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中药名。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忍冬藤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中药金银花是它的干燥花蕾。忍冬入药。在中国始见于梁代《名医别录》,初用茎枝及叶,金银花至明代后才广为使用。《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嘲《本草正义》日:“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佐证”忍冬全身都是宝,藤、叶、花可入药,三者药性基本相同,性味可定为辛甘寒。是透邪解毒之良药现代研究证明。忍冬藤与金银花具有相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忍冬藤的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灌从、疏林中、乱石堆、田埂、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东南等省份。
忍冬藤的药材性状
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外皮易剥落。枝卜.多节。质脆,断面黄白色,中空。
忍冬藤的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肺经、胃经。
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忍冬藤的临床应用
用量9~30克,水煎服。用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忍冬藤的药理研究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忍冬藤水浸液对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水煎液(1:40)可延缓孤儿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
忍冬藤的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
配伍药方
①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焮作疼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八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顷再进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局方》神效托里散)
②治筋骨疼痛:鹭鸶藤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如只锉碎,用木瓜、白芍药、官桂、当归、甘草一处,用酒、水各半盏,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热服,善治脚气。(《履巉岩本草》)
③治消渴愈后,预防发痈疽,宜先服此:用忍冬草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入瓶内,以无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人甘草少许,碾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汤酒任下。此药不特治痈疽,大能止渴。(《外科精要》忍冬丸)
④治恶疮不愈:左缠藤一把。捣烂,入雄黄五分,水二升,瓦罐煎之,以纸封七重,穿一孔,待气出,以疮对孔熏之,三时久。大出黄水后,用生肌药取效。亦治轻粉毒痈。(《普济方》引《余居士选奇方》)
⑤治诸般肿痛,金刃伤疮,恶疮:金银藤四两,吸铁石三钱,香油一斤熬枯去滓,入黄丹八两,待熬至滴水不散,如常摊用。(《纲目》引《乾坤秘韫》忍冬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