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22/4763417.html-08-11盘龙区有一个区域没有布置样地,就是金殿后面黄龙箐以东直到和官渡区交界的区域,地图上看植被不错,要去看看如何,顺便采集一些蔬菜类药用植物。今天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采集标本,要把最常见的东西都采集了,有些过了季节花果都会凋落的种,还有一些年底前都不会开花结果的种也要采集,今年的疫情期间控制外出,错过了许多春季开花的种。我们沿着输油管线走进林子,这一片林子以华山松林为主,林下植被还算丰富,只是目前的情况没什么可以采的了。其实还有很多常见物种都有药用价值还没有采集,往往被人遗忘,而就是这些常见的东西在不花更多钱的情况下保护着人类的健康,这是药用植物资源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很多都是药典收录的种类。到今天为止,五华区和盘龙区的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工作暂告一段落,目前已完成共90个样地的调查,五华区采集标本余号,盘龙区采集标本号;共采集药材样品18份,种子2份。过一段时间再开展一次野外采集工作,将药材样品和种子补充完善,需要采集的标本再补充采集。从明天开始要策划市场调查和栽培方面的调查,这就需要二区局里来协调各方关系了,希望一切顺利!今天拍到的照片分享如下:
果实(小茴香):辛,温。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水疝。根:辛、甘,温。温肾和中,行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风湿关节痛,胃寒腹痛。茎、叶:甘、辛,温。祛风,顺气止痛。用于痧气,痈肿,疝气。
根或根皮(桂树根):辛、甘,温。用于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花(桂花);辛,温。化痰,散瘀。用于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果实(桂花子):甘、辛,温。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痛。
根、鳞茎(韭根):辛,温。温中,行气,散瘀。用于胸痹,食积腹胀,带下病,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种子(韭子):辛、甘,温。温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用于阳痿梦遗,小便频数,遗尿,腰膝酸软冷痛,泄泻,带下病。
根:苦,寒。茎叶:微甘,寒。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用于麻疹,乙型脑炎,肺痨咳血,淋浊,缠腰火丹,疔疖,蛇咬伤。
全草:辛、酸,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目赤红痛,痈疖肿痛,跌打损伤,咯血。
根(黄瓜根):甘、苦,凉。用于泄泻,痢疾。茎藤(黄瓜藤):苦,平。清热,祛痰,镇静。用于泄泻,痢疾,癫痫。叶:苦,平。有小毒。用于泄泻,痢疾。幼苗(黄瓜秧):用于高血压症。果实(黄瓜):甘,凉。清热利尿。用于烦渴,小便淋痛,咽喉肿痛,烧、烫火伤。制霜(黄瓜霜):清热解毒。用于乳蛾。
果实(番茄):甘、酸,微寒。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用于口渴,食欲不振。
叶(枇杷叶):苦,微寒。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咳嗽痰喘,多痰,呕吐。果实:用于发热。
全草:清热利湿,止痢,通淋。用于痢疾,小便淋痛,乳痈。
种仁(核桃仁):甘,温。温补肺肾,润肠通便。用于肾虚耳鸣、咳嗽气喘,阳痿,腰痛,中耳炎,便秘。根(胡桃根):杀虫,攻毒。嫩枝:甘,温。用于瘰疬。叶:苦、涩,平。有毒。解毒消肿。用于食道癌,象皮腿,带下病,疥癣。外果皮(青龙衣):苦、涩,平。有毒。消肿止痒。用于胃痛,胃炎疼痛,咳嗽痰喘;外用于头癣,牛皮癣,疮疡肿毒。内果皮(胡桃壳):用于血崩,乳痈。种隔(分心木):苦、涩,平。固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滑精,遗尿。种仁油:用于绦虫病。
叶:用于疮疡肿毒。果实: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用于胃脘痛,消化不良。
