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走进中药中药名是如何得来的

中药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产物,是人们摆脱疾病必不可少的。中药的分类命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直出感悟,历经几千年发展,创建出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药名文化。您知道中药名是如何得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的命名大多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根据药物的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

根据形态命名

以形态命名如牛膝,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真是栩栩如生。其他如马兜铃、连翘、两面针、八角莲、木蝴碟、七叶一枝花等也皆以形态而得名。

根据气味命名

以气味命名有酸味的酸枣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皆以味可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仁苦、辛,都有成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鱼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麝香、丁香、藿香、降香均以香味而得名;臭灵丹、臭茉莉、臭梧桐则以臭味而得名。

根据颜色命名

许多中药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也成了药名的来源之一。如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大黄等:青色的有青皮、青蒿、青黛、大青叶等;白色的有白术、白芷、白薇、白芨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根据产地命名

以产地命名如川连、川芎、川贝母等,皆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皮、广木香产于广东;建曲、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因而得名。还有蜀椒、杭菊、浙贝、阿胶,皆因产地而得名。

根据生长特点命名

以生长特点命名如半夏,农历五月问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岛;万年青因四季长青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根据药物功效命名

以药物功效命名的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泽泻能泄利水湿;益母草能治妇科病;千年健能“祛风延年”;远志能益智安神强志;骨碎补能活血壮筋、续骨疗伤:孩儿参用于补益儿童气虚等。

根据药用部分命名

以药用部分命名。植物以花人药的有菊花、洋金花、旋覆花等;以子入药的有莲子、莱菔子、菟丝子。

修正少林风湿跌打膏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病,症见处瘀肿疼痛、腰肢痠麻。

赞赏

长按







































济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1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