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与金银花
《镜花缘》的第29回和30回,
是集中展示作者中医知识的章节。
比如,多九公刚刚用七厘散换到了韵学要旨,
听说当地人多患痈疽,
又忍不住给开了两个方子。
作为小说而言,这样集中炫技能,
未免有点干扰正常的情节铺陈和人物塑造,
但如果就事论事,
这些内容还是值得中医消化的。
今天,就来说说多九公开出的“忍冬汤”。
忍冬汤的方子和煎法如下:
金银藤(连枝带叶)伍两(如无鲜的,或用干金银藤肆两伍钱、干金银花伍钱代之)、生甘草壹两。
将金银藤以木槌敲碎,用水两大碗,同甘草放砂锅内,煎至一大碗,加入无灰黄酒一大碗,再煎数沸,共成一大碗,去渣,分作三服,一日一夜吃尽。专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不论发在头项腰脚等处,并皆治之。未溃即散,已溃败毒收口。病重者不过数剂即愈。忌钢铁器。
这个方子其实最早出自宋代陈自明的《外科精要》,
在这部书中叫做“忍冬酒”,用于治疗“一切痈疽”,
清代程国彭的《医学心悟》中也收录了此方,
但改名叫做“忍冬汤”,
据说是“治疗一切内外痈肿,皆可立消,但宜早服”。
在痈肿的发病早期,其机理都是类似的。
大抵都是热毒内蕴,无法透发。
这时,用忍冬藤(金银藤)来透发热毒,
用甘草养胃气、生津液,
确实是比较简单和对路的治法。
其实,这个方子不仅可以内服,还能外用。
用于痈疽肿毒和湿疹的外洗,也是比较有效的。
关于方中的金银藤,也就是忍冬藤的药性,
历来记载有点混乱。
《镜花缘》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通使问九公,岐舌国人多生痈疽,咋办?
九公就问当地有没有忍冬藤?
通使说有是有,但这玩意不是寒凉的吗?
当地人都怕寒凉不敢用。
九公于是引经据典进行了一番驳斥:
“‘忍冬久服,长年益寿。’若果寒凉,岂能如此?况古本《本草》言‘忍冬味甘性温’,近世《本草》虽有‘微寒’之说,不过因其清热败毒,岂是泄火大凉之物。”
关于忍冬藤的性味,
《本草拾遗》认为小寒,
《本草再新》认为味甘苦,性微寒。
意见基本一致:小(微)寒。
《名医别录》(也就是多九公说的古《本草》)
则认为忍冬藤性温。
但无论如何,和《镜花缘》中的说法一样,
忍冬藤至少绝对不是大寒。
从植物的药用部位看,
藤的药性多通经入络,有较好的通达性。
这个部位,即使寒凉,
也和石膏的滞重、生地的凝腻不太一样。
猫曾经打过比方,这种不滞重凝腻的寒凉,
就好象吹吹凉风,
只要对证使用,加上合理的配伍,
对脾胃基本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有趣的是,在较早的时代,
单独使用金银花的情形似乎并不多见。
甚至金银花作为一种单独的药物被记载,
也至少是宋元以后的事了。
这个猫没有特别仔细地查过,
但网上所传的《神农本草经》记载,
猫可以负责任地说,那是谣言。
《本经》中根本没有金银花的记载,
所谓忍冬,也是麦冬的别名。
同样是汉末的《名医别录》,
记载的是忍冬藤而非金银花。
宋代的若干方剂,也是用忍冬藤,
没有金银花的记载。
直到明代中叶,
《本草纲目》中才有了单独的金银花的记载。
金银花真正的独立使用,
很有可能是在明末温病学开始兴起后,
对忍冬药用功能的细分后开始的。
其实,忍冬藤和金银花在药效上是相差不大的,
甚至有人认为花的效果并不如藤好。
近人张山雷的《本革正义》有这样一段论述:
忍冬,《别录》称其甘温,实则主治功效,皆以清热解毒见长,必不可以言温。故陈藏器谓为小寒,且明言其非温;甄权则称其味辛,盖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热毒,权说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别录》谓主治寒热身肿,盖亦指寒热痈肿之疮疡而言,与陈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圆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肿胀。甄权谓治腹胀满,恐有误会;虽味辛能散,而性本寒凉,必非通治胀满之药。甄权又谓能止气下澼,则热毒蕴于肠腑之辩积滞下,此能清之,亦犹陈藏器谓治热毒血痢耳。藏器又谓治水痢,则谓大便自利之水泄,惟热痢或可用之,而脾肾虚惫之自利,非其所宜。濒湖谓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则今人多用其花,寿颐已谓不如藤叶之力厚,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汤洗涤亦大良。随处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重点猫已经用蓝色加粗和黄色背景标记了。
文字也不是很难懂,猫就不翻译了。
大家自己看。
关于忍冬藤和金银花的细分,
猫的猜想是:
大抵在一开始,用药比较粗放,
用忍冬,就是藤、叶混用的状态。
如果刚好开花,那么就是藤叶花混用。
到后来,温病和疮科对轻清透表的要求更高。
相对于藤,
花的药性更加轻清上浮,有较好的发散性,
因此更加契合辛凉透表的需要,
所以就把金银花给单独拿了出来。
再到后来,大概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金银花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忍冬藤,
所以。。。你懂的。。。
张山雷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践了。
猫的老师在使用银翘散的时候,
用忍冬藤代替银花,
目前看起来,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这对于病人应该算是件大好事。
就象张山雷所说:
(忍冬藤)随处都有,取之不竭,
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图片均来自网络)
码字不易,欢迎赞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