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24岁。
主诉尿酸摩/升,右手拇指、中指明显肿痛,不愿服秋水仙碱,拟求中医中药治疗。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R:
粉萆薢30g泽泻10g鸡血藤15g赤芍10g
金银花15g金银藤15g连翘10g白茅根15g
木瓜10g松节12g酒大黄6g川牛膝10g
姜黄6g薏苡仁15g
3剂
医话:
痛风是近几年的常见病,本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如今年轻患者亦不在少数,但男性仍多于女性,可能与男女不同的代谢特性有关。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过食高嘌呤食物,机体产生的尿酸盐过多,超出了正常的代谢量,尿酸盐沉积于结缔组织、骨骼关节及肾脏等部位,是本病的成因。
血尿酸值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尿酸高于摩/升,即为高尿酸血症,关节疼痛伴高尿酸血症,则应考虑痛风。痛风患者除了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外,一旦形成痛风石,会导致肢体畸形,进而压破溃烂、难以愈合。秋水仙碱是西医治疗痛风的主要药物,可迅速缓解发作期的剧烈疼痛,但仅为缓解剂,且毒性较大。传统医学对痛风的研究历史悠久,如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先生的上中下痛风方、《医宗金鉴》中的加味苍柏散,其中加味苍柏散虽然写着治湿热脚气,但很多学者认为古之脚气即今之痛风发于下者。笔者通过阅读大量前人著述,将痛风的证型整理总结为湿热壅阻、阳虚寒凝、痰瘀阻络三类。
湿热壅阻最为常见,风湿热邪壅阻经络,患处红肿热痛,昼轻夜重,得冷缓解,多伴有发热,大便或干或溏,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可予王玉章教授得历节煎加减(川萆薢、泽泻、鸡血藤、赤芍、金银藤、连翘、白茅根、木瓜、松节、酒大黄、川牛膝)。历节风亦是痛风的别称,我于方中加金银花配金银藤、连翘清热解毒,姜黄配鸡血藤、牛膝活血止痛,薏苡仁配萆薢、泽泻利水渗湿,兼可健脾。方中大黄泻热通便,酒制之后活血力强。患者服完药后诸症得减,去大黄、加车前草10克,再进7剂,疼痛几无。其后加减为粉萆薢15克、车前草15克、鸡血藤15克、姜黄10克、金银藤20克、土茯苓20克、木瓜10克、松节15克,进20剂。其中松节又称油松节,为少常用中药,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金银藤即忍冬藤,清热解毒之力虽不如金银花,但另有活络止痛之功,善祛经络中的风湿热邪。我嘱患者少食动物内脏、豆类和豆制品、海鲜(淡水鱼除外),不喝啤酒,患者告之后来检查生化,尿酸已降至摩/升,且未再发作。
阳虚寒凝型患处不红不肿不热,得温缓解,多伴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紧,可予乌头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痰瘀阻络型患处肿胀刺痛,多伴有腹部肥满松软,舌紫暗苔白腻、有瘀点,脉弦滑,可予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痛风多为实证,但亦有不少患者兼见脾、肾不足,大抵代谢病多本虚标实,故处方时不可一味祛邪,亦不可过度西化,单纯地用有促进代谢作用的中药组方。
田耿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