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南三省阴冷潮湿的山区,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yúxīngcǎo
「释名」: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
「性味」:辛,微寒,微苦
「归经」: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炮制」: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也可鲜草洗净炒菜吃,或用鱼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鲜鱼腥草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尿路感染:尿频涩痛:取鲜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用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治疗皮肤病:用鲜品捣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热消肿、除痱止痒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疱疮、脚癣。
治疗痈疖发背、疔疮肿毒(不论已破溃或未破溃):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治疗子官内膜炎、官颈炎、附件炎、赤白带、及小腹痛:鱼腥草30~6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治疗毒蛇咬伤:取鱼腥草62.5克,盐肤木根31.25克,黄仔叶根l5.6克,飞扬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伤。
治疗痔疮:把鱼腥草洗干净(量的多少根据锅的大小定,没有特定要求,但越多越好)。放在锅里用水煮开,然后把水和鱼腥草放到痰盂里,直接坐在上面蒸。等水快凉的时候用水洗一下痔疮患出,效果非常好,长期使用不容易复发。
鱼腥草禁忌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