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古籍中通称本草
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我们也发现
中药名也真是文艺范十足
并且意义丰富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
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
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
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
情真意切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
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
读罢趣味无穷
那些中药里的“百家姓”
你可知晓?
大姓氏族
徐长卿
——萝摩科,祛风化湿,行气通络,解毒消肿
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水给赵匡胤服用,谁知,这味药还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顽疾竟神奇地解除了。
皇上很惊奇的说:“御医都无奈,你怎有如此医技,此药叫什么名字?”徐长卿答道:“皇上,臣有无礼之罪,此药还没有名字呢。”赵匡胤闻言道:“爱卿,你叫徐长卿,这药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
从此,这种中草药有了一个叫徐长卿的药名了。
——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有破於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的作用
刘寄奴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
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
吴茱萸
——芸香科,温中散寒,疏肝止痛
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小姓宗族
苏木
——豆科灌木或小乔木苏木的心材
《本草纲目》记载:“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耳。”
秦艽
——龙胆科,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痛
战国时期,秦国四处发兵,攻占其他六国的城池。士兵常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因此不少士兵患上了腿痛、膝盖痛的毛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得病的士兵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少士兵在冲锋陷阵时由于腿脚不便,被对方士兵给杀死。
一日,部队中一个随着军队一路南下的年轻军医在寻药途中他遇到一位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老者看上去百十来岁了,但是仍然面色红润,即使全身负重也能健步如飞。请教之后,才知老者乃名医扁鹊之徒。
军医无比敬慕遂拜老者为师。下山后,他按照师傅的教诲,教身患腿疾的百姓和士兵自己识药、采药,渐渐地这些百姓和士兵的腿疾都痊愈了。随后他游历各地给百姓治疗这种腿疾。由于这个药材来自秦国,且药材干燥后根茎有皱纹并且绞结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药材叫做“秦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秦艽”。
白芷
——伞形科,祛风散寒,燥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从西域来到遂宁的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公主在遂修行得道成为观音后,她为了救灾救难,普渡众生,用净水点化了一种植物,成为白芷,流传于世,用以拯救生灵。所以,遂宁白芷呈圆锥形,犹如观音的净水瓶,香气浓郁,药到病除,如观音的大慈大悲,佛法无边……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还有那些在古诗词中大放异彩的
美好的中药名
话不多说,看图!
有名有姓的中药数不胜数
今天列举的这些
只是沧海一粟
还有更多中药的趣味待我们去追寻
无限绚烂的中医药文化待我们去探索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