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老师精彩视频集合
下面有三段视频,能够让大家感受到熊继柏老师的各种精彩。但是,熊老有比较深厚的湖南口音,同学们可先感受下熊老的口音和讲课风格再报名哦!(温馨提示:视频比较耗流量,建议在WIFI状态下点击播放)
视频一:熊继柏讲中医看病三要素(节选)
视频二:小学学历的熊继柏教授讲怎么辨别好中医(有欢乐,有收获)
视频三:养生不是靠吃什么来养生的
熊继柏中医学徒出身,大学教书30多年,怎么学中医,他讲透了
▲熊继柏 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导读熊老十六岁开始行医,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年,中医高等教育三十多年。对于中医从什么书入门学起,师承派和学院派各自优劣,老先生以朴实的语言讲解,给予年轻医生和中医爱好者诸多启示,也让更多人思考如何在学院派的时代洪流中学习和传承中医。
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我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是学徒派,谁都知道,现在有句笑话,叫“地球人都知道”,因为我讲真话,从不隐讳我的出身,讲假话我不会的。
问我是什么文化水平,我说我就是学徒出身。十三岁当学徒,当到十六岁当医生。当学徒的时候,什么事我都干过,给老师提尿壶,那是常事;打洗脸水、倒洗脚水,那也是常事;在药铺里下梭板,打扫卫生,扫厕所,这些事我都搞。
这个学徒派读书,和我们现在科班派读书有区别?
这就是我要讲的核心,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记得二十年前,彭坚教授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湖南中医应该研究熊继柏现象。”他说应该研究一下我的现象。他说你为什么会讲课,为什么会看病,为什么会写书,他说我们值得研究一下这个现象。
确实是学徒出身,我倒不在乎什么研究我的现象,也没有谁研究过我的现象。但是我琢磨,因为我在农村公社卫生院工作了20多年,我对农村的情况特别了解,我在城市又当了30多年医生,我对城市医疗也很了解,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高等学府教了30多年书,退休后几乎跑遍全国,医院校我都去过,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给全国的名医班讲课,所以我对上面的情况很了解,我对基层的情况很了解,像我这样的人确实不多,所以我就琢磨中医的教育问题,我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不讲规律,我就讲讲我是怎么读书的。
本书——《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我四个早上把它背完,一个早晨背一个药性,寒、热、温、平,就四个早上背完了,白天我就玩,没事干。
背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当时背了,但现在我不一定还记得。四大药性赋我还能背,要我写我还能写下来。《药性歌括四百味》我就写不下来了,连接不起来了。这就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医学三字经》。要说明的是,我读的书都是抄来的,不是原版的。 ,没有书买;第二,买不起。都是抄师傅的,抄了有错别字,师傅给你改正,改过来后再教一遍,让你去读,就这样的。
《四大药性赋》师傅没讲,《药性歌括四百味》也没讲,《医学三字经》讲了,讲得似懂非懂。“医之始,本岐黄”,岐伯和黄帝,就这么讲,那时我哪知道岐伯、黄帝是谁啊?“灵枢作,素问详”,灵枢是什么,素问又是什么,那时全不知道。“难经出,更洋洋”,“难经”是什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时《医学三字经》全背。现在如果谁要我抄,我可以一个晚上给抄出来,不仅不要书本,而且 没错。这是第三本书。
第四本书是《脉诀》,包括《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诀》两本脉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诊断学。这是第四本书。
第五本书是《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讲的是诊断学。现在总结归类就是中药学、三字经、诊断学。
之后开始学方剂。首先是《局方》。《汤头歌诀》读完了,读陈修园的《时方歌括》,这两本书的方剂歌括我全能背,比如藿香正气汤:“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陈半茯苓大腹草,厚朴桔梗引枣姜。”这是《金鉴》的。“藿香正气白芷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腹皮加姜枣,感伤岚障并能驱。”这是《时方歌括》的。这两本方剂书我都能背。
读完方剂后开始读内科学的书。内科 本书是陈修园的《时方妙用》。“中风……风者,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中者,如矢石之中于人也。”像这样的话都要背,这就是接触内科学。
接触内科学以后,老师就开始跳跃式地教我了,这是我的 个老师,胡岱峰老师,他是清朝秀才,古文功底好得不得了,他的古文真是学究式的。他说我能读书,不能跟大家一起读,要开小灶,因为我们那时候是一个班。让我开小灶就是学习《伤寒论》,读的是《伤寒论新注》。开始是读原文,老师的标准就是背。
背的同时也讲,比如给我讲猪肤汤,我问过一个问题,我问老师:猪肤是不是就是猪皮,老师回答说是,我说:“那是不是随便哪里的皮都可以?”“哎呀,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老师说:“你怎么问这样的话,你问得出奇呀。”他感到奇怪。
又比如“五苓散,白饮和服”,我问“白饮”是什么,老师说:“白饮就是米汤啊。”就问这些东西,都是当时读书的灵感,所以永远都记得。就这样《伤寒论》我背下来了,背下来后就觉得这书读得差不多了,这样的书都能背下来,而且是搞不懂的书。我为什么现在始终念念不忘我这个老师,就是因为我这个老师引我入正门。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我对经典不可能读得这么好。
《伤寒论》读完了,接着就是《金匮要略》,又是要求背。我一年内把这两本书背完,半年背一本,其中《金匮要略》好背,就是《伤寒论》不好背,尤其是太阳篇,把人背得晕头转向。这两本书读完后,赶上年开始“大跃进”,我就当医生去了。
我当时就读了这么多书开始去当医生。那时刚开始当医生看不好病,当然也可能偶尔看好一两个,但总是不满意。人家老医生看了几十年,病人天天找他看,因为看得好啊。
我就问那个老医生:“你怎么看得好病,我怎么就看不好呢?”我问他读些什么书,是不是书比我读得多些。他问我都读些什么书,我说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他说:“谁读那样的书啊,那书有什么用,那书没用。那书是讲理论的,不是看病的。”我说:“你怎么知道啰?”他说:"我们都不读,你看我们哪个读,一个都不读。”
