诗的作用及其持续影响替换灵魂永存的观念,从而使哀歌现代化。密尔顿以黎西达斯在天堂的情景来结束他的诗:他沐浴着倾听着那无法表达的婚礼歌神圣的王国里快乐与爱的谦卑。那引待他的所有圣者在庄严的队列和甜蜜的团体里,歌唱着,用他们荣耀的行动歌唱着擦干那曾溢满他眼睛的泪水。雪莱关于永恒生命的见解更多地集中于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浪漫思想,是超越于圣经里的自然的:他已与自然合一。他的声音可在一切音乐中听到,从惊雷的呼啸到夜晚甜鸟的歌唱。他是一个可以感知的神物在黑暗和光明中,从植物到石头,——散开自己在那神力可以移动的所在把他的存在撤退到它自己,用没有虚饰的爱舞动这个世界,从下面证实,在上面点亮。奥登没有采用这些方式。“这首诗对叶芝的灵魂状态和它目前的下落显得毫无兴趣(那可是太叶芝化的一个姿态)”(贝思,Bethea)。奥登的确对诗歌的作用作了某种承诺。然而,在真正的现代外衣之下(被即将来临的战争染上了色彩),第二部分他呈现出了分离和诗歌的警惕:因为诗不能让任何事发生:它活着在它自身构筑的峡谷中,官僚们从未想去干涉,它漂荡在南方从孤立的农场和繁忙的悲痛,到我们信任和死守的粗野小镇;它活着,是事件发生的一条道路,一个出口。尽管诗歌是无用的,但它“活着”。这种思想对比着叶芝之死;诗人必死,诗歌却不朽。在第一部分,奥登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一个死人的词语在活人的肺腑间得以改变。一首诗保持着它的生命。这些词语原初的含义也许发生了改变,但那些存在的意志仍在阅读它,甚至在思考它,比如此刻我正在做的事。我觉得奥登发现这种思想是欣慰的,因为在第三部分他在直接地对诗人述说,韵律和节拍与叶芝的《本布尔本山下》很相似,那首诗是在直接向爱尔兰作家述说:

来吧,诗人,来到这夜晚的最深处用你那无拘无束的声音仍旧劝我们去欢欣;耕耘着一片诗田把诅咒变成葡萄园,在苦难的狂喜中歌唱人类的不成功;在心灵的沙漠里

让治愈的的喷泉喷激,在他岁月的监狱内教导自由的人如何赞美。在现代的外衣里,语言矛盾而对立:劝慰--欢欣,葡萄园--诅咒,狂喜---苦难,沙漠---心灵。这仿佛是叶芝在避免任何迸发的感情。约翰?富勒(JohnFuller)在他的《叶芝作品概述》中总结得很好:“奥登所确立的关于艺术价值的实际观点,就是它教导”自由的人如何赞美”,换言之,即如何开始重视无序之上的有序,即使这种秩序仅仅是艺术的秩序”。通过“耕耘一片诗田”,或者与语言搏斗,如同一个农民与土地搏斗,诗人能够带来些许安慰。

该是结束勘察奥登的时候了。这样的语调虽然不那么令人振奋,但这个黑暗而寒冷的夜晚却已经可以忍受。僵硬的意象,叙述的声音,情感的搁延,诗意的不朽,哀歌已经现代化了。

叶芝墓志铭:“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

--------------------原注:①奥登增加了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某几行进行了词语上的改动,并删除了最后一部分中三个小节。

②除了这个字的原意是“不死”之外,它巧妙地对比于围绕它的意象,似乎也有爱尔兰的回响。根据《牛津英语词典》,一个名叫莫利(Maury)的作者,于年,在如下的句子中使用了这个词:“是大海般的清新……爱尔兰将不再出现那些常绿的海岸。(Weretheseafresh…Irelandwouldneverpresentedthoseever-greenshores.)”

③戈洛?曼恩(GoloMann)是俄里卡?曼恩(ErikaMann)的兄弟。奥登与俄里卡结婚是为了帮她获得一张英国护照。

④一些批评家,比如贝思(Bethea),把第三部分的韵律归为抑扬格诗体。

⑤奥登的《解除叶芝的魔力》一文收在卡尔伦(Callan)的《智慧的盛宴》一书中。

⑥在《智慧的盛宴》中,卡尔伦引述“专家访谈:W?H?奥登”:13.谈到他写给弗洛伊德和叶芝的哀歌,奥登说:“我的这些哀歌不是悲痛的诗。我从未见过弗洛伊德,叶芝我也只是偶然见过,并不特别喜欢他。有时,一个人代表某类事物,它与一个人在个人悲痛中感受到的东西是全然不同的。”

⑦这里也可被解释为一种温和的制止(amildputdown)。在《牛津英语词典》中,“mad”的含义有1)“因精神疾病而产生的痛苦;意味着狂热的兴奋或者夸张的错觉”或者5)“以生气对待除自己之外的人;转向不可控制的愤怒;暴怒。”

⑧据诺顿诗选,这个短语“暗指地狱的开端,在那里,在人生的中途,但丁发现自己‘处在一片黑暗的树林中’”。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阿绿

征集诗集请邮寄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文化馆·梦工场五楼《诗刊》中国诗歌阅读馆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骨肽注射液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tp/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