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苦参
苦参 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 从七点到十二点,一泡尿都没拉过,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脚,一上厕所,要站很久才能拉出小便,而且小便还相当黄赤。 他自己知道这是久坐伤肉,脾主肌肉,加上跟病人解释很多,一个上午说话不断,言多伤中气,还有哪个医生不是思虑过度的,既要进与病谋,又有退与心谋。这样脾虚是肯定的,脾一虚,湿邪就下注,整个上午就坐在那里,湿浊郁久就化热,所以小便不畅涩赤,灼热。 他就自己搞点苦参来清热利尿,为什么选择苦参呢? 因为苦参还能够疗心悸,治失眠,每天看那么多病人,劳累过度,容易心慌心悸,失眠难睡。 奇怪,这苦参下去,居然纹丝不动,小便也没有改善,失眠还是照样。 他便带着疑惑,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这小便赤涩不利,是属于湿热没有错。 这医生便说,为什么湿热,我用了清热利尿最好的苦参都没有效果呢? 老先生说,湿热是标,什么生湿热呢?这个本你看到没有? 这医生便说,什么本呢? 老先生说,我看你说话后劲不足,走路腿脚沉重,虽然有标实的湿热,但也有本虚的中气不足,脾气亏虚。 这医生说,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笑笑说,还是用苦参,不过要加点黄芪进去。 这医生一用这方法,小便马上通利,而且排尿有力,也不用在厕所里站很久,甚至腿脚那种脱离带水的感觉也消失了。 他就不解地再来问老先生,何以加一味黄芪效果就如此显著? 老先生说,你去看看复方石韦片是由什么药组成的? 这医生说,我知道,里头有石韦、萹蓄、苦参跟黄芪。 老先生又说,为什么清热利尿还要加补气呢? 这医生不解。 老先生便跟他说,正虚不运药,再好药也没用。人累了不要说一泡尿拉不出,一泡屎排不尽,就连一口话都懒得说。 这医生点点头说,难怪利湿清热之品,需要补气作为动力。 老先生接着又说,所有的药物都要赖中气去运化,食物也要赖中气去健运,你甚至四肢动作,口中说话,脚上行走,都靠一团中气在操作,此气若一虚,尿也排不尽,话也说不畅,走路脚也抬不起,甚至想问题,脑子都不灵光,不能很好地持续。 这医生笑笑说,老先生我明白了,感谢你教我清热利湿,不忘治本补气。 我就是最近记忆力减退,这药吃进去后,明显感到记忆力在恢复,没有那么善忘了。 从此这个医生,就善于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看到湿热之标,也不忘正虚气虚之本,所以自己身体也调整了过来。 从中临床疗效提高,又帮助了更多病人治好病。 老先生跟他说,生病起于过用,医生不能够透支过用自己身体,长期透支过用,身体会吃不消的。 所以早上即使诊务再忙,也不要不敢喝水而憋尿,这样会憋出问题来,也不要久坐,久坐伤肉,肉伤脾虚,湿邪便会下陷。 土虚湿陷,湿热在腰脚,便会腿脚沉重,小便不畅。 从此这医生即使诊务再忙,也会在中途跑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十余分钟,喝喝水,排排尿,这样多年的前列腺炎尿道炎,居然凭数剂中药而愈。 这不单是药物之功,更得益于养生之力啊! 小指月便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神农本草经》曰,苦参主尿有余沥浊水。 《名医别录》曰,苦参主小便黄赤。 《中药学》曰,苦参能清热燥湿,利尿通淋,可以消除尿道炎症,使尿量增加,治疗各种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属于湿热蕴结而出现的尿少尿频尿热,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疗效显著。
苦参
遍身疮痒湿疹 这医生第二次又上门请教,而且还带来一位遍身疮痒湿疹的患者。 小指月说,怎么回事啊? 这医生说,我诊室里治疗湿疹的患者很多,普遍都用苦参,只要是尿黄赤的,效果都不错,就这例患者,我给他用了苦参内服,还加外洗,发现尿赤是变轻了,但湿疹还是照样没好。 老先生生摸摸脉后,又叫这医生再摸一下。 老先生说,这脉除了弦数外,是不是轻取易得啊。 这医生点点头说,是带些浮脉。 老先生说,浮者病在表啊,所以他这皮肤病湿疹才老好不了。 老先生说,那你为何只用苦参,不稍加点解表的药呢? 这医生说,我明白了。 老先生说,现在很多湿疹的病人都坐在空调房里面大鱼大肉。大鱼大肉的湿毒靠苦参是可以出下窍,但被空调冻闭肌表,你不靠解表药麻黄之类的,这清阳怎么能出上窍,毛孔如何能宣通开来。毛孔如果不宣通开来,这肺表的湿疹水浊又如何下输膀胱。 这医生一拍大脑说,谢谢老先生指点,难怪我用苦参,屡治湿热不消,原来没有在源头上开表,表气开,里湿才更容易排泄下来啊! 于是便用苦参配点麻黄,这样用上去,这病人湿疹很快就好了,也不瘙痒了。 小指月说,爷爷用麻黄,应该还有用意吧? 爷爷说,当然,本身麻黄能够解表,它又能够开肺盖,就是帮助肺主皮毛功能加强,皮毛开合如常,局部湿痒怎么可能长存。 小指月又说,还有呢? 爷爷说,还有麻黄除了宣肺解表,还能利水消肿,你这皮肤肌表的湿疹,这些水湿必须要通过州都之官膀胱来排,这叫肺与膀胱相别通。 小指月高兴地说,所以用苦参稍加点麻黄,可以扫遍周身湿疹癣痒。苦参在麻黄的带领下,能从肌表那里,把水湿往胱肠排,麻黄因为有苦参在下面,这排皮肤湿疹利水的功用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但见脉浮又带些弦数的患者,都可以用这外解表,内利湿的思路,使湿毒不能在身体留滞。 然后小指月又问,爷爷你这思路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古籍有这种记载? 老先生笑笑说,古籍之中,有用苦参配鹅毛,制成药丸,专治遍身湿疹瘙痒,皮肤破烂出水。 你看鹅毛的用意在哪里? 小指月说,鹅毛乃皮毛也,皮毛归肺主表。 老先生说,这就对了,皮表之病以皮表之药引之。 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用拘泥于这个鹅毛,但用解表之品,轻清走上窍麻黄亦可。 小指月说,原来如此,这麻黄配苦参还是这样来的。 爷爷说,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再去看古代的方书,看他们治疗各类皮肤湿疹的药物配伍就都明白了。 小指月便看《鸡峰普济方》里头,有个专治皮肤瘙痒的参角丸,里面居然正是用苦参配合皂角、荆芥等可以透表的药同用。 然后指月又翻《外科正宗》治疗风疹瘙痒最出名的消风散,发现更加不可思议,居然用一派祛风解表之药,如荆芥、防风、蝉蜕,配合苦参来外疏内清。 这一下古代的各种治疗湿疹癣痒的方子,小指月把握住这一条理都豁然贯通了。 于是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王秋泉家秘》曰,神功至宝丹治漏脓肥疮,脓窠疮,腊梨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归人阴痒、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油炒存性)六两。黄米糊丸,朱砂为衣。茶汤送下,日进二次。或随病作散擦或洗、贴。