这就是说当地的医生没一个读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但他们就能看得好病。于是我就问他读些什么书,他告诉我只读过《医宗金鉴》,我又问他《医宗金鉴》怎么读,他说就读《杂病心法要诀》。好,我就找到《医宗金鉴》,把它借来。我一看,《杂病心法要诀》基本出自《金匮》,但它在《金匮》方基础上加了一些时方,就成了一些常用方了。
另外一位医生又告诉我,《医宗金鉴》里面值钱的是它的妇科学和幼科学。我在读《医宗金鉴》时又发现一个问题,《伤寒心法要诀》把庞大复杂的《伤寒论》原文精化精简了。于是我把《伤寒心法要诀》认真读了,比内科《杂病心法要诀》读得要熟得多。这样,我就花力气读了《伤寒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所以我的学生都知道,我经常用《伤寒》方、《金匮》方,用得很熟,妇科、儿科基本上用《医宗金鉴》的方,这是自学的。
读完了这些书我才真正开始当医生。在农村当医生,你要应付各方面的病人,尤其是当你出名以后,比如我那时每天要看将近一百个病人。那时候很多怪病就开始遇到了,师傅不在身边,我没处去请教,农村那些老医生我跟他们讲《伤寒论》和《金匮》他们不懂,所以我只能自己解决。
我看病没人带,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所以我的经验都是实践中反复摸爬滚打出来的。跟我上门诊的这些学生得到我的经验好像很容易,其实我是吃过大苦的,所以我现在用起来,学生们一下就学到了,好像非常简单,其实我是经过几十年磨炼得来的,其中既有正面的,更有反面的,它是不断地升华、总结出来的东西,它不光是书本上的东西。
对于一个方,我怎么加,怎么减,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某个病一来,我立刻能想到用什么方,这些经验是我几十年积累的东西。病人一来诊察之后,我的方就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快呢?因为我搞了几十年啊,我看了几十万人了。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又读了一些书,比如《傅青主女科》,我读得很熟,《傅青主女科》里面的方我经常用,当然是有选择地用。治妇科病我基本上就是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傅青主女科》的方,治儿科病我基本上就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的方。
曾经有一本幼科专著叫《幼科铁镜》,我读过,我个人觉得不怎么样。还有一本书是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这本书过于复杂,把妇科复杂化了。
我经常说我们中医学本来就够复杂的了,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中医,甚至于号称中医学家,他把中医学人为地复杂化。难道还嫌它复杂不够吗?把它人为地搞复杂了,我们的后人还怎么来学啊!一看到就怕它,一看到就住后退缩,进一步退三步,他还怎么学?这人为的复杂给后人带来的弊病,只能给中医学术带来摧残作用。
我的 位老师教我通读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到年,我又拜第二位老师了,他是陈文和老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他是在国内学中医,然后到日本去深造。
陈老师发现我读书读得好,但有明显的缺陷, ,没学过温病学;第二,没读《内经》。温病学和《内经》讲些什么东西,我确实都不知道。我后来见到我 位老师胡老师时,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教我读《内经》?他说:“你那么小,读什么《内经》,那是你读的啊?到时候你自然就可以读。”我问他要到什么时候?“当几年医生以后,到20多岁30岁时再读吧”,这是胡老师跟我讲的,他叫我到 十岁再读《内经》。
在陈老师那里,他就教我读《内经知要》,其实我原来真正的《内经》功底就是《内经知要》,温病功底就是《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拿到手以后,我的感觉就不一样,这都是我原先不知道的。所以我就在《温病条辨》上下了功夫。我对《温病条辨》是读得很熟的。我们学校的温病教研室主任谢凤英教授,她的温病学水平是很不错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我对温病也很熟,她说:“你怎么对《温病条辨》那么熟啊?”我开玩笑说:“难道就只允许你一个人熟啊!”
现在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了,我治病用的方来自哪些地方。开始不是讲了两本方剂学吗,这是基础,然后是《伤寒》方,《金匮》方,《医宗金鉴》方,程钟龄的方,傅青主的方,然后就是温病方,就这么多方,就来自这些地方。当然,以后还有一些杂家的方,比如张景岳的方,喻嘉言的方,李中梓的方,还有《审视瑶函》的方,那是个别现象,包括《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的方,那都是个别的方,不是全面的,上面讲到的那些方才是全面的方。
跟陈老师重点就读了《温病条辨》和《内经知要》,陈老师告诉我一个重要的道理: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必须大量读方剂。他有个手抄本,有多首方,当时他要我抄下来,我那时因为记性好得很,全记得,就没抄。那时又没有复印机,否则的话就复印下来了,真可惜啊!
自从跟陈老师学了温病学后,回去当医生就大不一样了。当时我们那里乙脑、流脑流行,我治好几个危重病例,在石门县西北地区的医名就打开了,所以我出名是在年以后,是因为治乙脑、流脑。
上面所谈的就是学徒读书,下面分析学徒读书的特点。
,读的是原著,没有水分,至少没有现在的书这么多水分。我不是读的现在的书,我读的是原著,这是 。现在的教材里面有很多是人为的错误,人为的复杂。
第二,我读中医书,并且读得比较熟。恐怕大部分人虽然读是读过,但没有读得这么深,读得这么熟,尤其是现在科班出身的,尽管对某一门很熟,比如讲《金匮》的对《金匮》很熟,讲《伤寒》的对《伤寒》熟,但是讲《金匮》的不熟悉《伤寒》,讲《伤寒》的不熟悉《金匮》,他还不一定做到了纯熟,因为他没有背书本,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一点点,教材以外的不注意去读。
当然全部中医学徒都像我熊某人一样读书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人人都有很好的记忆力,有很好的悟性;第二即使有这个记忆力,下不了这个决心,不能像我这样不要命地去读书,去搞临床实践。因为我有一个环境所迫,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
我学医时吃什么?吃红薯。我睡什么?一床棉絮,既没有被套,也没有床单。那个时候都是两个同学一起睡,一个出盖被,一个出垫被,但是谁都不愿意和我睡,为什么呢?因为我一没盖的,二没垫的,一床破棉絮,并且还有几个洞,我就一床棉絮一裹,就是这么睡觉,哪像现在的年青人生活这么幸福。我当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
后来当医生的时候我连 灯都点不起,经常在月光下看书。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人要成功,要两点, ,要聪明;第二,要勤奋。用我们的土话讲就是发狠,不要命地去干。你说现在的聪明人多不多?像现在的硕士、博士,哪一个不聪明啊?但是你能下这个狠功夫吗?这一点很难。
