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痛的中医药防治三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前言:今天我们继续风湿骨病的第三期,今天我们讨论一下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法则,需要的朋友继续收藏保存转发。

中医风湿病治疗法则

治疗法则是指遣方用药时遵循的法则。因风寒湿热燥之邪通常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所以散寒、祛风、除湿、清热、润燥等是风湿病常用的祛邪之法;由于正气虚弱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和营卫、健脾胃、养血气、补肝肾等是本病的常用扶正之法;罹病日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套”“湿凝为痰”,痰瘀互结,胶结难愈,因而化痰软坚、活血化也是常用之法。总之,由于邪气有偏盛,部位有深浅,体质有强弱,阴阳有盛衰,以及邪入人体后其从化各异,故临床见证,有表里俱病、营卫失和、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痰瘀相兼等不同情况,形成多种证候,临床上就需抓主证并遵循多种治疗法则分别治之。由于目前中医风湿病的名称、证型尚不规范统一,其中有不少相同或雷同者,在此仅列举历代医家常用治疗法则之名如下:

1.散风宣痹法

指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的行痹。代表方剂有防风汤、蠲痹汤等。常用药物如羌活、防风、独活、荆芥等。

2.散寒通痹法

指用辛温散寒的方药,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人所致的痛痹。代表方剂有乌鸟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常用药物有桂枝、附子、川乌、草乌、细辛、巴戟天、淫羊藿等。

3,除湿蠲痹法

指用具有祛湿作用的方药,治疗湿邪为主所致的着痹。代表方剂有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常用药物如薏苡仁、防己、苍术、威灵仙、草解、蚕沙、木瓜等。

4.清热通痹法

指用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等作用的方药,治疗以热邪为主所致的热痹。当其他病证、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代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等。常用药物如石膏、知母、黄柏、防己、薏苡仁、忍冬藤、地黄、赤芍、牡丹皮等。

5.寒祛风法

指用具有疏散风邪与温经散寒作用的方药,治疗由于风寒之邪侵袭经络关节所致的风寒痹阻证。代表方剂有五积散、小活络丹等。常用药物如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等。

6,祛风化湿法

指用具有疏散风邪和化湿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之邪滞引起的风湿痹阻证。代表方剂有蠲痹汤、七圣散、通气伤风散等。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等。

7.散寒除湿法

指用具有散寒除湿、发汗解表作用的方药,治疗寒湿之邪阻滞引起的寒湿痹阻证。代表方有麻黄加术汤、乌头煎等。常用药物如麻黄桂枝、茯苓、川乌、草乌、独活、秦艽等。

8.祛湿清热法

指用具有祛湿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湿热之邪流注关节经络、阻滞气血、病势缠绵的湿热痹阻证。代表方有宣痹汤、加味二妙散等。常用药物如防己、蚕沙、秦艽、萆薢等。

9.清热解毒泻火法

指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方药,治疗热毒化火深人筋骨所致的热毒痹阻证。代表方有清热解毒丸、白虎汤等。常用药物如羚羊角、水牛角、石膏、金银花、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苦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地黄等。

10.祛风散寒除湿法

指用具有祛风、散寒、利湿作用的方药,治疗因风寒湿邪留着关节、阻滞经络而引起的风寒湿痹阻证。代表方有五痹汤、蠲痹汤等。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威灵仙、桂枝、防风、泽泻、茯苓等。

11.凉血散风法

指用凉血与散风方药相配合,治疗邪热人营血所致的环形红斑的方法。代表方有银翘散去荆芥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常用药物如牡丹皮、地黄、大青叶、玄参、紫草等。

12,养血祛风法

指用养血与祛风的方药相配合,治疗血虚受风所致的肌肤手足麻木,肢体拘急、恶风等。代表方有大秦艽汤等。常用药物如秦艽、当归、熟地黄、川芎、鸡血藤、威灵仙、防风等。

13.寒温并用法

指用寒温辛苦之方药,治疗风寒湿邪虽已化热但尚未祛除的寒热错杂证。代表方有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常用药物如桂枝、白芍、知母、麻黄、附子、防风、白术等。

14.活血祛瘀法

指用活血祛瘀的方药来行血、散瘀、通络、消肿、定痛以治疗风湿病兼有血瘀的一种方法。代表方有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香附、地龙、当归、赤芍、五灵脂等。

15.通经活络法

指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方药,作为除针对病因辨证论治外的一种治疗方法,不论哪一种风湿病均应辅以本法。常用药物如稀签草、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桑枝、海桐皮、伸筋草、千年健,透骨草、寻骨风、松节、木瓜、穿山龙等。另外,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选用引经药。上肢用羌活、川芎尊、桂枝、桑枝、片姜黄;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己,独活、萆薢;颈项用葛根、蔓荆子;腰脊用桑寄生、续断、杜仲、狗脊;全身用防风、威灵仙、鸡血藤、天麻、忍冬藤等。

16.行气活血法

指用具有疏通气机、促进血行、消除瘀滞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对各种气滞血瘀证进行治疗的方法。代表方有七厘散、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如香附、枳壳、红花、郁金、桃仁、延胡索、青木香等。

17.祛湿化痰法(亦称燥湿化痰法)

指用具有祛湿化痰与通络作用的药物相配合,治疗病程日久,脏腑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失司,湿聚而为痰,留着关节,瘀阻经络而成的痰浊痹阻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剂有导痰汤、小活络丹等。常用药物如胆南星、苍术、半夏、茯苓、芥子、僵蚕、天竺黄、丝瓜络、陈皮、五加皮、川芎、地龙等。