重用苦参治狂躁 有个长期失眠的患者,在一次跟邻居吵架的时候,居然精神失控,燥狂起来,突然发作,狂乱无知,骂詈不避亲疏,甚至到处吐痰水。 家里人好话说尽,都没法把他安抚下来,于是不得已便请医生来强行给他打上震惊针,这样才算缓解了。 但第二天又狂躁面赤吐痰发怒,不得已又打一次镇静针,这一次稍安片刻,到晚上这病人彻夜狂躁,看每个人都怒目而视。 家里人就想到这样老打镇静针也不是办法,如果治不好被送到精神病院去更是不得了,于是请老先生看。 老先生说,这种狂躁,心神失控,属于什么呢? 小指月说,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老先生又说,为什么用镇惊泻火的药还压不下呢?这药剂量也下得不清啊? 小指月说,这心火会不会太大了? 老先生说,心火是从哪里来呢,这锅中为什么会鼎沸不已,是不是锅下炭火太多? 小指月点了点头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老先生便问这病人,多少天没拉大便了。 这家人说,好像有三四天都没看她上厕所了。 老先生说,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心经之火,又能通导小肠之积滞,把心火引下来,通过肠腑排出体外。 小指月说,《神农本草经》曰,苦参主心腹气机,癥瘕积聚。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苦参这味药,在《本草经百种录》中说它专治心经之火,能从小肠腑中排出,所以心有千千结,腹中又堵塞不通的,一派火曰炎上之象,失眠狂躁,便不通,可用苦参降本流末,通降浊火。 小指月说,是不是单用苦参就行。 老先生说,单用虽然有效,但这病人一肚子邪火,下面肠腑板结不通开来,上面狂躁唾痰不止,所以还要加进一味荡涤肠腑,推陈出新,大开消化道浊阴下行的药,把下面釜底之薪完全撤除。 小指月说,那这样非用将军大黄不可。 老先生说,就用苦参30克,大黄30克。 为了体现大黄通秘结导浊阴下行,峻泻之力,必须要后下。 这样第一剂,家里人四五个强行把这汤水灌进去,随后这病人腹中肠鸣,拉了一裤子大便,立马清醒。 而且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不知道上厕所呢? 众人看了都笑,然后这病人居然觉得有点困,打了几个哈欠,然后换完衣物,就到床上去睡觉。 一觉居然睡了十五个小时,这一觉醒来,神志如常,说话已不错乱,之后就没有再复发过了。 小指月说,爷爷这苦参配大黄,真是治疗腑实胸热佯狂的绝妙搭档啊! 老先生说,古人就早已经这样用了,张锡纯治疗癫狂失心,善用大黄,他称大黄能开心下痰热,以愈疯狂。 小指月说,那苦参呢? 老先生说,苦参能治心腹邪热,朱丹溪在他《丹溪心法》中说,苦参治狂邪发作无时,劈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 小指月点点头说,难怪爷爷喜欢重用苦参配大枣,治疗最顽固的肝郁化火失眠,或者脏腑积热不眠不寐。 原来这苦参连狂躁阳气并走于上,神志控制失控都可以治,何况是区区的顽固失眠。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苦参配大黄通过苦参引心火下入肠道,大黄能釜底抽薪,使浊阴出下窍,这样痰浊实火,降本流末,通过大开阳明胃肠,便迅速下行,有个出路,如此浊降清升,陈旧去,神志清,心窍开阔,狂躁得愈。
45、白鲜皮白鲜皮
一味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也 小指月说,为什么有这样的俗话,治啥不治皮,治皮丢脸面? 老爷爷说,在各科之中,皮肤科里头各类瘙痒癣疹是不太好治的,容易复发。 小指月说,为什么皮肤病容易复发呢? 老爷爷说,即使是普通的荨麻疹,风团瘙痒,也不是那么迅速能治好,更何况顽固的牛皮癣,甚至白癜风,更是复杂难治。 这皮肤病之所以复杂,在于很多皮肤病都不是单纯皮肤出问题,是内脏疾患在皮肤上的反应。 这叫有诸内,必形于外。 有个病人,皮肤长疮,还流着黄水,严重的局部肌肉都破烂。 老先生说,指月,你看这是什么疮疡啊? 小指月说,这是湿热疮疡。 老先生说,为什么叫湿热疮疡呢? 小指月说,皮肤流水,属于湿毒,水色偏黄,属于热火,湿毒加热火,就是湿热疮疡。 老先生说,那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热燥湿,又可以专走皮肤,还能祛风止痒解毒的。 小指月说,以前提到有个秦皮。 老先生说,秦皮能清热燥湿,也可以走到皮肤,但它有一方面作用达不到要求,就是祛风止痒。 小指月说,我知道了,是白鲜皮,《本草原始》中说,白鲜皮入肺经,能去风,又能入小肠经,能祛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也。 老先生说,行,就用单味白鲜皮,煎汤加外洗,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也。 你知道为什么叫白鲜皮吗? 小指月摇摇头。 老先生说,这白鲜皮有一股羊膻气味,这股独特的气味,能够走肝而治风,所以《药性论》上说它能治一切热毒风,以及风疮疥癣赤烂。 小指月听到这白鲜皮有独特的味道,就想下次一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加深印象。 老先生接着说,所以这独特的气味,进入身体后,善于游走,就像风一样,能祛风以止痒,但它又是苦寒的,能够燥湿以清热。 一般祛风的药都没有燥湿之功,而很多燥湿的药,更没有祛风的能力。 