有人问我:“您到底读了多少书啊?”我给大家交个底,其实并没有读很多书,只是我读得比较熟,读得比较细,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临床经验比较老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中医学徒学医的特点。
在这里我还要提到一点,过去我们的中医老师有门户之见,有派别。比如我的两位老师, 位老师是典型的温热派,他熟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很熟悉《内经》,但他不懂温病;而我的第二位老师是清凉派,他恰恰注重温病。因此,现在回头反思他们的临床功夫,我第二位老师治疗常见病擅长, 位老师治疗怪病功夫厉害。我很幸运恰好得到了这两位老师的指点,如果我只跟了 位老师而没有跟第二位老师,那我的临床水平肯定没有现在高。这就是学徒的偏颇,所以我说学医者的老师绝不能糊涂。
另外,我们古代老师带徒较保守,但我不保守。我在课堂上或临证带学生什么都讲,如果学生用心就记住了,如果学生不用心或未入门就可能—晃而过,不能体会。跟我的学生都知道我从不保守,只要我有空,问我的问题我都答复。
我记得初当医生时,在我们山区遇到了一个病人,他的脑袋肿大,脖子也肿得和脑袋一般粗,又红又肿,又痒又痛,又发烧。我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有人请出诊看病我很高兴,看了这个病人之后很自信地判断是“大头瘟”,于是很有把握地开了个“普济消毒饮”。哪晓得病人吃了三付药,一点都没好,于是我又给他改了个“防风通圣散”,心想这个病人又痒又痛又发烧,不是风火吗?防风通圣散既消风又泻火,应该会好。结果又没好,我就傻眼了,顿时方寸大乱,跑了三十里山路去找我的老师。
我老师当时八九十岁了,正在家里抽一个大烟斗,我进门后很恭敬地叫师傅,老师见了我就说:“你来了,是不是看病看不好啊?”我说:“是的。”于是把情况告诉了老师,然后问:“您看怎么办呢?”师傅慢条斯理地给了我三个字:“翻书去。”我这来回六十里山路算是白跑了,但是“翻书去”这三个字有好处啊。
回去后我一通宵都在翻书,还要思考,这样得来的知识比老师讲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所以,我后来基本上不再去问老师了,因为问他也就是这三个字,不骂人就算不错了。现在,有时候我也会跟我的学生开玩笑说:“翻书去。”当然,旧时的老师带徒弟也是很严格的。有一次我治疗一个寒实结胸证的病人,用“三物白散”,开了“ 霜”一钱,碾粉后冲服。
医院药房去买药,药房捡药的老先生有七八十岁,经验非常丰富。他拿到处方后直接扣下了处方,送到我师傅那里,然后打发病家把我叫到师傅那儿去。我知道是因为 霜的缘故,到了师傅那里,他明知故问说:“ 霜是你开的?”我说:“是的。”他说:“ 吃了会怎样啊?”我说:“书上说,不利,进热粥,利过不止,进冷粥。”他说:“要是吃了拉血怎么办?”我听了就傻眼了,因为张仲景没讲吃了会拉血呀!
师傅就责问了我一句:“你有多大能耐?敢开 霜?”我当时还壮着胆子辩白了一句:“师傅,我是看您经常开。”我很后悔说这个话。后来我再也没有开过 霜了。所以,我当医生一辈子都很谨慎,没有出过医疗事故,砒霜、斑蝥、 这些有毒的药物我都不用,老师对徒弟严格是有好处的。
在我学药的时候,有位七十多岁的姓郑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我做学徒要一大早起床,把门打开,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下班后要把药屉一个个整理好、关紧,称药的秤、压纸的木方、冲臼、研钵都要整整齐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碾槽要收拾干净竖起来。切药的时候,老师规定切一种药就尝一种药,切当归就尝当归,切苦参就尝苦参,切黄连就尝黄连。当时我不理解,觉得味道太难忍受了。现在我理解了,这样做才能知道哪个药是什么味道,什么药麻口,什么药封喉,现在有哪个医生知道呢?而我却知道。
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但这位老师很保守,问他什么也不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医从古代传到现在,有多少好东西由于保守已经失传了!一方面是保守,一方面是有话讲不出来,再就是忘记了。
比如,有的东西你不问我,我就没讲,因为每天门诊量这么大,看完病人就精疲力尽了。由此我就联想到叶天士为什么写书不多,他的书都是他讲,学生记录而成的,不是他不会写,而是没时间写。
我现在深有体会,过去一天看一百号病人,没时间也没能力写,现在有能力了但没时间写。这也是现在中医界的一大紧要问题,真的要组织抢救、整理老中医的经验,要组织一些懂专业、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来整理和写作。关于学徒方面我就讲这么多。
我已在中医药大学教学30多年,我认为学院派所具有的优势
,学科系统全面,有系统的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等,分科很细,而我们学徒无所谓分科。
第二,管理规范,只读书,不像我们学徒要做各种杂事,包括打扫卫生、上山采药,等等。
但学院派也存在几个问题:
,不专,学专业不专,心思不专。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要全面培养,要与世界接轨,做综合性人才,这当然没错。但由此也产生了问题,比如很多学生都把大量精力倾注在学外语上,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中医,他们在专业上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受影响。
第二,脱离或者说缺乏临床实践。学中医脱离临床实践是 的问题,中医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我记得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老院长金寿山教授讲过一句话:“脱离实践讲理论,那是空洞的理论,耍的是花腔,好看不顶用。”这话讲到点子上了。有些人说理论头头是道,著作一本接一本,但连个感冒都看不好,这是什么中医呢?这就是学院派的两大毛病,包括现在的硕士、博士,有的人务实、舍得下功夫,专业可以学得不错;若稍微一飘,就只剩下外语好,其他都不好。
因此,我们很多高学历的人缺的恰恰是专业水平,是临床能力,这也是中医人才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上就是我关于学徒派与学院派的比较。■
文源:中医出版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老师解惑答疑录导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熊老这篇文章解惑答疑,微言大义。对于像小编这样的末学,看熊老的“答案”,收获大大的~治疗痿证的常用方剂,如“虎潜丸”、“五痿汤”、“加味金刚丸”等各自的运用要点是什么?消风散、乌蛇消风散、紫红消风散、消风败毒散、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几首方剂治疗风疹、湿疹时的运用要点如何?甘露消毒丹、丹栀逍遥散在肝病中的运用……学生问的这些问题,书友们能回答么?
师徒解惑答疑
作者/熊继柏
学生问:治疗痿证的常用方剂,如“虎潜丸”、“五痿汤”、“加味金刚丸”等各自的运用要点是什么?
