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名医别录》
LoniceraeJaponicaeFlos
名称释义本品依据花蕾开放时间先后不同而有黄白二色,犹如金银搭配,故称“二花”、“双花”,简称“银花”,亦名忍冬花、金花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心经
主治病证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
热毒泻痢?马齿苋、鸦胆子、白头翁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性状鉴别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采收加工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服
补充金银花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其抗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忍冬藤,为忍冬的茎叶,又名银花藤,性味功效与金银花类似,又善通利经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
相关论述“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本经逢原》)
“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服,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本草正义》)
“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本草纲目》)
▼往期精彩回顾▼熬中药的正确“姿势”,您做对了吗读完此文,人人都会合理服用中药菊花、辛夷、薄荷、牛蒡子、蝉蜕、葛根、桑叶、柴胡、升麻、淡豆豉、蔓荆子、浮萍、木贼、石膏、知母、天花粉、夏枯草、芦根、淡竹叶、谷精草、青葙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中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