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忍冬

主要用于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新修本草》)

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野生或栽培均有。夏季花开放前采摘,阴干,筛去泥沙,拣净杂质,干燥。药材性状: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未开放、色黄白、肥大者为佳。其炮制名称有:金银花、金银花炭。

金银花,因其花初开色白,后转黄色,黄白相映而得名。又名忍冬花(《新修本草》)、银花(《温病条辨》)、双花(《中药材手册》)、二花(《陕西中药志》)。

金银花的用药历史比较悠久,以明、清时期尤为盛行,这可能与温病学派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滇南本草》言其“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突出论述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之功。《生草药性备要》除言其“能消痈疽疔毒”之外,又言能“止痢疾”、“去皮肤血热”,较前之本草增加了新的内容。《本草备要》言其“养血止渴”,与前之本草大有不同。《重庆堂随笔》言“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疾。”其中“息肝胆浮风,治痉厥癫痫”是前之本草所未述及的;“解温疫秽恶浊邪”之说更突出了金银花治传染性疾病的作用。当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言其“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其功效、主治大增,切合临床,实用性强。现代临床进一步扩展了其治疗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甘,寒。主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一、痈肿疔疮

本品性味甘寒,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颇强,为疮痈要药,可用治一切内外热毒疮痈诸证。

1.外痈用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常与穿山甲、皂角刺、白芷等同用,如《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对于疔疮肿毒,坚硬根深者,常与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若用治乳痈肿痛,可与黄芪、当归、甘草等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金银花散。《积善堂经验方》以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服,药渣外敷,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洞天奥旨》归花汤,以金银花、当归等相配,治痈疽发背初起。《外科十法》忍冬汤,以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水煎服,治杨梅结毒。《江西中草药》以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大青叶等,水煎服,治深部脓肿;又用金银花、野菊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胆草等,水煎服,治气性坏疽、骨髓炎。《全展选编?外科疾病》载,用金银花饱和蒸馏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10ml,每4~6小时1次,下肢化脓性炎症可行股动脉注射,急性乳腺炎可作局部封闭,曾治痈疖、丹毒、阑尾炎、急性乳腺炎、局限性腹膜炎等10余种多科化脓性炎症,均有较好效果。以金银花、黄芪、当归、甘草等,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如《竹林女科》银花汤。另据报道,以金银花配鹿角霜、王不留行[中医杂志,,(10):47]或配蒲公英、连翘、陈皮[中级医刊,,(3):]治急性乳腺炎均获良效。

2.内痈用治肺痈咳吐脓血,可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肠痈腹痛,右足屈而不伸者,可与当归、黄芩、薏苡仁等配用,如《洞天奥旨》清肠饮。医院自创“阑尾清化汤”,以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等组成,治急性阑尾炎蕴热期或阑尾炎脓肿早期或轻型腹膜炎等有较好效果。现代亦有报道,以金银花离子透入法,每次30分钟,10~20次为1疗程,治疗急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有良好效果[河南医学,,(3):]。

二、风热表证,温热病

本品甘寒,芳香疏散,既能清泻心、胃之热以清热解毒,又善清肺经之邪以疏风透热,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药,也可用于温热病的各阶段。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常与连翘、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如《温病条辨》银翘散。现代临床治小儿感冒,以金银花、贯众各60g,甘草20g,水煎后浓缩至ml,每天上午喷入或滴入咽喉部约1.2ml,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例有良效[上海中医药杂志,,(9):27]。或用金银花、黄芩制成银黄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例,效果显著[山东中医杂志,,8(1):19]。治疗急性陷窝性扁桃体炎:以银花连翘汤(银花、连翘、知母、桔梗、玄参、甘草)治疗43例,总有效率97.7%[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3):55]。

若温热病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者,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可清肺胃气分之热,可配伍石膏、知母等。本品还有一定的凉血之功,若热入营血,高热神昏,斑疹吐趣,可与水牛角、玄参、生地黄等同用,如《温病条辨》清营汤、《温热经纬》神犀丹。《江西草药》以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9g,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预防“乙脑”、“流脑”具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本品性寒入肺,临床以本品为主治疗肺炎或支气管炎的咳嗽。如用金银花30~40g,煎汤分2次服,治疗肺炎53例,痊愈48例,服药1天后声音沙哑明显好转,2天后吐痰中有黑褐色凝块,3天后基本症状消失。治急性气管炎用药同肺炎,服药1~3天喉痒、咳嗽、支气管哮鸣音消失[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61):88-89]。也有用金银花忍冬冲剂(金银忍冬、黄芩),每包相当生药11g。治疗小儿肺炎例,治愈84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黑龙江中医药,,(5):38]。