熊教授答:痿证是难治病,《内经》认为其病因有三:①五脏气热,即肺气热、肝气热、心气热、肾气热、脾气热。②肺热叶焦,“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③阳明胃虚,“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内经》最早称痿证为“痿躄”,躄即四肢痿废不用,后世医家有将其称之为“瘫痿”者,但临床常见者为两足痿废,此病为慢性病,临床治愈率较低。
《医宗金鉴》讲了两种痿证,为临床最常见者:一为肝肾阴虚致痿,其特点除两足痿废不用外,有足心发热,两腿时烦热,舌苔薄黄,脉细数。主方为虎潜丸。二为湿热致痿,其特点是两腿痿弱,并有酸重感,甚则两足浮肿,舌苔黄而腻。主方是加味二妙散。此方我亦常用来治湿热痹证,效果很好,治痹证时不用龟板,治痿证时用龟板。
五痿汤出自《医学心悟》,其理论源自“治痿独取阳明”,其基本方为四君子汤,主治脾胃虚弱,但又加黄柏、麦冬、苡米,针对五脏气热。此方针对《内经》所谓“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效果很好。此外,还有张锡纯的振颓汤,其效果不如五痿汤,故很少用。
加味金刚丸是古人的经验方,是在原《保命集》金刚丸(萆薢、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基础上加巴戟天、天麻、僵蚕、全蝎、木瓜、乌贼骨、 等而成。我很少用乌贼骨, 有剧毒,也不用,此方不用 效果也很好,能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可治中风、小儿麻痹证及风湿等所致的瘫痪,特别是兼有痉挛、麻木或关节变形的长期瘫痪。
另外,我还要补充解释关于“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今人论及痿证的治疗,均引用此话,以致很多人误以为治疗痿证“独”用治阳明一法即可,实则大错,历代医家中亦有犯此错者,如张志聪、陈士铎等。“治痿独取阳明”来源于《素问·痿论》:“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张景岳指出,文中“论言”二字是指《灵枢·根结》所言:“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
从上文可知,治痿独取阳明是指针刺取穴而言,是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比较而言,如暴病者取之太阳而不取阳明、少阳;痿疾者取之阳明而不取太阳、少阳;并非所有痿证只取阳明,否则如何解释虎潜丸、加味金刚丸、加味二妙散等治痿良方?李中梓还讲过有瘀血成痿者。我曾经治疗过一位老人,两小腿硬肿而色黑、痿废不用,西医所谓脉管炎,即是瘀血成痿者。痿证该如何治疗呢?《素问·痿论》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此乃痿证的针刺疗法,即应辨虚实、调经脉,并分四时而施治。
学生问:运动神经元病变,以上肢痿证为主,虚实寒热不明显者,该如何辨证?是属肝肾阴虚吗?
熊教授答:上肢痿证很少有肝肾阴虚的,因为肝主筋,肾藏精生髓主骨,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故肝肾虚弱、精血亏虚者均有腰膝酸软症状。上肢痿证往往是两种情况:虚者为脾胃虚,实者为经络不通。因脾主四肢,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脾胃虚则气血不足而不能充养肌肉故成痿证;风湿之邪客于经络,以致经络闭阻、气血不达亦可成痿。我的秘方黄芪虫藤饮是治后者的验方,其中五虫(地龙、僵蚕、全蝎、蜈蚣、乌梢蛇)可祛风通络,五藤(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钩藤)可活血、祛风湿而通络,加黄芪则是受补阳还五汤启发,益气以行血。
学生问:消风散、乌蛇消风散、紫红消风散、消风败毒散、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几首方剂治疗风疹、湿疹时的运用要点如何?
熊教授答:凡风疹块、风疹、湿疹、疮疹均突出皮肤。风疹块表现为成块的皮肤瘙痒或划痕症;风疹为疹点,严重者为疮疹;湿疹痒甚,抓破流水、糜烂。《医宗金鉴》中记载有特殊湿疹,名“四弯风”,乃“湿热伤胃,患于肌肤”。
风疹块和风疹乃风热所致,主方为消风散。消风散基本方实为吴鞠通治疗暑温加湿的白虎加苍术汤,再加入蝉衣、牛蒡子、荆芥、防风等祛风药以及少量活血药而成。若风疹块和风疹颜色紫黑,夜甚昼轻,遇风则甚而热象不显,时间较长者,乃风热伤血络,血络瘀阻,用乌蛇消风散。其中有赤芍、丹参、牡丹皮,其消风、祛瘀能力较消风散强。紫红消风散是我自创的,即消风散加紫草、红花,紫草清热解毒消疮,红花活血化瘀,用于风疹块和风疹反复发作、多年不愈,以热为主,兼有瘀阻者。湿疹用萆薢渗湿汤加苦参。
五味消毒饮用于一般疮疹,火象不显者。消风败毒散和枇杷清肺饮用于治疗面部痤疮。以风热为主或风热夹湿,表现为色红、痒甚或肿者,用消风败毒散。此方可清上焦风热,还有利水作用,故又可治水痘。若面疮色紫,挤出白脂粒,则加三棱、莪术,或加牡丹皮、赤芍;若便秘,则加酒大黄。
学生问:请问甘露消毒丹、丹栀逍遥散在肝病中的运用?
熊教授答:肝病很复杂,有急、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急性肝病黄疸期必有湿热,应分清主次清湿热,除湿之法是利小便,清热之法是通大便。若以湿为主用茵陈四苓散,以热为主用茵陈蒿汤,若患者大便溏,则不用茵陈蒿汤,改用栀子柏皮汤。
慢性肝病患者,若湿热并重,以热为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口苦,胸闷,舌苔黄腻,则用甘露消毒丹。无咽痛可去射干,湿不重且不呕者,改白蔻仁为苡米。慢性肝病者,若以湿为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口不苦,舌苔白腻,则用三仁汤。若症状不显,转氨酶不高,仅见疲乏,胁痛,食纳不佳,口不苦,舌苔不腻,则用丹栀逍遥散。
肝硬化患者,若表现为腹胀,水肿,尿少,常用二金汤合茵陈四苓散;若水肿严重,则用二金汤合五皮饮;若四肢瘦弱,腹大如鼓,疲乏较甚,乃虚实夹杂,湿热壅塞,其中以热为主者,用中满分消丸,以湿为主者,用胃苓汤。
肝病的基础是湿热,但肝硬化亦有以瘀为主者。因肝藏血,湿热伤肝,亦可致肝脉瘀阻或水瘀互结,表现为腹大如鼓,青筋暴露,蜘蛛痣,或黑疸(肤色黑而黄,目睛黄)。应利水化瘀、清湿热,主方为调营饮。此病治疗需慎重,时间较长,后期需扶正祛邪,勿操之过急。
学生问:关于中风的治疗,请您讲解一下。
熊教授答:中风应首辨病位:中经络者,病在四肢、面部,表现为半身不遂,面瘫,甚则舌謇语涩。中脏腑者均有昏迷,兼有中经络的症状,又分为闭证和脱证。其中,猝倒无知,牙关紧闭,痰涎上涌,双手固握者为闭证;口开目合,手撒,遗尿,汗出如珠,声如鼾睡者为脱证。
治疗方面,中脏腑者病死率较高,闭证宜开窍醒脑,用涤痰汤送服至宝丹,或麝香。根据西医的观点,中风是瘀血阻塞,但据我临床所见,90%的中风都是因为痰。中医认为痰瘀互阻,但首要是化痰。我赞同朱丹溪所说的中风以“治痰为先”,因痰在气分,瘀在血分,卫、气、营、血,层层深入,若先化瘀血,则引狼入室,故用涤痰汤加麝香。脱证宜固脱,用参附汤。中经络者,根据不同主症而治。
本文摘自《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熊继柏
精彩文章回顾
美丽腰约-健康减肥不复胖,斩将追魂全在腰
小手掌治大痛的纳米掌灸
熊继柏讲述中医治病最关键的法则
熊继柏: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听熊继柏讲:古代名医治病创造奇迹
熊继柏:中医如何看病?
