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

味多苦,(其它甘、辛、咸、酸等均有)性均寒

痈肿疔疮,丹毒

虫蛇咬伤、烧伤

清热解毒-治热毒证温疫、温毒

(清解热毒、火毒)咽喉肿痛、痄腮

热毒痢

其它发热性疾病

配伍及使用注意:

1.针对上面不同的病因、症候而选药。

2.根据病情及兼证适当配伍,如热毒在血-配凉血药,火热炽盛-配清热泻火药,挟湿-配利湿、或燥湿、或化湿药,热毒血痢里急后重-配活血行气药,疮疡属虚-配补气养血托疮药物。

3.凡阴证、寒证不宜服用。

金银花(花蕾)连翘(果实)

银花、忍冬花、二青翘:佳

宝花。花蕾有黄白果实

两色,故名黄翘

共性:

性味:寒

功用:清热解毒痈肿疔疮,常用

治风热表证

疏散风热温病初起如银翘散

有广谱抗细菌、病毒、抗炎等作用

个性:

金银花:

1.味甘。

2.清热解毒力强,为治疗一切疮痈阳证的要药。内外痈均可用,如肠痈、肺痈等,单用煎服,或外敷,配配伍用,均有效果

3.还能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单煎浓服,或配白头翁等。

银花露-清热解暑。

附:银花藤(忍冬藤):冬割嫩枝入药,性味功用与金银花相似,力稍弱,还能祛风通络,治疗风热痹证。

连翘:

1.味苦。

2善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用治疮、瘰疬、痰核等。

兼能清心利尿——治热淋涩痛

(尤连翘心)热入心包

蒲公英(全草)

苦、甘,寒。痈肿疔毒,如五味消毒饮

1.清热解毒乳痈,良药

消痈散结治肺痈

兼通经下乳肠痈

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2.清热利湿热淋涩痛

利尿通淋湿热黄疸单用也有效

3.清肝明目目赤肿痛

野菊花

苦、辛,微寒

痈疽疔疮、丹毒

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外洗可用于湿疹、皮肤瘙痒

临床新用:宫颈炎,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叶片根茎、根色素

共性:寒

清热解毒痄腮,丹毒

治热毒疮疡

凉血热毒发斑

肺热咳嗽

个性

大青叶1.味苦、咸,性大寒

2.消斑-用于热入血分

温热病,热入气分

3.清热中也用于外感风热

温病初起

板蓝根1.味苦

2.善清利咽喉-常用于热毒咽喉肿痛

青黛1.味咸

2.在清热解毒中尤善治痄腮、热毒痈疮

3.并消斑

4.还清肝泻火定惊,用治惊风抽搐,暑热惊痫

清肝泻肺:用于咳嗽痰血

穿心莲(全草)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清热解毒肺热咳嗽

(善清肺)咽喉肿痛

肺痈

燥湿消肿痈肿疮毒

毒蛇咬伤(斩蛇剑,日行千里)

湿热泻痢

热淋涩痛

湿疹瘙痒

治肺痈要药

利尿通淋-治热淋,兼止痢

鱼腥草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全草)辛微寒肺痈

(蕺菜)清热解毒肺热咳嗽

消痈排脓热毒疮疡

败酱草味兼苦

(全草)治肠痈要药

祛瘀止痛-治产后瘀阻腹痛

射干并祛痰——用于痰盛咳喘,对咽痛兼痰多者尤宜

(根茎)

苦寒,清热解毒,利咽喉-治热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山豆根苦寒性大,并消肿止痛,善治火毒炽盛的咽喉肿痛,

(根)为喉科要药

亦治实火牙痛、痈肿疮毒;抗肿瘤-用于癌证

附北豆根

贯众(根茎)

一、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二、功用

预防流感、麻疹、流脑等

1.清热解毒流感、风热感冒

痄腮

斑疹

疮疡

2.杀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之出血证

此外,用于烫伤、带下、高血压

三、使用注意:

清热、杀虫—生用;止血—炒用

白花蛇舌草(全草)

(蛇舌草、白花蛇利草)

一、性味:微苦、甘,寒

二、功用:痈疮肿毒

1.清热解毒消痈—用于热毒证肠痈

热毒咽喉肿痛

毒蛇咬伤

可煎服,或鲜品捣汁服,捣烂外敷等。

2.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用于热淋小便短赤、涩痛

临床上也用于湿热黄疸,胆石症等

白头翁(根)

一、性味:苦,寒

二、功用:

本品气厚味薄,可升可降,为阴中阳药,以其苦寒清泄、苦以坚肾之意,善清胃肠湿热和血分热毒,而治热毒泻(血)痢。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湿热泻痢,可配黄连、秦皮等,如白头翁汤,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

1.配伍温里药物,也可用于冷积久痢。

对引起泻痢的多种病源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此外,用于阴痒,如滴虫性阴道炎

疟疾等

土茯苓(块茎)

性味:甘、淡,平

一、功用:

解毒梅毒(抑制梅毒螺旋体)要药,疮疡

(热毒、湿毒、汞毒)汞中毒之肢体拘挛

利关节

除湿湿热淋浊、带下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zz/6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