18.化痰散结法

指用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方药,治疗因痰湿流注经络、关节、四肢,而出现结节、囊肿及瘰块的方法。凡风湿病日久出现上述症状时均可应用此法。代表方有二陈汤、导痰汤等。常用药物如半夏、茯苓、陈皮、胆南星、芥子、浙贝母、白附子、牡蛎、僵蚕、皂角刺等。

19.化痰祛瘀法

指用具有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慢性活动期,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或颈椎病等。代表方为桃红饮加味。常用药物如胆南星、芥子、当归、桃仁、红花、僵蚕、地龙等。

20.软坚散结法

指用具有行气、散结、活血、软坚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治疗瘀互结,筋膜粘连,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或皮下瘀血,郁积成块,硬结不散的方法。代表方如小金丹、大黄废虫丸等。常用药物如大黄,土鳖虫、乳香、没药、牡蛎、僵蚕、血竭、浙贝母等。

21。化瘦通络法(或涤通络法)

指用具有燥湿化痰通络的方药,治疗风湿病日久不盒,浊凝结,阻滑经络关节者。代表方有温胆汤、导痰汤等。常用药物如芥子、胆南星、半夏、僵蚕、茯苓、陈皮、地龙、枳实等。

22.逐水化痰法

指用具有攻逐水湿与化痰作用的方药,治疗痰湿停聚关节的一种治法。代表方有己椒苈黄丸加味或用商陆末或芥子末局部外敷。常用药物如木防己、茯苓、车前子、泽兰、花椒、葶苈子、商陆、芥子等。

23.温阳化痰法

指用具有温阳补气、化痰通络作用的方药,治疗阳虚痰浊痹阻证。代表方有阳和汤。常用药物如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芥子等。

24.淡渗利湿法

因湿邪黏滞重着,易挟他邪为患,因而用淡渗利湿法与其他方法配伍,治疗风湿病见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沉重者。代表方有茵陈五苓散等。常用药物如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等。

25.解肌止痛法

适用于营卫不和所致肌肉酸痛不适,颈部肌肉酸痛、颈背强而不适之证。代表方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等。常用药物如葛根、柴胡、桂枝、白芍、羌活等。

26.行气止痛法

指用理气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兼有气滞引起疼痛的一种方法。代表方有柴胡舒肝散等。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延胡索、青皮、川芎等。

27.养血法

指用养血方药为主,治疗风湿病之血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常用药物如当归、鸡血藤、何首乌、白芍、地黄、熟地黄、川芎等。

28.益气法

指用补气药为主,治疗风湿病气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人参等。

29.滋阴法

指用滋阴药为主,治疗风湿病阴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汤、麦门冬汤、二至丸等。常用药物如地黄、麦冬、山茱萸、石斛、枸杞子、墨早莲、女贞子、沙参、玄参等。

30.通阳法

指用宣通阳气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兼有阳气闭阻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瓜蒌薤白桂枝汤等。常用药物如桂枝、薤白、葱白、瓜蒌等。

31.通下法

指用攻下药为主,治疗风湿病腑气不通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大、小承气汤等。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瓜蒌、番泻叶等。

32.温阳法

指用温补阳气的药物治疗风湿病阳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真武汤等。常用药物如附子、白术、巴戟天、干姜、淫羊藿、川乌、草乌等。

33.缓急止痛法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此法为风湿病中急则治标的权变之法,凡痛势较剧者,可用此法。常用药物如马钱子、地龙、细辛、延胡索、白芍、全蝎、蜈蚣、乌梢蛇、金钱白花蛇、香附、川芎、冰片等。

34.补益脾胃法

指用具有补益脾胃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中见有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证候。着痹患者,也常配合本法以治其本。代表方剂有六君子汤、养胃汤等。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黄精、玉竹、白扁豆、山药、麦冬、石斛、地黄等。

35.益气养血法

指用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日久,正虚邪恋气血两虚证。代表方剂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加味。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鸡血藤、龙眼肉、枸杞子、大枣等。

36.益气养阴法

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久病耗气损阴所致的气阴两虚之证。代表方剂如生脉散加味。常用药物有五味子、人参、麦冬、知母、黄精等。

37.补气活血法

指用具有补气和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药,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所致的气虚血瘀证。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等。

38.滋阴清热法

指用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病久阴虚,肝肾不足,阴虚内热,或长期过用温燥药物,使病体伤阴化燥,而出现的阴虚内热证。代表方剂如鉴甲散加减。常用药物如秦艽、鳖甲、地骨皮、当归、知母、石斛、桑寄生等。

39.滋肾养肝法

指用具有滋肾阴、养肝阴、养肝血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久病阴虚,肝肾不足:或长期过用温燥,损伤肝肾之阴,使筋骨失于濡养的肝肾阴虚证候。代表方剂如六味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如熟地黄、牡丹皮、当归、白芍、山茱英、桑寄生、构杞子、杜仲、牛膝等。

40.温补肝肾法

指用具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肝阳虚证,起到益肾壮督鼻的作用,也适用于久病不愈“骨损筋挛”的顽疾。代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尪痹冲剂、益肾蠲痹丸等。常用药物如熟地黄、补骨、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桑寄生、肉苁蓉等。

41、益气固表法

指用具有补气固表作用的方药,治疗表虚自汗的方法。这种类型的病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恶寒怕冷或自汗恶风,并每因天气变化而加剧的特点。代表方剂如玉屏风散。常用药物如黄芪、防风、白术、茯苓、人参、西洋参等。

42.温阳益气法

指用具有温经散寒与益气助阳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病程日久,阳气不足,表卫不固,经络失于温煦,易于感受外邪的阳虚证。代表方剂如真武汤加味。常用药物如附子、桂枝、干姜、党参、黄芪、防风等。

如有需要大家可到店咨询

创作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收藏点赞分享,这里是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zz/11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