熊继柏:哪来那么多秘方验方!我要纠正中医人与患者几个错误观念
熊继柏:做个好中医,就先背方剂!
熊继柏:阴阳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
中医故事:熊继柏诊治急暴呕血病人
熊继柏:中医越老越吃香?中医只治慢性病?错!
熊继柏:对于"中西医结合"怎么看?
熊继柏:“上工”境界是怎样炼成的
秋天应该怎么过?
徐文兵
深度报道:支架-后患无穷
从乡间小径蹚出的经方家
王三虎
一位医生的医患情怀:穹顶之下感动之上
陆广莘: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彭坚: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彭坚:为什么中医会如此衰落?因为我们没有看清中医的本质
腰腿疼痛有妙方-百损丸(附骨质增生骨痹汤)
彭坚教授的10个经验方(研究成果)
彭坚:评价几种贵重药物
彭坚:头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人的 境界:控制欲望
郝万山:健康 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杂念
儿童的生理特点-闲聊中医儿科知识-罗大伦-涉及小儿感冒,发烧,吐泻,尿床,咳嗽等
血压高点真没事!国医大师直言相告,必须得看
陆广莘
民间的中医伤科,绝不亚于西医的外科(伤科细解)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体质差、老生病,你反思了吗?
30年前西方发现中国人乳腺癌发病率极低,百般研究得出结论
董洪涛
学习中医好榜样(自学自救的科学家李宁先)
不生气就不会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名医亲历的真实医案
人体的 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可惜现代人都颠倒了
这三个获奖美国人花了万,证实了中医这四个字
有一种情怀叫作:当一名中医大夫
李兵
中医养生应从哪方面入手?
胡维勤(荐)
为什么外国人喝冰水没事,我们吃冷饮就难受?真相是...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中医养生的 境界则(收藏)
先能治病,再谈养生
[养生健身站桩]形意拳三体式
“未病先防”养生要点
中药泡脚方(受益一生)
生活处处有中医,养生保健靠自己!
名著红楼梦中的养生文化
己亥年(年)五运六气预测及养生建议
梁冬:这样养生最靠谱
瓶中酒是好,胃中酒是毒(内带解酒配方)
潘德孚:西方医学为什么不讲养生?
调身延寿的圆运动养生功
彭子益
楼宇烈:中医养生要诀
这些中药养在家里,美观又养生(中药种植)
金世元教授:无药养生,健康一生
刘力红谈养生: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岁还出诊的老中医杨友鹤养生秘诀就这5句话
冬季养生:室内“高温”有弊端,享受舒适须护阴
岁邵逸夫的养生之道-三式气功延寿
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百病由心生,养心可以治病
20年来被养生专家忽悠的中国人啊,非常现实[视频]
有一种养生是这样的
各个年龄段的养生要点
你懂得养生,儿女将是受益人;你不懂得养生,儿女将是受害人...
现代人养生防病、生病早愈的普适秘方
养生与内功修炼:逆腹式呼吸法
养生就是养阳气
老公岁,老伴儿96岁,这对长寿夫妻的养生秘笈,值得所有人借鉴!简单易学!
吵架不能吵半截!8位名中医道出了养生大实话!
养生真经
中医李辛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儿童养生乱象,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徐文兵-中医养生秘籍
台湾最负盛名的中医师张步桃养生箴言
中医治未病,西医养医生,背后的真相令人深思……
樊正伦:养生比治病更重要
读完这篇文章,你的“养生观”可能被颠覆
养生之根本:关于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养阳!
怎样喝茶才养生而不伤身(刘希彦)
一字之差良药变毒药!养生药材,千万要看清,否则要命!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道家阳气与养生(推荐)
《黄帝内经》五谷养生法:鸡鱼肉蛋吃一筐、不如杂粮吃一碗
88岁原中央保健局长王敏清:50年没感冒,60年不发胖!养生靠5句话
从《红楼梦》看清朝之前古代贵族的医学养生-刘希彦
道家养生秘术:十二段锦
道德经是高级养生秘籍
87岁院士两次被海关拦住,只因长得太年轻!他的养生秘诀是…
站桩:养生 大功法
以德养生,缺德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养生备于理:揭秘五德养性益五脏之说
条养生常识!
《道德经》竟然还是一部养生秘笈!
养生备于理:揭秘五德养性益五脏之说
性命双修,从身体到心灵的养生之道
为什么养心就是养生?
惜命 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
中医拍打八虚养生法
中医的 境界是养生,养生的 境界是养心!
养生的 境界是——慈悲
气功养生基本功,附具体操练方法
一个祛病延年、简单、有效、增福消业的佛家养生秘诀!
戒色养生总结
的养生方法——心境平和
跟《黄帝内经》学养生,跟《心经》学养心,跟《庄子》学养性
可以代替肉的素食
条养生常识!
《黄帝内经》养生观与王凤仪思想践行体会
9种调料养生保健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
梁冬反思录:关于中医,我说的都是错的
经典防暑小药大盘点
高血压,立竿见影的推拿法
50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推荐收藏)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历史上最全的慢性咽炎 方汇总
经济学博士:学中医最有前途!
人生的根本意义究竟是什么(附视频)
刘丰
了凡的故事:献给勇于改变命运的人
触目惊心的中国式剩宴,浪费的背后是一场因果大灾难
龙杯大讲堂 集《中国人文精神》(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教授)
德不配位,你的命不好?对照下面看看你的德够了没?
