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是李可创作的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不是细菌,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一个核酸长链+蛋白质外壳。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活动和繁殖,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它就利用细胞中的营养开始复制、转录和转译,按照它自己的RNA(核糖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流感病毒通常通过鼻子、嘴巴、眼睛等有粘膜的部位进入人体,立即跟人体开始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
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一周。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流感。
易感人群
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任何人,但儿童、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流感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一般患者会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轻度充血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并发肺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是此类重症病例的危险人群。
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推荐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校卫生所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大家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如有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不适的请及时到校卫生所就诊。
2、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稳定情绪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宿舍的空气畅通,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4、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视时必须戴医用口罩。
6、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8、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中医强调治未病,那么中医怎么进行流感的预防呢?
①艾叶或艾条熏蒸房间:
在春季,每周用艾叶或艾条在家中熏蒸1—2次,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用法:每平方米用艾叶5—10克或艾条1支,熏蒸30—60分钟即可。
②随身带个香囊:
用丁香、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荆芥穗、白蔻仁各2克,碾碎后装入香囊,放在身上、车里,或者睡觉时放在枕边,可以防感冒,但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③中药煎服:
金银花12g,桔梗9g,甘草6g,防风9g,麦冬9g,白菊花3g,淡竹叶5g,桑叶5g,紫苏叶5g,广藿香5g,岗梅10g,中药分2次煎服,早晚分服,可有效预防流感。
④中药泡脚:
艾叶30g,苍术30g,防风15g,贯众30g,忍冬藤15g,青蒿15g,花椒5g,g干姜5g,用中药煮水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
⑤中药泡澡:
茵陈蒿40克、艾叶40克,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15分关火。将药液混入洗澡水中,全身泡5—10分钟即可,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流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