而白鲜皮两者功效兼而有之,所以非常符合皮肤湿毒风痒的病机特点。 白鲜皮顾名思义,善治皮肤,白者肺主皮毛之色也,皮者善于走皮也,鲜者独特的羊膻气味,善于行走皮肤筋骨,能把在脏腑表里的湿毒撤出来。 故《本草正义》上说,白鲜皮气味甚烈,故能彻上彻下,通利关节,胜湿除热,无微不至。 这就是说白鲜皮善于以它独特的气味,钻通经脉隧道,再以它苦寒之性,把湿毒浊热拔出来。就像蛇捉老鼠一样,能够钻进洞里头去,把老鼠拈出来。这白鲜皮就能钻进五脏六腑,把脏腑湿毒带出来。 所以湿热者用之,寒湿者应该慎用,或者配合一些温药,毕竟白鲜皮是苦寒之物。 所以不管是在表的瘙痒风痒,还是在里的脏腑湿毒,这一味白鲜皮都能够去除,故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是治皮肤病的医生们最喜好的药物之一。 这病人就用单味白鲜皮煎汤加外洗,连用五天,身上的湿热疮疡,慢慢消退,流黄水也日日减轻,到最后都结疤了,不再瘙痒。 真是一味白鲜皮,乃湿热疮疡之特效药也。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补缺肘后方》曰,治鼠漏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 《本草原始》曰,白鲜皮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 《本草正义》曰,白鲜乃苦寒胜湿之药,又能通行经隧脉络。《本经》主头风者,风湿热之在上者也;黄疸咳逆,湿热之在中者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湿热之痹于关节、着于肌肉者也。白鲜气味甚烈,故能彻上彻下,通利关节,胜湿除热,无微不至也。白鲜皮
皮肤发黄 有个病人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周身皮肤发黄,医院里一检查,肝胆都没有什么问题。 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就没法下手治疗,他便来找中医。 老先生便说,为什么皮肤会发黄呢? 小指月说,黄加所得,从湿得之,湿郁热蒸,所以发黄。 老先生又说,那你怎么判断他是湿热熏蒸呢? 小指月说,脾主湿,又主四肢,这病人腿脚屈伸不利,走路沉重,这是湿性下注,湿留四肢。 老先生又说,还有呢? 小指月说,舌红苔黄,脉濡数,尿有热赤,这都是一派脾虚湿盛,湿热郁蒸之象,《黄帝内经》叫做,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 老先生点点头说,你是住在哪里的呢? 这病人苦闷地说,我住在一间地下室。 老先生说,为什么不住高一点的呢? 这病人说,就那里租房最便宜,我要省点钱,给娃子读书。 老先生说,不能因为省钱把身体搞坏,这样得了病了,花更多钱,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你这身体的湿邪跟久住在低洼之地,潮湿之所是分不开的。 多出点小钱,找间环境好一点的,通风透光强点的,这样自己身体少病,娃子也开心,读起书来也更起劲。 这病人听后点点头,确实为了省钱去住地下车库,这样得了病,又要花钱吃苦实在不值得啊! 然后老先生便说,指月,哪味药是退黄专药? 小指月说,茵陈乃治黄专药。 老先生说,没错,茵陈可以退脏腑里的湿热毒邪,但还缺一味药,要把皮肤外面的湿热黄浊也收下去。 小指月说,我知道了,就是白鲜皮。 老先生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爷爷前面说过,白鲜皮气味膻烈,能通上彻下,无微不至,凡皮肉筋脉里头伏藏的湿毒,这白鲜皮都可以到达,然后把它们搜刮下来。 这样湿热从小便膀胱排出,皮肤的黄浊,这些浊阴之色,就会慢慢变淡。 老先生点点头。 这病人回去就用白鲜皮配茵陈蒿煎服,就吃了五天,花费不过几块钱,身上的不明原因泛黄之症,便像退潮一样退掉了。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药性论》曰,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沈氏尊生书》曰,白鲜皮汤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本草纲目》曰,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46、苦豆子、马尾连
苦豆子 新疆中草药苦豆子 老先生拿着刚从新疆捎过来的苦豆子跟指月说,指月啊,这苦豆子可是新疆内蒙古那边特有的清热燥湿药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苦豆子呢? 老先生说,这是豆科植物,这种豆子味道苦寒,还有点小毒,所以内服时,用量不可偏大。 小指月说,药书上说它清热解毒,它还有独到的功效,就是止痛跟杀虫。 老先生说,没错,所以你胃痛,或者肠道湿热泻痢,都可以用它清热燥湿止痛。 小指月又说,那杀虫呢? 老先生说,像湿热带下,阴道瘙痒有虫蚀,就可以用苦豆子,苦能燥湿,寒可清热,由于它是种子,诸子皆降,最善于直入下焦,清下焦胱肠阴部的湿热而杀虫止痒止痛。 小指月又说,那它有毒怎么办? 老先生说,中医是以毒攻毒,用药物之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所以古人是聚毒以供医事。 小指月又说,那如何用毒又不被毒伤呢? 老先生说,内服时,剂量应该严格控制,像一般的胃痛吐酸,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这时但用苦豆子这种子五粒研粉冲服即可。 当然像这种苦寒之品,最好是炒过,炒能健脾,避其苦寒之性。 至于外用它来以毒攻毒,剂量就可以稍大一点,所以皮肤瘙痒湿疹癣疾或者溃疡。 新疆当地人喜欢单用苦豆子打碎,煎汤外系患处,都可以燥湿清热杀虫止痒,正是以毒攻毒。因为他们北方偏于高原地带,蔬菜吃得少,牛羊肉奶酪吃得多,身体热毒浊阴比较重,所以容易爆发疮痛溃疡或顽癣,这苦豆子在当地生长,正能治疗当地的疾病。 一个医生要善于运用好当地中草药。一般当地的常见草药就能把当地的常见疾病治好,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点,只知道片面外求,不能好好把自己当地的草药研究研究。 小指月说,这苦豆子平时我们都很少用。 