相由心生:身体和相貌会随着你的心改变
所有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张德芬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董群:创世的上帝与觉悟的佛
宇宙的密码:能读完、读懂此文的,能量都不一般
极度危险的泰国「佛牌」,与鬼神做了交易!
现代因果实录-24-如是因果(一窝老鼠致头疼)
警惕啊!我颠沛流离,贫困潦倒的背后真因,很多人还在犯!
想过没有,如果所有人都吃素,世界会变成这样!不可思议...
残酷真相:你包里的高光眼影,是无数4岁孩子拿命换的!
70%以上疾病与负面情绪有关!学会这几招,驱散负能量~(收藏)
惜命 的方式,竟不是养生,而是…...
《金匮要略》与肿瘤
头发早白、枯黄、大量脱落,说明身体内部有问题了
中医人一定要知道:复合证及其辨治
“痈疔百效丸”,可用于一切痈毒、疖肿
一次性解答糖尿病的诸多疑惑(何绍奇先生对中医人的嘱咐)
医生解答“小昭如何换裤衩”等五大疑难杂症
你亲眼见过的厉害中医是什么样?
纪小龙: 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父母 的罪恶,就是过度保护孩子
大数据: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学习后劲更足!家长必须知道……
给我10天,还你健康50年
李杲忏悔三昧+脑场音乐自愈疗法
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龙杯大讲堂第四集《孔子思想》(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教授)
富有弹性的婚姻更幸福
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南怀瑾: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定要学会让金钱财富追着你跑
求观世音菩萨死里逃生记
王东岳:东西方文化溯源(视频)
现代因果实录-27-鸡蛋煎饼果子
果卿居士
因果的可怕是神通也改变不了的
爆笑漫画: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有证的假中医和无证的真中医-什么是中医的命?
理工男转行学中医记
李兵
缪希雍,你可猜到今天的孩子光吃肉?
罗大伦
一位肿瘤医生患癌后:没想到做病人那么没尊严
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声道歉
为什么要学中医?这是我见过 的答案!
医院主动曝光: "杀死"你的可能是亲人!
为什么说中医是“骗子”?一位老中医的深度剖析!
唐云
中医养生应从哪方面入手?
胡维勤(荐)
为什么中国人不适合喝咖啡?
水果到底能不能吃?中医有个大原则
怎样做到无病或有病自愈,这段视频告诉你!
彭鑫中医博士
病不是人生的重心,古代中医其实不是治病,而是调常!
李辛
罗大伦:看病立生死状的医生喻嘉言
人类疾病为什么越治越多?原来这才是真相!
中医科学:两篇精彩的论述
为什么外国人喝冰水没事,我们吃冷饮就难受?真相是...
你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啊
医院教授赵霖
从排斥到热爱,是中医的疗效改变了我
何裕民
一根小小银针,为何能撬动世界,“鬼手神针”实记
三代家传还要自学中医,兜兜转转还是回归经方
林树元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三伏晒背,可祛陈年痼疾
即使中医科班出身,道路依然曲折
卫计委官文!西医不能再开中成药了!
中医博士毕业3年,我最终决定回归民间
漫谈伤肾精、致不孕不育的种种误区(含邪淫、手淫的危害)
任之堂余峰
送你一份夏季“作死”指南。。。。
谁来拯救中医学子的未来?
张向伟
等待中医的重生-一个中医爱好者离经叛道的感悟(全)
南飞
背黑锅、躺着中枪、被冤死…拿什么拯救中医药
南飞
莫让病患成为科学的祭品(深度好文)
《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
翟双庆
三阴体质/三阳体质,你是哪一种?
中医养生的 境界则(收藏)
罗大伦:三七粉的妙用
关于中医,那些不得不说的震惊真相!
贾谦(荐)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的自述:我终于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深度好文)
早起,就是救命!长期坚持早起的人,身体会发生这7种神奇变化
疾病都是假象
不想让亲人蒙受无谓的痛苦而学中医
郭永来
根本与香烟无关
《老首长之死》一篇让亿万中国人幡然醒悟的文章
素来相信中医的潮汕人,如何用民间智慧养小孩,保健康
都是中医思维惹的祸?
说说几个自学中医成名的人
因病从医,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徐丹娜
梁冬:身体根本不需要太多东西……(恍然大悟)
由病及医,学中医没达到一定的境界,你真地要相信遇到的中医
爱新觉罗·恒伟
对所有人适用,为什么大家一定要学点中医基本知识?
我的脉诊经验:10症状说透伤寒脉法(荐读)
早睡真的比晚睡好吗?
中医不治病?
徐大为
一个软件高级工程师的七年中医路
香港学生到北京跟着道长学中医(纪实长文)
中医通不过双盲实验就不科学了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疾病不是一天产生的
中国岁老人首次公开长寿秘诀!简单到人人可复制...
中医不是我的初恋,却是一辈子的爱人
成为中医高手必须得师承吗?
学中医要落地,不要空讲理论
黄煌
玄学和中医是怎样沦落为迷信的?
“半吊子”中医妈妈:我把儿子治坏了
儒门事亲,为了外婆学中医
世界上有两种胖子,一种是懒,一种是「湿」
你的容颜,中医最懂
不安与焦虑袭来,中医怎么办?
感冒备急方,如果你真想试试自己如何治感冒
中医一定要掌握“运气”“易经”吗?
肖相如
钱学森:中医是 的生命科学
中医治疗糖尿病各种技能(有理!有据!有方!)
中医学徒派与学院派的比较
学好经方与学好中医是一个概念吗?
化学家李宁先教授《中医医论》讲座-中医科学、西医不科学
彭奕竣:乙型肝炎-一个病人都治不好的医疗骗局(荐)
洛克菲勒家族创建了大型制药公司并摧毁了替代医学
子宫癌、子宫颈癌、乳癌与红斑性狼疮是如何发生的呢?
彭奕俊
倪海厦:更年期综合征
当医生面对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裤者,库也“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不被寒伤的关键在于“固密”
我为什么想做民间中医?我们也是穿着草鞋走过来的!
潘德孚:医学无能化与中医现代化!
倪海厦:治疗乳癌之经验方
邓铁涛:屁股一定要坐在中医那里
亲历现代医学之灾难
刘仁和
西医止痛药之毒性
剖腹产与非母乳喂养正在慢慢毁掉下一代!最详细的母乳说明
中国医患关系的根源在哪里?
中医彭鑫博士:"淫"与糖尿病
郭生白:小孩子的这些肺炎,全部都是因为强行降温导致的!
潘德孚:没有治不好的病
倪海厦:乳癌的中医论述大集合,颠覆你对乳癌的认识!
