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物药斗子陈檀百草香

MIND中国风物Vol.9中药柜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

芍药无主,连翘离情,何日茴芗?

仰视天南星,下触忍冬藤,

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

奈何,奈何。

《老友记》里有一集Rachel买了PotteryBarn的家具,一张自带多格间的药剂师桌(apothecarytable),喜欢得不得了。

可却因其是工厂式批量生产的连锁店产物,怕讨朋友Phoebe的嫌,于是撒谎说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古董家具来着(madeinChina)。

无独有偶,我那天瞎逛碰到一家有意思的袜子店,装成中药铺子似的,深色木结构,柜台摆着盘秤和垂盅,门口挂一顶老字号布招幌,蓝底上就一个白大字——“藥”。贴墙的药斗子上挂满卡通袜,后进来的阿姨当真上前问人家“这里卖药不啦?”

虽说自小就不是“药罐子”,医院也去得少,但由于母亲那边祖籍两广,每年秋冬煲些汤汤水水成了习惯。别人家是拿补药做引子,肉糜为主,我们家却是反的:一大锅汤只意思一下放半只鸡,汤微苦,药味入了骨,常遭他人嫌恶,自家人却吃得痛快。

说是常去药铺抓药,其实也不然,每次都只抓性温的那几样,懂得不多,就觉得名字古雅,隶书体写在中药柜子上,念一念都动听。

南方的川贝、半夏、紫苏、忍冬、夏枯草,西来的藏红花、麝香、山莨菪、冬虫夏草,北边的苍术、白芷、玉竹、五味子、菟丝子......信手拈来任一个都可作主角名儿,穿越剧的灵感来源。

药斗子,一斗挨一斗的中药柜子,是中药房最基础的设施。木制的,一斗三格,多是上下左右七排斗,高不过鼻(1.6米左右),宽不超臂展长(1.7米左右),为东亚人量身定造,“抬手取,低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

最初是没有木斗子的。

药王孙思邈上山采药,往往一去就大半个月,收获繁多,所采之药性味功用不同,为防止混杂,他做了个布围身,缝制许多小口袋,分开放,这大概就是药斗子的前身了。

后来一身都挂不住了,就做成了“3D”的,药柜里添了抽屉,抽屉里隔了格间,榫卯结构的“百子柜”里,密密麻麻藏了百味药。

一方配几十味药是常事,熟练的药医瞄一眼就转身直奔斗子了,从右至左,顺上延下,滚瓜烂熟,有条不紊,是熟能生巧和背出来的本事。

我也遇见过小学徒抓药的,提着戥子乱找,盘秤举着比划,竟多抓了两倍,替我包好以后又挨个儿倒回去,急得满头大汗。他家掌柜在一旁冷眼看着,没骂,就说了一句,“你今晚还是别点灯给我抓两钱当归出来”。

西药柜不同,不用“藏”起来,合成、提炼时已经做好了密封工作,上架就行,虽然找起来也不易,可就跟它的成分一样,相对单一显然,相较而言更像展示柜。

“中西结合”似是更常见的路数,有人家里也做成这副模样——喜欢有强迫症式的多格排列,却又怕翻箱倒柜露窘态,干脆玻璃朦朦胧胧罩一层意思一下,也是琳琅满目够好看的。

再后来......再后来,我们就看到Rachel的药剂师桌了,可是她是拿来放CD的。

“看着那一墙的小抽屉一开又一开,变出来的全是不同的草根树皮,连带加上一个个又美丽又诗意的名字,我又换了念头,觉得在中药房深深的店堂里守着静静的岁月,磨着药材过一生也是一种不坏的生涯。”

——三毛

图片整理自网络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