老先生说,虽然苦豆子产于北方,我们比较少用,学医就像学海,你不管从北方还是从南方,从高原还是从平地流来的水,你都要无分别地接纳吸收,这样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随后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治急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苦豆子草一斤,加水毫升,煎煮,滤取药液,浓缩至毫升。每次服2毫升,一日3~4次。 治胃痛,微吐酸水:苦豆子五粒,生姜一钱,蒲公英二钱,氧氧化铝0.6克。共研细粉,开水冲服。亦可单用苦豆子五粒,研末冲服。 治疮疖,外伤化脓,溃疡:苦豆子适量,砸碎,煎汤外洗患处,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湿疹、顽癣:苦豆子干馏油配10%软膏外擦。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曰,治滴虫肠炎: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研粉,装胶囊口服。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曰,治白带过多: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生服(服时不咬破,籽破则有头晕、头疼之感),每日服-次。马尾连
味苦似黄连,根须如马尾 小指月又拿着一把含有众多根须的草药,原来这就是马尾连。 小指月自言自语说,味苦似黄连,根须如马尾。 老爷爷说,指月啊,你看这马尾连跟黄连同样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指月说,黄连的根茎比较大块,所以它的清热解毒偏于脏腑,而这马尾连一看这么多根须,像马尾一样,一把一把,这小小的根须更像人体的经络。 所以经络里头的郁热邪热,它可以清解。 老爷爷点点头说,没错,《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这马尾连能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 小指月为自己的取类药象推药理药性,能够基本推到,心中不禁有些惊喜,能够得到爷爷的肯定印证,这也是一种自豪。 这时爷爷说马尾连泻火解毒,也是降本流末的。 小指月说,如何降本流末? 老爷爷说,从胸到腹,各处筋膜的邪热,它都可以以苦寒如黄连之味道而使浊火出下窍。 比如肺热咳嗽或心热烦躁失眠,但见双寸脉上亢者,都可以用此苦寒之品平降之。 还有腹部的湿热浊阴泻痢,通降不彻底的,可以把马尾连当黄连用,没有黄连时,可以用马尾连来代替黄连治痢疾肠炎。 这样胸膈跟腹肠之热都可以清降,那四肢肌肉头目九窍的痈肿呢? 小指月说,应该可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不论是痈肿在目,还是热痛在耳,或者火毒在咽,以及痈疮在肌肉,用马尾连都可以入心经而泻心火,导火下行,而诸痛痒疮自愈。 若是眼目赤肿,便配蒲公英,若是咽喉炎痛,便配射干,若是耳部肿痛,便配少阳胆经郁火特效药龙胆草,如果是口舌生疮,那便配菖蒲、竹叶皆可,若是肌肉长痈疮肿痛,脾主肌肉,便可配白术。 爷爷最后总结说,当你明白这些药物的性格时,你用新疆的马尾连,或者是四川的黄连,用贵州的三棵针,或者用广东两面针,只要病机符合,用药都可以应手取效。 所以学习药草,不要挑肥拣瘦,不要以分别心去看待,每味药草都可以平等去对待,只要平等地去重视,平等地去恭敬研究,你才能够钻进中药世界里头去,取到里面的骨髓。 然后小指月在他的小笔记本中记道: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口舌生疮,结膜炎,扁桃体炎:马尾黄连三钱,黄芩二钱,刺黄柏三钱,栀子三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五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热病烦渴:马尾连、焦山栀各三钱,煎服。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湿热呕吐:马尾连一钱半,吴茱萸四分,煎服。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渗出性皮炎:马尾黄连适量,焙干研末,撒患处。或与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后患处于燥起裂,可用香油调敷。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痢疾,肠炎:马尾黄连九钱,木香三钱。共为细末。每次一至二钱,一日三次服。 《云南中草药》曰,治红肿疮痈:马尾黄连二钱,水煎服及研末外撒或制成软膏外用。
47、金银花
治一切内痈外痈要药——金银花 仙方活命金银花。 小指月说,爷爷疮痈开手第一方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开手第一药是金银花,这金银花是一切疮痈的要药啊! 老爷爷说,世人皆知金银花为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但金银花治疮痈不传之秘却在于剂量。 小指月说,剂量? 老爷爷说,没错,是剂量,如果剂量这一关口没有突破的话,你图知金银花为疮痈要药,也无所用其巧。 用好金银花的关键在于剂量上,一定要突破常规瓶颈。 小指月一直在想,这剂量该怎么突破呢?爷爷也没有传给我啊! 这天有个老头子,背上长了个碗口大的疮,周围还有一些小疮,他已经经历过好几个名医之手,用了各类治疮圣药,金银花、连翘或黄芪等物,这疮居然纹丝不动。 甚至最后一个医生一看到这疮,叹了口气说,此疮名百鸟朝凤,如果这巨疮不能透脱,不久便有生命之忧。 这老爷子想叫这医生帮忙用药治理,这医生也摇头说,他也束手无策,叫他另请高明。 老爷子有点心灰意冷,难不成这辈子就败在这背部痈疮上了? 居然每个医生都认为这痈疮是个烫手的山芋,都不敢接,他在别人的介绍下,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小指月一掀开这老爷子背部的衣服,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满身都起鸡皮疙瘩。 心中嘀咕,难怪众医束手,不敢接治。 