三、腹泻、痢疾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的功效,为泄泻、痢疾的常用佳品。治热毒血痢,可单用本品研末,赤痢用蜜水调服,白痢以砂糖水调服,如《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或与黄连、黄芩、白头翁等合用以增强止痢效果。现代临床以金银花、黄连、黄芩,水煎服,每日4次,治急性细菌性痢疾80例,痊愈77例[中华内科杂志,,6(6):];亦有以金银花g,紫皮大蒜0g,茶0g,甘草g,制成糖浆ml,成人每次服20ml,每日服3次,治疗菌痢23例,临床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贵州卫生,,(6):19]。还有将金银花炒至烟尽(成白灰色无效),研为细末,加水行保留灌肠,6个月以下婴儿用lg,加水10ml;6~12个月用1.5g,加水15ml;1~2岁用2~3g,加水20~30ml,每日2次,治婴幼儿腹泻有较好效果[中级医刊,,(4):]。又有将金银花炒黄研末,用罂粟壳10g水煎冲服金银花末,每次10g,每日服3次,治慢性肠炎20余例,3~4天即效(新中医,,(8):15)。此外,民间常用金银花20g,入铁锅焙干研末,用糖水或蜂蜜调服治疗暑热泻痢[中西医结合杂志,,(4):]。

四、皮炎、湿疹

本品既清热疏风,又解毒凉血,临床亦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用治新生儿红疹(痱子)、湿疹,可将金银花煮水过滤后用于冲凉。对小儿夏季疖肿则煮水后不必过滤,谅后直接使用,并可配合口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8(8):]。也有用金银花、没药各50g,加水0ml,煎至~ml,用6~8层纱布浸取药液,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3次。治疗急性湿疹67例、慢性湿疹急性发作42例、接触性皮炎52例、脚癣合并感染26例,其他5例,共计例,全部治愈,其中例于用药1~2天后,皮肤渗出减少,创面干燥、结痂[中西医结合杂志,,10(8):]。对放化疗所致皮肤反应,可将煎煮好的金银花水煎液用纱布浸湿,按皮疹反应程度给予每日2~5次湿敷,对患者皮疹消退疗效确切。此法可用于多种皮肤红疹、瘙痒,也适应于青春期的痘疹发炎、红肿。可在金银花煎剂中加少许食盐。先以温水清洗洁面,然后如上法用金银花水煎液湿敷,每日1~2次。同时配合金银花口服,能收到清火祛痘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4):23]。另有报道,采用新鲜金银花煎水,每次30g,每天分3次口服。治疗荨麻疹3例,均在服用3剂后症状消失,观察2个月无复发[中华皮肤科杂志,,8(2):]。又报道,用金银花50g,乌梅25g。将两煎所得滤液20~30ml过滤去渣。用棉签蘸此液涂搽患处,每日5次。治疗手足癣90例,5~7日治愈30例;8~10日治愈35例;11~15日治愈20例;16~20日好转5例[中国民间疗法,,18(1):18]。

五、热淋、带下

本品清热解毒作用较佳,应用广泛,临床利用其清热解毒之功,还用于热淋或带下等证。如《江西草药》以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5~7天为1疗程,治疗热淋。亦有用金银花90g/d,水煎分早、中、晚口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60例,治愈50例,好转2例,无效8例,有效率达86.67%的报道[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8(1):67]。临床以金银花流浸膏涂于子宫颈管口内或子宫颈外表面,每日1次,2周为1疗程,治宫颈糜烂、带下腥臭有良效,多数1周即有良效[中华妇产科杂志,,7(2):]。亦有用金银花和甘草,研末混匀,以药棉蘸药粉置阴道内直抵子宫颈,翌晨取出,10次为1疗程,治54例宫颈糜烂,多数在用药数次后即见好转,红肿消退,出血停止,新生表皮逐渐出现,白带、腰痛等自觉症状显著改善[中华妇产科杂志,,8(1):38]。

六、外感暑热

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外散风热,内清热毒,可用于温热、火毒之证。夏季常用金银花开水冲泡代茶,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祛暑效果。也可选用由金银花蒸馏制成的金银花露,以及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各种凉茶等。自制金银花露方法简单,取金银花50g,加水ml,浸泡30分钟后煎煮。先武火煎煮5分钟、后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加少许冰糖和橘皮即为味甘甜、气清香的金银花露。

6~15g。外用适量。本品生用疏风、清热,炒炭后止血治痢。

关于金银花的用量,有医家认为在治痈时用量宜大,单味应用,可用~g;配合其他药物,可用60~90g[山东医药工业,,18(2):69]。治疗其他疾病用量以20~40g较佳[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61):88]。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一、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素、忍冬苷、木犀草素-3-0-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D-半乳糖苷、槲皮素-7-0-β-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挥发油、三萜皂苷、芦丁、槲皮素、齐墩果酸、胡萝卜苷等成分。

二、药理作用

金银花水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福氏志贺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提取物对枯草杆菌、青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银花各部位抗菌作用强弱顺序为:总异绿原酸总绿原酸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其所含的绿原酸,在体外对常见呼吸道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B3、腺病毒7型、腺病毒3型和柯萨奇B5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银花水提物和挥发油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水提物还能抗炎、降血脂、降血糖;环烯醚萜组分具有显著抗过敏活性。另外,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并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亦有实验表明,金银花的乙醇提取物及水煎浸膏对鼠、犬、猴有抗早孕作用。