根:水肿,久咳,久痢,带下病,遗精,尿血,便血;外用于冻疮。叶(茄叶):散血消肿。用于血淋,血痢,肠风下血,阴挺,齿,痈肿,冻伤。花(茄花):用于金疮,牙痛。果实(茄子):甘,凉。清热,活血,止痛,消肿,宽肠,杀虫,止痒,利尿。用于疟疾,痢疾,心痛,肠风下血,血痔,小儿抽搐,皮肤溃疡,乳痈。疔疮痈疽,冻疮。宿萼:用于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牙痛。
根(大丽菊根):甘、微苦,凉。清热解毒,消肿。用于头风,脾虚食滞,痄腮,龋齿牙痛。
鳞茎:辛,平。有小毒。解热消肿,润肺祛痰,催吐。用于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肿,烧、烫伤。
花蕾(辛夷):辛,温。祛风散寒,通窍。用于鼻塞,头痛,齿痛。树皮(木兰皮、厚朴):功效同厚朴。
树皮、叶及花为强泻剂;根和树皮煎剂可治咯血、吐血、便血。
嫩苗、根状茎(蕨、蕨根):甘,寒。清热解毒,驱风利湿,降气化痰,利水安神。用于盛冒发热,痢疾,黄疸,高血压症,风湿腰痛,带下病,脱肛。
根、叶治疗牙痛,咽喉痛,筋骨酸痛,月经不调,细菌性痢疾,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肠炎,吐血,大肠下血,月经不调,倒经,红白痢疾,风湿关节痛,手足麻木,黄水疮,烫火伤。根、叶(老虎泡):酸、咸,平。祛风,除湿,散瘀,补肾。用于风湿关节痛,刀伤,吐血,月经不调,黄水疮,肾虚阳痿,尿血。
本种可作绿肥,绿篱及观赏植物。
球茎(扭子药):有小毒。散瘀止痛,消炎,止血,生肌。用于全身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痄腮。
以茎叶及子实入药,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果实(地肤子):辛、苦,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症,带下病,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嫩茎叶:苦,寒。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痢疾,泄泻,热淋,雀盲。
果实(女贞子):甘、辛、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茎叶(忍冬藤):甘,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风湿关节痛,风热咳喘,痄腮,瘾疹,疔疮肿毒。花蕾(金银花):甘,凉。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时行感冒,乳蛾,乳痈,肠痈,痈疖脓肿,丹毒,外伤感染,带下病。果实(银花子):苦、涩,凉。清热凉血,化湿热。用于肠风,泄泻。
木材(樟木):辛,温。祛风湿,行血气,利关节。用于跌打损伤,痛风,心腹胀痛,脚气,疥癣。全株提制的结晶(樟脑):辛,热。通窍,杀虫,止痛,辟秽。用于心腹胀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
种子(白果):甘、苦、涩,平。有毒。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用于哮喘,痰咳,淋证,尿频。叶(银杏叶):苦、甘,平。益气敛肺,化湿止泻。用于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带下病,咳嗽痰喘,泻痢。根或根皮:甘,平。益气补虚。用于带下病,遗精。树皮:外用于牛皮癣。
全草主风疹,伤食,腹泻,疥疮。
全草:苦、辛,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根(蜀葵根):甘,寒。清热凉血,利尿排脓。用于小便淋痛,尿血,吐血,血崩,带下病,肠痈;外用疮肿,丹毒。茎叶(蜀葵苗):甘,微寒。用于热毒下痢,淋证,金疮,火疮。花(蜀葵花):甘,寒。活血润燥,通利二便。用于痢疾,吐血,血崩,带下病,二便不利,疟疾,小儿风疹;外用于痈肿疮疡。种子(蜀葵子):甘,寒。利水通淋,滑肠,催生。用于水肿,淋证,二便不通。
全草:苦,凉。有小毒。清热解毒,祛风湿。用于急性黄疸,肠痈,乳痈,口腔破溃,咽喉痛,乳蛾,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泄泻,痢疾。根:利小便。用于血淋。花序及果实:甘,平。安心神。
种子(赤小豆):甘、酸,平。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