一方面是这病确实是少有,痈疮如此厉害,第二这是个老头子,年老体衰,搞不好随时有生命之忧,第三用药必定也束手束脚,攻毒之药,轻了撼动不了背痈,重了怕这老头子这幅身子骨扛不住啊! 爷爷好像视若等闲,便在纸上写了金银花跟甘草两味药。 不单小指月觉得平淡无奇,就连老头子也久病知医,他一看便说,大夫这金银花甘草,我不知道吃了多少,每个医生都说,痈疽发背,必以金银花为夺命之丹,但我屡吃乏效,你再给我用,估计也没有效果啊! 老先生笑笑说,以前你吃多少金银花呢?每次吃多少剂量的? 这老先生说,刚开始医生给我开10克20克,到后来一个医生大胆地给我开50克,都没有效果。 老先生笑笑说,病重药轻,就像用五斤的力,怎么搬得起十斤的石头呢? 老爷子听后说,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欲起千斤之石,必用千钧之力。金银花善解肌肤之毒,为疮科要药,量小挑不得重担,重剂方能起沉疴。 小指月在旁边瞪大眼睛,想看爷爷究竟要用多重,难道前面用50克还嫌不够重,这已经严重突破了药典的常规剂量,难道还要再突破这个剂量? 但见老先生缓缓道来说,金银花用四两,甘草用三两,而且水酒各办,煎后顿服,必须一天之内服完,贵在大小便通利,药力方能通到疮痈。 这指月愣了,老爷子更是愣呆了,四两,克,这是什么概念,降金十倍于常规剂量,这个剂量瓶颈突破得未免太离谱了。 但老爷子却毫无异议说,我喝! 为何老爷子答得如此爽快呢? 一方面是这病痛太折腾人了,晚上要睡个觉都不能转身,得蜷卧得像猫一样,更可怕的是没有医生敢再用药了。 于是这老爷子便壮烈地带着药回去依法煎服了。 小指月提心吊胆,为什么? 病重药也重,一个不慎,老爷子如果来不了竹篱茅舍了怎么办? 第二天没有动静,第三天这老爷子一脸轻松,进来竹篱茅舍说,感谢大夫大恩大德,我老头子一生不敢忘记啊! 小指月说,怎么样啊? 老爷子说,我那一剂药吃下去,大小便从来没有那么痛快过,浑身上下血脉都喷张,随后背部的大疮居然缩小了一般,到今天居然瘪下去了,就像干果一样。 我自己都觉得一下子好了七八成,晚上睡觉真叫舒服,今天我还睡到日晒三杆呢,胃口还大开。 小指月就疑惑,居然如此大剂量,非但没有伤胃,败胃,还让恶毒背疮一下子消散开来,真是匪夷所思,若非亲眼所见,当真不敢相信。 小指月马上回忆起爷爷那句话,金银花虽然为内外痈肿之要药,但这夺命之丹,痔疮圣品,如果不能突破常规剂量的瓶颈,你便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最大效果。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外科精要》曰,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 《本草备要》曰,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干者亦可,惟不及生者力速。忍冬五两,甘草二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 《洞天奥旨》曰,归花汤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 《医学心悟》曰,忍冬汤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甘草三两。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 《本草新编》曰,金银花,一名忍冬藤。味甘,温,无毒。入心、脾、肺、肝、肾五脏,无经不入。消毒之神品也。未成毒则散,已成毒则消,将死者可生,已坏者可转。故痈疽发背,必以此药为夺命之丹。 但其味纯良,性又补阴,虽善消毒,而功用甚缓,必须大用之。(〔批〕金银花消毒神效,必宜多用,诚千古定论。)如发背痈,用至七八两,加入甘草五钱、当归二两,一剂煎饮,未有不立时消散者。其余身上、头上、足上各毒,减一半投之,无不神效。 近人治痈毒,亦多识用金银花,然断不敢用到半斤。殊不知背痈之毒,外虽小而内实大,非用此重剂,则毒不易消。且金银花少用则力单,多用则力浓,尤妙在补先于攻,消毒而不耗气血,败毒之药,未有过于金银花者也。 故毋论初起之时与出脓之后,或变生不测,无可再救之顷,皆以前方投之,断无不起死回生者。正勿惊讶其药剂之重,妄生疑畏也。或嫌金银花太多,难于煎药,不妨先取水十余碗,煎取金银花之汁,再煎当归、甘草,则尤为得法。
48、连翘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 最近流感来,不少人都赶上了。 特别是哪种晚上又熬夜,睡不好觉的,又稍微吃了燥热一点的食物,如煎炸之品。 一旦感冒起来就非常快,这个少年头痛发热,口干渴,咽喉也痛。 小指月说,爷爷这不是风温外感吗? 老先生说,没错,脉浮数,一派上焦浮热。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银翘散,或者维C银翘片就行了。 老先生说,可以,但如果用单味连翘就更简单。 小指月说,单味连翘,就能治风温感冒? 老先生说,没错,连翘,既能向外疏散风热,又能向内清热解毒,所以外表之风热可借连翘疏散,微微发汗,体内温热之毒气,亦可借连翘败毒而下。 随后这少年就单用一味连翘一两煎汤服用,微微出汗,第二天就好了,他说,我以前每次感冒没有五六天都好不了,这次怎么这么快? 老先生说,因为你在疾病萌芽的时候就能迅速用药,对证治疗,小草拔的时候很容易,长大了,没有锄头是挖不出的。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张锡纯曰,连翘诸家皆未验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出汗之力甚柔,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
