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龙葵、徐长卿......是要聊《仙剑奇侠传》吗?不不不,其实这些可是药材的名字哦,没想到吧?其实有很多药材的名字都很好听,和小编一起看下它们都是些什么药材吧~
龙葵释名
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气味
(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主治
1、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2、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3、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4、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
5、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敷痈上。
6、诸疮恶肿。用龙葵茎叶捣烂,酒送服;另以药渣敷患处。
7、天泡湿疮,用龙葵苗叶捣敷。
8、吐血不止。用龙葵苗叶半两、人参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亲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龙葵叶铺席下,次日脐虱尽死。
徐长卿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
(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此,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半夏释名
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主治
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鼻内,涎出见效。
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景天释名
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服一钱。
婴儿风疹及疮毒。用景天苗叶五两和盐三两,同研细,绞取汁,以热手抹涂。一天两次。
热毒丹疮。用景天捣汁涂搽。一昼夜宜搽一、二十次。
漆沧作痒。揉景天涂搽。
眼中生翳,涩痛难开。用景天捣汁,一天点三、五次。
王不留行释名
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疔肿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忍冬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开水或酒送下。此方名“忍冬丸”。
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是初起发热)。用忍冬的花及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至八成服下。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治方同上。
恶疮不愈。用忍冬藤一把,捣烂,加雄璜五分,水二升,放入瓦罐中煎熬,纸封数重,穿一孔,令气出。以疮对孔热熏,待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药,病即愈。
热毒血痢。用忍冬藤煎浓饮服。
身上发青。用金银花一两,煎水服。
脚气(筋骨引痛)。用忍冬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中野菌毒。急采忍冬藤煎服。
独活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下。
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关于药材的介绍摘自《本草纲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