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味金银花

今日一味·

金银花

(附:忍冬藤)

一朵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金银花,鸳鸯藤;金银花香,一朵如霜一朵黄

炎炎夏日,解暑清热是人们所追求的养生之道。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中药——金银花。

趣说金银花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

金银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汉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已有记载,因其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将其列为清热解毒药之上品。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开始有忍冬,还有金银花的别名的记载。现代《中国药典》以金银花作为其正式药名。

金银花知多少?

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忍冬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茎中空,多分枝,老枝外表棕褐色,栓皮常呈条状剥离;幼枝绿色,密生短柔毛。

叶对生,卵圆形至长卵圆形,长3~8cm,宽1.5~4cm,全缘,嫩叶两面有柔毛,老叶上面无毛。花成对腋生,苞片叶状,卵形,2枚,长达2cm;

萼筒短小,顶端5齿裂;花冠长3~4cm,初开时白色,有时稍带紫色,后渐变黄色,外被柔毛和腺毛,花冠筒细长,上唇4浅裂,下唇不裂,稍反转;雄蕊5;

雌蕊1,花柱棒状,与雄蕊同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浆果球形,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主产于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二花

5~6月采取未开放的花蕾,置通风处阴干或摊成薄层晒干。

忍冬呈小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主含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现已证明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本品甘寒清泄,轻芳疏透,主入肺、胃经,兼入大肠经,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煎服,6~15g。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烧炭宜用于热毒血痢;

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1.《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

2.《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降血脂、利胆、保肝、兴奋子宫、抗早孕、抗艾滋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本品所含的绿原酸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但口服一般无此反应。

金银花小百科

金银花在保健养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利用金银花的清热功效来驱避署热,防治夏季常见的各种热病。下面介绍几个关于金银花的养生处方。

花茶

做法: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饮用。

适用:清热解毒,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

金银花薄荷茶

做法:将适量金银花、薄荷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加入蜂蜜即可。

适用:祛痱子。

金银花饮

做法:金银花、山楂热水冲泡,代茶饮。

适用:开胃、消食。

金银花露

做法: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适用:清热、解暑。

金银花粥

做法:取金银花20克,加水煮汁去渣。粳米克加水煮至半熟时,对入金银花汁,继续煮烂成粥。

适用:清热解毒,适合患风热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菌痢及肠道感染的中老年人服用。

忍冬藤CaulisLonicerae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oThunb.的干燥茎枝,又名银花藤。秋冬割取带叶的嫩枝,晒干,生用。常卷扎成把。

呈长圆柱形,多分枝,直径1.5~6mm,节明显,节部有对生叶或叶脱落后的痕迹及分枝。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老茎外皮易成卷剥落而露出灰白内皮,枝上多节,节间长6~9cm,剥落的外皮常可撕裂成纤维状。

质脆,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空。叶多卷曲,破碎不全,黄绿色至棕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以枝条均匀、带红色外皮、嫩枝稍有毛、质嫩带叶者为佳。叶含忍冬苷(lonicein,luteolin-7-neohesperidoside)0.01%、忍冬素(loniceraflavone)、番木鳖苷(loganin)及鞣质8%。本品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其功效与金银花相似。本品解毒作用不及金银花,但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故常用温病发热,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煎服,9~30g。

金银花背后的小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小夫妻。小夫妻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并给她俩起了好听的名字,分别叫“金花”和“银花”。金花银花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不久便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她俩农忙时下田帮父母干活,闲时跟母亲一起拈针绣花、织布纺纱,并自习医书和上山采药,因此深得父母和乡亲们的赞赏。

一年初夏,村子里流行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患病者无一例外地发热,高热不退,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神昏谵语,随即命丧黄泉。村里的郎中均束手无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眼看全村人就只好等死了。在这危急的关头,金花银花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求医问药。而正在这时,她们父母也不幸患了此病。乡亲们都好心地劝她俩不要去了,以免求医问药不成,反而没法为二老送终。姐妹俩面露难色。这时,父母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好孩儿!你们要尽快求得名医或好药回来,否则别回来见我们!”金花银花含着泪花,当即收拾行李干粮准备出发。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嘱咐她俩好好求医问药,父母由乡亲们轮流照顾,不必挂念,云云。

姐妹俩走遍千山万水,涉过无数激流险滩,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访遍中原名医,但名医们不是对该病一无所知,就是因路途遥远而不愿前往。

一天,姐妹俩路过华山,到山上一座古寺院借宿。院中一老和尚问她们为何风尘仆仆,面露难色。姐妹俩直言相告。老和尚唏嘘不已,立即手指窗外远方对她们说:“离此九十九里处有一高山,山下有一草棚,棚内住着一位老郎中。你们不妨前往求教。”姐妹俩闻讯大喜,立即前往,九十九里的路程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只见草棚外围满了等候看病的村民。走进草棚里,但见一位童颜白发、面容睿智的老者正在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望、闻、问、切——想必这就是那位老郎中了。姐妹俩上前说明缘由。

老郎中沉吟:“你们乡亲患的是热毒症……”说罢,他指着一屋子等着看病的农人对姐妹俩说:“这里也流行瘟疫啊,我离不开。不过,我可以教你们一个方法,就是到丘陵、山谷和树林边采集一种初夏开花,花儿成对生于叶腋,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映,严冬不落,叫‘忍冬’的草药,它能治好你们乡亲的病。

”老郎中进一步介绍说:“这药的茎缠绕树木,长达数米,向左缠绕;中间空,多分枝,颜色棕褐。它开出的花瓣为棒状弯曲,长2至3分,宽1至3分;色黄白,毛细密;偶有卵形叶状苞片;萼筒无毛,萼片被毛;花冠管状,上部五裂,裂片与冠管近相等;雄蕊五根,子房下位。闻之清香,尝之微苦。”姐妹俩听罢,立即谢别老郎中四处采集,不久便满载而归。

由于操劳过度,姐妹俩回到家乡后就病倒了。虽然如此,姐妹俩还是亲自用采来的草药煎汤给乡亲们服用。乡亲们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而她俩也在父母的呵护下和乡亲们的关怀下不久病愈。为纪念姐妹俩的功绩,乡亲们便把那种不知名的草药叫做“金花银花”。

后来,大家便渐渐地把“金花银花”简称为“金银花”了。

此后不久,医圣神农闻讯来访,并把“金银花”带回去研究。研究得知,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于是,神农便把“金银花”广泛用于热毒症、乳痈、肺脓疡、肠痈以及疖、痈、丹毒等疾病的治疗,并把它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一直流传至今。

近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头伏已过,大家要注意解暑清热,日常做好夏日护理,健康一夏!

执业药师交流群:

?END?

huatuysg

欢迎留言,谢谢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白殿疯北京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