治肌表风热瘾疹要药 一场流感下来,很多人都好了,但有些人居然没有明显感冒症状,却皮肤起红疹子,一抓就一条一条。 这个病人已经十多天了,这些抓痕好几天才会消下去,不抓吗,瘙痒难耐,一抓皮肤又难看。 小指月说,爷爷,这个脉也浮数。 老先生说,浮为病在表,还是发散表热,用单味连翘。 单味连翘乃治风热之要药,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热荨麻疹,皆有奇效。 于是用一味连翘一两煎汤服用,一样汗出表解,瘙痒消失,不再去抓了,那些一条条的红疹子,自然就消了。 小指月说,爷爷奇怪一两连翘下去,不单肌肤没有瘾疹了,连抓的感觉都没有了。 老先生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当心经的风热疏散开了,身体也就没有风痒了。 小指月说,连翘善于清心经之风热,为何呢? 老先生说,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但开有瓣,古书记载连翘善泻六经郁火,但它轻清气浮,更是泻心妙药。 故连翘专主入心,心主火,心清则诸经之风火热毒皆随之而清矣! 唯独胃虚食少之人要慎用连翘,毕竟连翘乃清凉之品。 久服或重用凉药,中土不足者,容易败脾胃。 所以《本草通玄》上说,连翘久服有寒中之患。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玉樵医令》曰,治赤游癍毒,连翘一味煎汤饮之。
疮家圣药乃连翘 有个老奶奶性子非常急,带了几个孙娃子,本来应该享享清福的,想不到每天孙娃子都吵吵闹闹,搞得她打又不是,骂又不是,教育又教育不好,这样年长月久,身体有不平之气,发越不了,居然渐渐凝聚在咽喉,长成一粒一粒的包块。 这包块硬痛,医生说,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消炎药吃了不少,却没法把这肿结给消掉。 于是找来竹篱茅舍,老先生说,指月啊,为什么这么强大的消炎药,还没法把淋巴结炎肿消掉呢? 小指月说,这脉象左关弦硬打结,除了一派炎火外,还有肝气郁结,消炎药对于炎症火热有好的效果,但对于局部郁结却很难打得开来。 所以不单要消炎,还要散结。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么哪味药,既能够消散肝气之郁结,又可以解除疮毒之上扰? 小指月说,连翘最妙,它既是疮家圣药,专治疗各类热毒疮火上扰。 老先生说,那连翘能否消散肝气之郁结呢? 小指月说,连翘轻清芬芳,善于升浮,凡结者宜散之,这连翘因其质轻,善于飘扬,故能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本草经疏》上认为,连翘善疏足少阳胆经之郁气,因为它有清扬芬芳之气。它又善于清足少阳胆经之热毒,因为它味苦而能泻。 而这病人脖子侧面乃胆经所过之处,长了淋巴结肿块,又口干舌燥,无非是胆郁化火上了津液,肝气郁结,又结成包块。 所以用连翘可以散其气郁,清其热毒。 这老奶奶同样用了单味连翘后,连服五天,不仅脖子下面肿结消散,甚至从前容易愤怒烦躁的脾气都变得平静不少。 整个人就像接受过一场春雨的洗礼一样,变得柔和不少,也不容易发怒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经疏》曰,痈肿恶疮,无非营气壅遏,卫气郁滞而成,连翘清凉以除其瘀热,芬芳清扬以散其郁结,则营卫通和,则疮肿消矣! 李东垣曰,连翘,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乃结者散之之意。 《杨氏家藏方》曰,连翘散,治瘰疬结核不消,用连翘、鬼箭羽、瞿麦、炙甘草各等分,打成细末,每服两钱,临睡时以米泔水调下。 张锡纯曰,连翘又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曾治一媪,年过七旬,其手连臂肿痛数年不愈,其脉弦而有力,遂于清热消肿药中,每剂加连翘四钱,数日肿消痛愈,其家人谓媪从前最易愤怒,自服此药后不但病愈,而愤怒全无,何药若是之灵妙也?由是观之,连翘可为理肝气要药矣。
49、穿心莲
草医郎中的两个绝招 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有个民间草医郎中,善于用两种药治大部分常见疑难病,一种是补中益气汤治疗虚证乏力,一种是穿心莲片或者用草药穿心莲治疗从头到脚的实热炎症。 这草医郎中已经退休了,小指月在爷爷的指引下,便前往拜访。 小指月说,老前辈,我爷爷说你善用补中益气汤,还有穿心莲,治疗各类疑难病,这是什么道理呢? 老草医哈哈一笑说,老夫不敢说擅长治疗,只是民间缺医少药,很多病也是碰巧治好。 小指月说,爷爷说你有真本事,不可能老碰巧治好疾病,要治好那么多疾病,若说靠运气的话,真比中彩票还难。 这老草医听后,又是哈哈一笑说,虽然老夫一辈子用的药物品种不多,但治疗疾病的品种却不少,还是有一点点心得的。 小指月说,愿闻其详。 老草医说,身体疾病千变万化,再复杂的病理不过阴阳而已,阴阳不过升降,补中益气汤能升提周身之气,穿心莲能从头顶降到脚底,降泻一身浊火上炎。 所以临床上只需辨明虚实寒热,有力无力便可以随手治之。 小指月听完后觉得这繁杂的医道,怎么一下子在老先生口中变得这么简单,老先生笑笑说,就像你开车一样,那么复杂的车你要开来开去,向左向右,不就是一个方向盘上上下下而已吧! 小指月说,我最近研习穿心莲,老前辈是如何看待穿心莲的。 这草医郎中说,我粗略统计一下,几十年前我用穿心莲治疗的病重就有上百种,其实还远远不止。 小指月一愣,一味草药治上百种疾病?这种话如果出自平常之人,大家都会认为那是广告,但出自一个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前辈口中,那就有足够的分量。 老先生说,我们就从头说到脚吧。 治疗水火烫伤,你用什么呢? 小指月说,招法很多啊,用生姜捣烂敷,用芦荟捣烂敷,或者用黄连打粉调敷患处,方法各种各样,我都试过,都有效果。 老草医笑着说,没错,手中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我采最多穿心莲,所以用穿心莲打成粉,调点茶油敷在上面,一般的水火烫伤很快就好了。 有个娃子烫伤得最厉害,半边脸都被烫坏了,当时上哪去找消炎药呢? 我就用这新鲜的穿心莲煎成汤帮他擦患处,一直用了十多天,伤口就好了。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一味穿心莲治水火烫伤。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 随后老草医又说道,整个头面部不管是中耳炎,鼻窦炎,腮腺炎,眼结膜炎,牙周炎,牙痛,鼻子肿痛,只要脉有力偏数的,都可以用一味穿心莲,最好用刚采来的新鲜草药,五钱到一两,直接煎汤,一喝就见效。 小指月说,那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管不管用啊? 草医郎中说,当然管用。 小指月说,如果不容易采到新鲜的穿心莲怎么办? 老草医说,那就用干品打粉,每次就用蜂蜜调服一两钱,也很快好,要不就直接买中成药穿心莲片,单味穿心莲制成的,效果也不错。 