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今日一味药

白芷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长至15厘米,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7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侧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叶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10-30厘米,花序梗长5-2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中央主伞有时伞辐多至70;总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长卵形膨大的鞘;小总苞片5-10余,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曲成凹头状;子房无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

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毫米,宽4-6毫米,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近海绵质,远较棱槽为宽,侧棱翅状,较果体狭;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白芷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及华北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1,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毫升,振摇5分钟后,静置20分钟,分取上清液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2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各2-3滴,摇匀,置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紫红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3毫升,振摇,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纳米)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毫升,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醋酸乙酯1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毫升各含1毫克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微毫升,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纳米)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白芷后,刮削上皮,细锉,用黄精亦细锉,以竹刀切,二味等分,蒸一伏时后出,于日中晒干,去黄精用之。   ②《纲目》:今人采(白芷)根洗甜寸截,以石灰拌匀晒收,为其易蛀并欲色白也。入药微焙。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临床应用

治疗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治疗20多例,亦效。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

                







































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确诊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5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