一个中医初学者治好女儿的小医案
透支身体是最愚蠢的事情
名老中医潘德孚
倪海夏:血液透析术,等于是洗心脏,不是洗肾脏
高圆圆:宅在家里学中医
肾经亏损后身体怎么调理!
药神火了,老中医一口气说出白血病的真相,彻底惊醒国人!
小孩子几岁开始刷牙比较好?
警惕!中医育儿正在被边缘化
西医一瓶药,谁解其中迷?
陈金柱老师讲妇科问题,痛经,肿瘤、囊肿、肌瘤、子宫切除[荐]
你的"命"是空调给的,你的病也是空调给的!古人的穿衣智慧
"混血儿聪明"是弥天大谎
溺水后中医怎样急救
男子胃里长了结石…医生却说:快喝可乐!喝一个星期!
假如西医没有体检
给中医独立行政权发展中医,是中国国家安全之外的 大战略
揭秘:阳光具有疗愈癌症的神奇能量
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不相信中医有多可笑
所有的身病,都是心病的外延(荐)
审视中医
这些中医专业太有用!令网友羡慕…
中医:所言皆药石,立意尽慈悲
震撼心灵《千万别说你有钱》,泪奔了!(荐)
阳气产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补阳方法大全)
蔡长福:辨屁论屁,兼论癌症由来(附医案)
八把中医救命钥匙,人人都应掌握!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到底为什么
中医学是最伟大的医学
黎鸣
切阑尾,切胆囊,切卵巢…谁之过?
中医真的很了不起!中医国药,我是彻底服了!
西医是显微镜,中医是广角镜!
中医临床每一点进步都是在“悔悟”与“抱愧”中获得的
癌与爱-一个中医眼中的癌症
警惕“医学殖民主义”淡化中医特色,世界正睁开眼睛看中医!
医改的前世和来生
不用担心中医的前途,中医自有其强大生命力!
比利时“中草药肾病”案,中医师胜诉
伤寒药性解,此篇最独、最精、最透
笑话!竟然和中医谈科学?!
田松
学中医: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倪海厦:胰脏癌的罪魁祸首-人工甜食
伤寒和温病,这篇文章讲得最全
先能治病,再谈养生
这个因素会导致乳腺癌,不可忽视!
在固定位置上找穴位,是把经络学“死”了
为什么说胖人多虚,胖人多湿?
我在大学静悟中医
为什么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
李可老中医的声音
为什么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
口腔溃疡、烧伤、痔疮……你试过云南白药吗?
李辛:人们可以自我治愈,心的康复比身体康复更重要
癌症也很脆弱,不需要过度医疗!
倪海厦: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病有关!治不好心脏病的医师是 治不好癌症的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民族如此使劲消灭自己的民族医学
李辛:所有的心身问题,都可以通过放松来缓解
你不是懒,而是身体太虚了!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没有丑女人,只有脾虚女
万病皆伤寒,伤寒思维你必须掌握[精]
原来这个因素也会导致肥胖[精]
学好中医,必须要读几千年前的经典著作吗?
高树中
人体结构有病与康复的标准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湿气重?
什么病需要忌口?中医泰斗秦伯未先生的忌口学说
伤寒临床总结(重点是里面的方与证思维)
黄煌: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刘力红:我心中的君子(糙米养生)
很多怪病都是痰湿引发的,此文把痰湿说得一清二楚
误区:牙痛牙肿,拔牙钻孔(牙医学中医)
刘力红:士当弘毅任重道远
求医在美国:用尽毕生解数,远离这帮温柔的“禽兽”
刘力红:睡眠大补阳气6大恶习让你比同龄人老十岁
倪海厦:谈七种癌之起因
倪海厦论癌:我不管肿瘤在哪里,按经方对证治疗总可解决!
体质,其是就是一种病理状态-辨证体质,指导方证
崔德强
倪海厦:"七情"与夫妻吵架不生病之间的奥秘?
为何3-5点早醒的人易猝死?和肺癌又有何关联?
医盲会误己,掌握基本医药知识很有必要!
刘力红:治疗无非重新恢复到"平人"
奶茶,饮料,它们正在毁了中国年轻人
徐文兵:从十岁到百岁的活法
徐文兵:相信仪器还是相信感觉?
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曹灵勇:伤寒入门[精]
"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饿瘦”不如“补瘦”!中医:补脾减肥
中医妙解疼、痛、痒、酸、胀、麻、疲、乏、饥、饿、劳、累、聪、明之病症
倪海厦:大便通,癌症饿!
一只饥饿的老虎(人生真相图)
余浩: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要少吃水果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现代女性身体普遍存在问题,体寒,淤血,肝郁......
董洪涛:从中医的角度谈运动养生的方式
董洪涛:中医如何诊治高血压
为什么说不学中医,后悔一辈子?!
学习中医是一种人生修为
治疗不伤人才是好中医
倪海厦:中医对于健康有非常明确且详细的判断准则
未来的新中医是这样的,你已经out啦
全家拖垮因重病,学好原始点,全家健康自作主
跟张仲景学治肝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德不近佛者,不能成大医;技不近仙者,不能成名医
触目惊心!现代医学为人类广开地狱之门
我眼中的中医和西医
姜廷海
中医让你避开寒凉,实际是在要你的命?[精]
中医西医没有强弱,只有使用他们的人才有强弱
中医疗效震惊尼泊尔西医界
老中医经验总结,至少要看三遍
这位民间中医高手曾为孙中山诊病,为梁启超献言(萧龙友)
《金匮要略》与肿瘤
中医是海,西医是河
中医大家陈玉琴老师对69种病症的独到理解及治疗建议(超全)
中医西医,谁能更好为你治病?
占豪
听郝万山讲故事,识阴阳体系,悟生命本源,明治病诀窍(精彩)
医院里很少有"真正的中医专家"?
罗大伦:女士养生中的寒邪、瘀血和肝郁
中医是这个时代贫瘠和仓皇的" 品"
你只知福建有沙县小吃,现在最火的是屏南药膳
十世遗风:经方的故事(10集全文)[精]
十世家传都没有患者,我依然选择开中医诊所
十世遗风
30年如一日,民间乡村医生坚持深山采药为群众看病!
马兜铃致癌?这个锅中医不背,西药一直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
在喷子骂中医的时候,外国正在瓜分中医的未来!
为什么会早衰?
中医解说月经量决定着女人的生命
郝万山:中医的五行学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医博士刘力红:中医是如何认识健康与疾病的
刘力红:同吃一锅饭,为啥有人缺营养有人不缺?
