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学堂每天5点与您准时相约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再往前走就是金银花了,金银花的花已经凋谢了,但叶子还长得油绿油绿的,叶子下面的藤缠绕得紧紧的,迎着风,叶动而藤不动。这藤又名忍冬,之所以称之为忍冬,陶弘景说它有凌冬不凋之性。回想起年初,我们第一次跟老师上牛头山认药,当时春寒料峭,经过一个冬天的寒冷,山上的忍冬藤依然绿意盎然,用手轻轻地刮忍冬藤,里面新鲜油嫩。整个冬天的凌寒之性,都让它吸纳进藤里去了。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这藤开出来的金银花乃是疮疡妙药,它和连翘配合,就是天生的外科圣品,所以国人基本没有不知道维C银翘片的,大凡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淋巴结核,疮疡肿毒,或脉管炎,只要呈化热成毒者,往往离不开金银花和连翘。我们可以看出,这热毒炽盛,就如同炎炎夏日。在治疗取象上,老师说,无非就是让它们进入秋冬状态,而金银花和忍冬藤,就有挨过冬天,依然翠绿的本领,它能够将自己阳气收敛住,极耐霜雪,故而能够清解热毒之邪气。这也是从季节里看出的一些药性,大凡凌冬不凋之物,禀受水寒之气,能够清热降火。广东人慢性咽炎上火,很多人都知道到药房买一把金银花来泡茶,因为它能够清咽爽喉。常有一些小孩发疹热,咽喉红肿,又不喜欢喝汤药,老师就叫家长去买金银花露,气味芳香,甘凉润口,正符合小孩脏气轻灵、随拨随应的特点。那什么是金银花露呢?在《金氏药贴》中就有金银花露的制法,就是用金银花、叶、藤,蒸馏取露,称之为金银花露。这蒸馏就是一种炼药的过程,可别小看,里面有升降的大道。老师常说,你们去观察天上的云,半空中的雾,以及地上的灰,皆有神妙之用。这里头就有升降气化之力。我们看金银花露,这经过蒸馏之品,它在人体走了一圈,怎么说呢?它由水液变成气体,就是一个阳化气,白云朝顶上,地气上而为云的过程,然后它又由水汽重新凝结为露水,就是一个阴成形,甘露洒须弥,天气下而为雨的过程。金银花本身具清凉之性,以及这种蒸馏取露的制药之法,就可以看出金银花露进入人体是升降出入、布散周身的。它具有灵动循环之性,而不会因为过于寒凉郁滞住,所以服用后就有一股清凉之气,灌达百脉,升降上下有序进行。这正如古人所说,水中最具有天人合一之性的那便是蒸腾气化水,说白了就是这种经气化又结成露的水,即何西池在《医碥》的“煎药用水歌”中所说:“轻灵蒸腾气化水,其功千古少人知。堪调升降充津液,滋水清金更益脾。”这水本身你让它蒸腾气化,它就是一种津液上腾的过程,可以泽润上燥,治肺胃上消渴饮,而它重新气化为水,变为露珠就是一种膏泽下布,可以泽润下涸,可以治肝肾下消,津水干涸。这水蒸而为气,气化而为水,就富含升降妙理,循环玄机,本身就是一种调和上下的药物治法。有位江西的医生过来交流,他治疗了一个风湿痹证,是一位姜桂附热药用得太过的病人。病人呕吐、烦热剧烈,他就用大量金银花露去解这热毒,服完后就好了。我们问他,为何想到用金银花露来解附子之毒?他说,中药里头的毒,其实就是偏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病人热毒上扰,金银花露便是解毒良药。后来我们又发现,有些报道说,因为食物中毒或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用金银花泡茶或者金银花露来服用,一样有解毒之功效。可见它不局限于暑热之毒,所以张山雷称赞金银花“真所谓简、便、贱三字必备之良药也”。故而广为老百姓所喜好。关于金银花,还有个外用的小方。一位九江的中医师过来交流时说,他最善于治疗小儿病,每年要碰上不少小孩湿疹疮疡。他说,以前他在农村,就用两种药,金银花带藤,加上花椒树枝,用这两种药熬水外洗,专治农村所谓的漆树中毒及各类湿热疮疡,效果非常好。很多小孩子当天洗,当天晚上睡觉就舒服。第二天痒疹就退了。养生四要+养生四要穴
慎风寒(大椎)
节饮食(足三里)
惜精神(气海)
戒嗔怒(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