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
来源《杂病症治》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浊阻”范畴,与肝、脾、肾
三脏有关。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或高粱厚味实热郁结.痰湿
内生体肥多湿。肝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蕴热。
运化失司,热痰内生,或因肝郁不舒,肝气郁结,而使水谷
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案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
于脉”,饮食入胃化生水谷之精微,厚浊部分归心入脉,营养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微之正常输布与肝之条达有着密切
的关系,肝气条达,脾土健运。肾虚而致脾虚,运化失常,
湿浊内生,久之阻塞经脉而引起胸痹心痛。如《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括楼
薤白半夏汤主之’,指出由痰浊阻络引起之胸痹心痛的治疗。
一、辩证施治
根据临床的不同表现,多采用利湿、化痰、清热、舒肝
利胆、养阴补肾等法治疗。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半夏、
白术、陈皮、茵陈、金钱草,郁金、荷叶、双花。忍冬藤,黄
芩、胡连、虎杖、柴胡、大黄、玉竹,沙参,何首乌、女贞
子、枸杞子、黑芝麻,黑桑椹、仙灵脾、桑寄生等。
I.清热利湿法:用于血脂高而有烦渴,发热尿少,腹胀
浮肿,脉滑效、苔腻者。药用银花12克,连翘10克,菊花
12克,草决明15克,荷叶12克,泽泻12克,茯苓10克,
忍冬藤15克。
2.祛痰除湿法:用于血脂高,四肢倦怠,腹胀纳呆,咳
嗽有痰,大便溏者,脉滑苔腻。药用:陈皮10克,半夏10
克.,竹茹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胆星10克,杏仁10
克,黄芩12克.
3.清里通下法:用于血脂高而形体壮实,大便秘结,腹
胀,脉有力,苔厚腻者,药用大黄10克,积壳10克,丝瓜
络10克,黄芩10克,芒硝10克,茵陈10克。
4。滋阴补肾法:用于血脂高,体倦乏力,腰酸腿软,年
迈体弱,脉沉细,舌质红,苔薄者.药用生地12克,沙参10克,五味子10克,泽泻10克,菟丝子10克,何首乌10克,丹皮10
、茯苓10克,黑芝麻10克,桑寄生12克。
散人注: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