不会做馒头怎么算会做饭?
马未都: 老中医救了多少中国人的命
养生是中医发展 战略
中医的问题在于不再中医
带你彻底认识经典中医-现代中医的没落根源(精华)
体会千古中医智慧:天人相应与时间节律
郝万山
"阳化气,阴成形"与肿瘤
中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专业
助理医师开诊所,被罚10万!这3种情况不能个体行医
自家西医诊所倒闭之路
私人诊所或是中医的一大突破口!
中医诊所,才是培养铁杆中医的真正大学!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所谓“尿毒症”绝大多数都是误诊
余秋雨:没有中医,中国人都是谁养大的?
那些年,我们初识中医(学习中医的方方面面)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医
马丁《父与子的战争》,让无数人泪崩!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
人的能量大多消耗在胡思乱想上
爱自己,是情绪 的解药
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来自一位企业老总最真心声)郭继承老师
开启万福之门的钥匙
秦东魁
秦老师讲因果:全身疼
你还相信手淫无害吗?多少青少年被它毒害!
彭鑫博士
海鲜,正在残害无数中国人
万没治好疯癫的儿子,就这样被佛法拯救
监控视频下最真实的一幕:醒醒吧,“你弱你有理”已经行不通了!
看了就明白:为什么有些病需要忏悔、念佛才能治愈(患癌症只能活一个月,靠念佛神奇痊愈)
有的高人,还真是谦谦君子~
昭慧法师: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道德经》竟揭示了人类身体的诸多奥秘
李老师《借事练心化性》
孩子学国学的家长,一定要看这个段视频!
蔡礼旭老师:当孩子懂得分担家务,他才能体会到做事的辛劳,惜劳才会知道感恩!
没有大人管束,10个男女孩住在同一封闭别墅,5天后结果让人出乎意料...
《解脱之路》
大安法师:严峻的道德危机
纵欲、目淫意淫、口说荤话下流话皆有报应
现代因果实录-16-谁之过
果卿居士
干煸or清炒?四季豆的趣味都在这10种做法里了!
人的病是由心生的,命也是由心生的!
性理初学浅说
门翼屏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百人下跪,今天看的人都哭了....
颠颤不停地16岁女孩
秦老师讲因果
你想生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说了算!
别以为读了大学,你就不是文盲
金钱的能量其实是爱的能量
同房这事,不得不慎!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一代风水高手,竟然预见到自己将无处埋骨!
两位医生让位居民弃荤转素,见证纯素魅力
碰瓷界的鼻祖!地痞父子的作妖故事, 的下场好悲惨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真实)
现代因果实录-21-不良少年
果卿居士
子女有出息的秘诀
她用一个月令"人渣丈夫"变成模范丈夫!还治好了癌症!
一位医生的自述:我的追求与奉献(非常感人)
赵振兴
赵绍琴谈胆囊炎的证治
名医熊继柏教你治疗各种“汗”
胡希恕经方故事十四则
龙齿安魂,量小亦效(浪费药材是可耻的)
符友丰
半夏为调和阴阳之要药
王昆文
小小食品关键时刻却能救命
柴中元
中医养生睡眠时间: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易经揭秘:为何破财就可以免灾?
人生的“苦难守恒定律”,多少人后悔自己知道的太晚
肾病哪来的?肝病怎么得的?
刘善人:再大的病心里装着父母就有命在
九种常见“问题家庭”及应对方法
孩子是大人 的老师
看你的长相,就知道你不是好人
台风后出现了这种动物,千万不要吃!
吃螃蟹引发大抢救!中秋将至请把医生的忠告转给所有人!
我手术中,偷听到医生聊天,吓晕了……
国医大师朱良春:三七止血补血,消瘀通脉
20种民间中医诊断小经验,看完你也是大神
治疗血崩用此两药,屡用屡效且花钱少,只可惜用的人比较少
痈疔百效丸治疗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百发百中,几次治愈
何绍奇:让烧伤疤痕全消除的外治方
梁冬:一旦体会过 ,你就不再能忍受将就
曾仕强:癌症自救之道
意念是副大药-用意念调理身体
跟着老子和庄子学习生命智慧
刘善人:夫妻是最深的修行家庭是 的道场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专家提醒
如果你担心农药,更要多吃素食
你们这是在放生吗??我看简直就是在放死!!!
现代因果实录-33-护法怎能贪供养呢?
她素食28年,婚后8次怀孕4次流产,惨遭抛弃,皈依佛门,75岁活出最美人生!
干事业不是先有钱,而是先有胆!
中国首位公开被黑人留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访谈录:一声叹息花落去
窦豆:不去北大,想学中医
遍插茱萸少一人:怀念外公焦树德教授(感人)
毛泽东:西医治感冒办法少,中医一副药就好了
徐景藩:胃病用药体会
各种疾病的早期信号,太全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中药敷脐治病多
孙思邈说:重灸此穴,没有治不好的顽疾!
致父母:小儿贪凉饮冷为大忌
痛苦,是让人觉悟的最快方式
这2个地方值得每个活人去看看
17秒纯念=小时行动量(意念秘密)
刘善人:一个人得病全家人受累尤其是孩子
告别强势女人,遇见快乐的自己
李杲老师:具体练习方法和步骤讲解
学佛修行能改变命运,这是一件铁的事实
奇!为什么台风都在普陀山绕道而行?今天“利奇马”也不例外!
当你见到美女生起贪欲,有一个秘诀可让她成就你……
免费馒头,八年坚守,送出万个济苦善愿
现代因果实录-35-迷魂汤
果卿居士
丢掉幻想-美对华 是为彻底搞垮中国!
中科院丁一凡
道天机!无道用术,损阳寿
风水助力修行的秘密!
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推荐所有习医者阅读)
明、清时期的中医教育是什么样的?
坐式《八段锦》养生功少林寺高僧亲自示范
六神丸治疣疗效佳
小医方有道理:四招治疗五官疾病
降火救水交泰丸
王士相治学经验琐谈:学好中医靠自学!
郭子光:伤寒真诠在于存津液
“物极必反”(深度好文)
的品格就是不多管闲事
3个感动上亿人的故事: 的善良,是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
刘善人:不花一分钱治愈一身疾病
说是好说呀,找人好处,咋找啊!
王竑琦
用观想意念疗愈的方法和原理
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
让人震惊的杀生果报真相
无神论者的亲身经历:感悟到佛是大医王
现代因果实录-36-气功治病与巫婆神汉
能人带孙子,真后悔没早看到!
李玫瑾
音乐的诞生是为了治病
==========END==========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 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