小指月说,头面的所有炎症都可以治,只要脉势亢盛有力,属于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的,都可以用热者清之的大法,我明白了。 这时老前辈说,其实头面孔窍的炎症是源于脏腑里积热,脏腑若没有积热,头面是不会有炎火的,正如锅下没有积薪柴草,那锅上就不会一派热火鼎沸。 小指月说,那老前辈如何利用穿心莲来清脏腑积热呢? 草医郎中说,口苦咽干,肝胆有热,穿心莲加柴胡特效。 小指月马上记载笔记本上。 老前辈又说,肺热亢盛,吐出来的气都是热的,穿心莲再抓把桑叶,水煎服,特效,如果是大叶性肺炎,把穿心莲加到千金苇茎汤里头去,效果更快。 小指月的笔更快速地把这宝贵的简验录下来。 老草医看小指月这么好学,不单用嘴巴问,耳朵听,还用手记,便感慨地说,如果我娃子像你这么勤奋就好了,那么我这一辈子的经验就不会带到土里去。 这时草医郎中叹了口气,然后又说,以前很多急性肝炎黄疸的,大人小孩满身都发黄,用穿心莲加茵陈、栀子,很快就把黄疸退了,如果大便不通,就要加大黄。 小指月边点头边记下,这指月速记的功夫一点都不亚于采访的记者啊,因为爷爷从小到大就耳提面命告诉小指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所以小指月虽然书读得多,但笔记做得更多。 这时草医郎中又说,肝阳上亢,烦躁失眠,血压高,脑充血,满脸都发红,直接用穿心莲叶子,五到七片泡茶,几天就降下来,如果小便还黄赤的,就再加几片车前草的叶子,效果更快。 小指月又点点头,这真是降本流末,导热从水道出来降压的思路啊! 对于实证血压高,不愧是一个号的民间方。 老草医又说,急性胃肠炎,用单味穿心莲,三到五钱煎水,一天就好了。 小指月问,像痢疾也有效吗? 老先生说,痢疾也有效,但要是湿热痢,脉有力的,如果脉无力的,排的都是清水,那就不用穿心莲。 小指月对着草医,再次刮目相看,表面上看他是个采草药的郎中,但实际上这思维完全上到了辩证医生的高度。 草医郎中又说,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宫颈炎,不管它下面炎症有多厉害,只要是尿黄赤,就用新鲜的穿心莲,十到十五片捣烂,加点蜜,开水一次冲服就好了大半,再服一两次就断根。 如果是脉象无力,属于虚的,就要靠健脾除湿,不能一味地清热,小指月听后点点头。 草医郎中又说,这穿心莲更有一绝,治疗毒蛇咬伤。 小指月说,难道穿心莲也是一味蛇药? 草医郎中笑笑说,而且还是正宗的治毒蛇咬伤的妙药,它跟七叶一枝花不相上下。 一般的蛇虫咬伤,你就直接随手采来新鲜穿心莲捣烂,我们以前还经常抽旱烟,把旱烟筒里的烟油调到这捣烂的穿心莲上面,敷上去肿痛就很快消了。 为了防止蛇毒功心,还要另外搞三到五钱的穿心莲叶子,直接用水煎汤,服用即可。 小指月边记边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用这穿心莲来清心解毒消肿止痛,不仅治疗蛇虫咬伤,更治疗各种无名肿痛,疼痛难忍,真是绝妙的思路啊! ...... ...... 老草医说得源源不断,小指月听得意犹未尽,一个喜欢传授,一个喜欢学习,这样一教一学,这个下午,草医郎中基本把他压箱的经验,几十年的宝贵心得都倾囊倒出来。 小指月再次拜谢老前辈,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爷爷问小指月说,这次拜访老草医有啥体会啊? 小指月说,我体会到了,用一味药可以独领风骚的境界。 老爷爷说,不要轻视每一味药,十八般武器,样样都行,只要功夫到,耍啥像啥。你想要江湖走,可以带刀,可以配剑,甚至可以赤手空拳,学的时候可以博学,用的时候要精纯,就像庖丁解牛,一把刀可以恢恢乎游刃而有余,如入无间之地,如此应无所住,便由技而近乎道矣! 小指月说,爷爷是教我要透过药草来去领悟人体阴阳升降之道。
50、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大青叶治阳明热毒斑 小指月说为什么会发斑疹? 老爷爷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这个娃子发烧后居然皮肤发斑,父母看了后都有点担心。 老先生说,只要心胃之热退下来,斑就退下来,于是用《医学心悟》的犀角大青汤,利用水牛角来代替犀角,用这大青叶配合水牛角,清心胃热毒,凉血消斑,一剂知二剂愈,娃子吃完药后,顿觉周身清凉舒适,红斑消退。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同样大青叶跟板蓝根,一个是叶子,一个是根部,叶子就善于凉血消斑,根部就善于解脏腑里的热毒,比如肝炎、咽炎? 老爷爷说,枝叶多发散,根茎善下达。 你看这板蓝根的叶子,它就像之物的上焦肌表一样,吸纳空气蒸发水分都靠它。 对于的正是人体的肌表,所以肌表热毒发斑,便用大青叶。 而板蓝根又不同,它是根部,虽然跟大青叶同出一源,都能清热解毒,但更偏重于清解咱脏腑里面的热毒,治疗身体里面的咽痛红肿。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然后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正》曰,大青叶治瘟疫热毒发斑,风热斑疹。 《本草纲目》曰,大青,能解心胃热毒,不特治伤寒也。 朱肱《活人书》曰,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 李象先《指掌赋》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笃。 《本经逢原》曰,大青,泻肝胆之实火,正以祛心胃之邪热,所以小儿疳热、丹毒为要药。 《医学心悟》曰,犀角大青汤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治伤寒,斑出巳盛,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方药为:犀角屑(水牛角代)、大青叶、玄参、甘草、升麻、黄连黄芩、黄柏、黑山栀各4.5克。口大渴,加石膏;虚者,加人参。