三、临床新用

1.治疗高脂血症金银花制成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高脂血症30例,对甘油三酯有一定降低作用(降血清胆固醇效果不明显),尤以静脉注射加口服用药效果更好。除此之外,尚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作用[新中医,,(2):15]。

2.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口干症金银花露,每天3次,每次ml,天冷温服,必要时可增加服用次数。少数患者日服0ml,2周为1疗程。共治疗例,有效率为:放疗组为87%,化疗组为74%,平均有效率为80%。白细胞回升数占总病例的46.5%[江苏中医,,13(6):15]。

3.小儿便秘金银花、菊花各18g,甘草8g,轻煎2次取汁为茶频饮,2岁以内服~ml,2岁以上者服ml,每日1剂,治疗例,全部病例均于服药24小时顺利排出软便[社区医学杂志,8,6(20):19]。

4.治疗癌症金银花的清热解毒消肿作用,亦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

(1)肝癌:以金银花、龙葵各60g,夏枯草15g,十大功劳叶9g,水煎服,每日1剂。能使肿痛缓解,肝大软缩。

(2)乳腺癌:以金银花、瓜蒌、蒲公英各30g,黄芪、当归、白芷、桔梗、薤白各15g,紫花地丁、炮甲珠、远志各9g,天花粉、赤芍、甘草各6g,水煎服。能消除瘀热,肿块缩小或消失。

(3)甲状腺癌:以金银花、野牡丹、王瓜根各60g,白英、爵床草、夏枯草各30g,水煎3次分服,能使瘀肿压迫症状消减,肿块缩小。

(4)淋巴肉瘤:以金银花、生牡蛎、夏枯草各30g,重楼、昆布、海藻各15g,玄参、贝母各9g,五倍子6g,水煎分2次服。能使发热停止,肝、脾及淋巴结软缩,压迫症状解除。亦可用治网状细胞肉瘤。

(5)宫颈癌:以金银花30g,血竭、白芷、硇砂、硼砂、百草霜各9g,青黛6g,蝎尾11枚,壁虎6条,蜈蚣4条,共研为细末(为愈红丹),每服9g,每日服3次,适宜于治疗原位癌。能使癌肿缩小,白带减少,宫颈糜烂消除。

(6)白血病:以金银花、生地、半枝莲、蒲公英、藤梨根各30g,石膏15g,板蓝根、当归、苦参、玄参各9g,麦冬、天冬各6g,水煎3次分服。能使肝脾缩小,延长生命。

(7)胃癌:以鲜金银花90g,水蛭24g,海藻、昆布各15g,三棱、莪术、枳壳各12g,蜈蚣5条,水煎3次,浓缩成膏,每服30ml,每日3次服。能使疼痛消除,肿块缩小。

(8)胰腺癌:以金银花、荠菜各90g,佛甲草60g,均用鲜品,水煎服。能使痛减,肿块缩小。

(9)肺癌:以金银花、鱼腥草、白英、山海螺、生薏苡仁、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各30g,葶苈子、夏枯草各15g,南沙参、北沙参、百部各12g,天冬、干蟾皮各9g,天龙(焙、研、分冲)1枚,水煎3次分服。能使发热、咯血、胸痛及压迫症状减缓,病灶缩小。

(10)鼻咽癌:以金银花30g,龙葵、白花蛇舌草各24g,紫草、薏苡仁各15g,麦冬、野菊花、生地各12g,山豆根、甘草各9g,水煎2次分服。连续应用能使头痛、咽痛、鼻塞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肿块缩小。

(11)上颌窦癌:以金银花、山慈菇、蒲公英各30g,连翘、土茯苓各15g,天花粉9g,水煎分2次服。能使鼻腔异常分泌物减少,鼻出血、颊痛停止,鼻塞通畅,肿块缩小[抗癌治验本草.重庆:重庆出版社,:]。

5.治疗斑秃脱发取金银花g,加入ml白酒(二锅头即可)浸泡,1周后待酒色变为棕黄色即可使用。先取生姜切片反复涂擦脱发处,然后蘸药酒擦患处2~3分钟,以斑秃处皮肤发红为宜,每日2次[选药指南,9,(9):34]。

6.治疗小儿口疮用金银花配合黄芪、当归、甘草水煎服,治疗小儿口疮66例,收效显著[中医函授通讯,,(5):48]。

7.预防大剂量化疗口腔溃疡于化疗前3天开始饮用金银花、甘草的汤剂ml,每天4?6次,并用其漱口,连用10天。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后的口腔溃疡有明显预防作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5,14(18):]。

附:忍冬藤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枝。其味甘性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热,通络止痛。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疮疡肿毒,热毒血痢,以及风湿痹痛,关节红肿不利等。其功效与金银花相似,但忍冬藤且擅长清热通络,故热痹关节不利者多用。煎服,15~30g。

赞赏

长按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中科喜迎国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tp/2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