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名字有什么来历?说到金银花,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还有很多人喜欢拿它来泡茶喝,那么金银花名字有什么来历?一起和小编去看看金银花名字有什么来历的介绍吧!
金银花名字有什么来历
金银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以不同的部位入药的。宋代以前只用茎、叶,以花入药始于宋代,贵花而贱藤始自清代,民国时期才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做出优劣之分。
忍冬是金银花最早的药用名称,宋以前无金银花之名。“金银花”之名,首见于宋代《苏沈良方》;年版的《中国药典》,首次将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分为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四种,这可能是“山银花”之名的最早出处。
金银花在历史上曾有数十种名称,一方面说明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随时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功效、产地等特征给予不同的命名,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数十种异名不太可能仅仅指称一种原生植物。
清代以前的本草书籍大都记载金银花的花、藤、叶均可入药,功效大致雷同,我们今天将金银花与忍冬藤作为不同药物入药的做法是否得当,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大问题”。
虽然最近两版的《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的药用部位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原植物忍冬是以不同部位入药的,而且其药用名称也不尽相同。
金银花名字有什么来历
金银花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村里,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这对姐妹。两姐妹都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
一日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大夫说是“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紧离开,免得传染。她说:“我不怕,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并日夜侍候在床前。不久,银花亦发病卧床不起。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以便救治患这种病的人……”说到这里姐妹俩便同时合眼离世。爹妈按她俩的意愿,含泪把她俩合葬在一起。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金银花藤煲水后对小孩湿疹等皮肤瘙痒有一定治疗作用,对畜禽的多种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若能添加一定剂量的金银花藤叶(忍冬藤)粉或煲水,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肿溃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症均有相当好的作用。用连翘,板蓝根煎金银花汤可以治疗腮腺炎;金银花茶可以祛暑明目;连翘金银花凉汤可治疗外感发热咳嗽。同时将金银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钟,侯凉,当饮料饮用,可治疗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喝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茎藤称“忍冬藤”,也供药用。金银花的有效成份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植物的种类,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等生态、地理条件以及物候期的影响。
金银花茶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