抽油烟机的作用 有个病人感冒后咽喉肿痛,显示流清鼻涕,后来鼻涕都变黄了。 他就自觉这是热毒性感冒,便买来板蓝根冲剂,加倍服用,咽痛稍稍好些,但却不能完全根治。 他就奇怪,人家都说板蓝根冲剂治疗热毒咽炎特效,怎么我吃了都快一大包了,还没治好,还是咽喉肿痛,是中成药力量不够,还是现在都是人工种植的药,没有野生药草那股劲。 他便敲开竹篱茅舍的门,问老先生。 老先生说,你用板蓝根只用对了一半,板蓝根最善于清热解毒,解咽喉部肿毒,这没有错,但这种咽喉肿毒,是脏腑热毒外发引起的效果好。 这病人便问,那我这咽喉肿痛,是不是脏腑热毒外发呢? 老先生说,你这稍微要复杂一点,一方面脏腑里有热毒,另一方面吹了点空调,受了点凉,毛孔闭住,咽喉气郁,郁则火热,所以你刚开始感冒时流清鼻涕,到现在脉还是浮中带数,还有外邪束表。 他说,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你用板蓝根再加点羌活进去,试试看。 这病人按照这种办法,取板蓝根一两,羌活五钱,就两味药煎汤,喝两天,咽肿就好了,头也清爽,呼吸也顺畅。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明明是受了风寒,吹了空调,还会咽肿咽痛呢? 老先生说,风寒束表,里气不通,气郁化火,火行炎上,所以咽喉肿痛。 小指月还有些费解,老先生便说,你看厨房里抽油烟机如果不打开,你在里面炒菜,空气郁滞,内外不对流,你马上周身烦热,面红耳赤。 小指月一拍大脑说,爷爷我知道,这羌活是风药,是开窗户,是火郁发之,把束表的郁结打开,令里外气机对流,然后板蓝根才把热毒清降下去。 这羌活就像抽烟烟机,板蓝根就像家里的风扇,这样外疏内清,身体就凉爽,咽喉一派肿毒热火,就清凉了。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是外疏内清,现在人们很多只知道清热解毒,不知道解开表闭,就像只知道把窗户关了开空调,这样越冻心就越烦躁。 你只有到大自然中去,跟自然气机沟通,那才是最清爽健康的。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江苏验方草药选编》曰,治流行性感冒,咽痛,扁桃体发炎,用板蓝根一两,羌活五钱,煎汤,一日两次服,连服二三日,愈。
青黛
李防御治嗽得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以前小指月没学药之前,领会不到这句话,后来才知道青原来就是青黛,它是由板蓝根的叶子提炼出来的。 它可以做燃料色素,也是一味难得的中药,它是浓缩的精华,提炼的结晶。 所以这青黛清泻肝火的力量最强,它除了跟板蓝根、大青叶有一样的清热解毒作用外,更具备有清肝泻火的功能,还可以凉肝定惊,治疗小儿肝热风动。 今天爷爷要跟小指月讲两个典故。 其中一个就有关于青黛的。 爷爷说,欧阳修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 小指月说,爷爷我知道爷爷那句话,它是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次得了水泻,朝廷里国医都治不了,他的妇人居然从沿街卖药郎中那里买了一剂药来,一吃就好了,这剂药里头就只有车前子一味。 老爷爷说,为什么用车前子呢? 小指月说,这是前后分消之法,通过利小便,可以实大便。 老爷爷点点头后说,第二个典故也很经典,也是出自于民间游医之首,治好了疑难杂病。 小指月正集中精神地听,爷爷说,在宋徽宗的时代,有个妃子病咳嗽通宵难睡,咳到厉害时,面浮肿如盘,宋徽宗很宠爱这个妃子,便叫御医李防御去治疗,说如果三天治不好,就要治他的罪。 李防御感到自己没有把握,跟妻子哭泣道别,突然听到门外有卖药郎中的叫卖声,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包管得睡! 李防御一听,立即买了药,先给自己服用,证明没有毒,然后给妃子一服,居然夜寐得安,不再咳嗽,大清早起来,脸面浮肿也消了。 李防御因此也得到了重赏,后来他便向草医郎中打听此药的成分,原来这药不过是最简单便宜的青黛跟海蛤粉而已。 真是单方一味,气煞名医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这两味这么简单的药,便治好了顽固的咳嗽。 老爷爷说,我推测此妃子必定是肝郁化火,木火刑金导致肺脉亢盛,气降不下,所以咳嗽心烦,睡卧难安,气火上冲,导致面肿如盘。 用青黛便直接清肝泻火,把弦数的肝脉平下去,海蛤粉可以咸寒可以降金生水,把亢盛的肺脉降下去。 所以只要肝郁化火,肺热上亢,胸胁疼痛,甚至咳吐痰血,都可以放胆用之黛蛤散,往往一剂知二剂愈。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说,原来治咳嗽还要多从五脏考虑,有时是肝火犯肺,有时是脾湿上泛,都要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必求于本,才能够真正治好疾病。 老爷爷说,不贵儒医,下问铃医,这才是真正医者的精神。不要轻视民间游医,很多民间丰富宝贵的经验,都靠他们得以流传。而且民间走医始终都遵循简验便廉的利民行医之法,如果背离了此道,就不是真正的民间走方医。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走方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三曰便,能够就地取材。能守此三字者,便是走医中杰出者。 赵学敏曰,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亦视其人之善用斯术否也。
51、贯众
贯众为什么能杀虫 除毒热杀虫于贯众。 小指月背着这句朗朗上口的《药性赋》。 便问,爷爷,这贯众为什么能杀虫呢? 老爷爷说,一方面本身贯众有小毒,以毒攻毒,另一方面,神农本草经上怎么说的? 小指月说,《神农本草经》曰,贯众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爷爷便问,什么时候大自然虫类最多? 小指月说,当然是春夏天了,因为春夏主生长,而秋冬是肃杀封藏,所以不单虫少,万物草木都凋落减少。 老爷爷说,没错,贯众行的就是苦寒沉降的秋冬之令。 虫无湿热不生,贯众之所以能杀虫,因为它善于主腹中邪热结气,这腹中邪热湿郁结之气,才会长出很多虫来,你如果邪热湿浊得到泻降,那虫因为没有很好的环境,自然也就生长不下去了。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 为什么爷爷在流感之中,常用贯众呢? 老爷爷说,对于瘟疫流行,是一种瘟邪之气,你可以把贯众泡在水缸里,平时饮水用到它,或者井里放几枚贯众,这样就不容易得上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