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生产加工适宜技术飘似羽,逸如纱,无

蒲公英生产加工适宜技术

MEDICINEGUIDE

公英来源于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borealisinense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味甘苦,性寒,别名蒲公草、地丁、婆婆丁、黄花地丁、蒲公丁、奶汁草等。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

医经论述

医经论述

《唐本草》,记为“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中药蒲公英是蒲公英T.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borealisinens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功能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药材蒲公英

夏天的蒲公英

植物形态及药材

植物形态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

植物学特征——

蒲公英为菊科菊苣族蒲公英属植物。多年生葶状草本,具白色乳状汁液。茎花葶状。花葶1至数个,直立、中空,无叶状苞片叶,上部被蛛丝状柔毛或无毛。叶基生,密集成莲座状,具柄或无柄,叶片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羽状深裂、浅裂,裂片多为倒向或平展,或具波状齿,稀全缘。头状花序单生花葶顶端。

药用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根颈部密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叶狭倒卵形、长椭圆形,稀少倒披针形,长4~20cm,宽10~65mm,大头羽状深裂或羽状浅裂,稀不裂而具波状齿,顶端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全缘或具齿,先端急尖或圆钝,每侧裂片4~7片,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线形,全缘或具牙齿,裂片先端急尖或渐尖,裂片间常有小齿或小裂片,叶基有时显红紫色,无毛或沿主脉被稀疏的蛛丝状短柔毛。花葶多数,高5~40cm,长于叶,顶端被丰富的蛛丝状毛,基部常显红紫色;头状花序直径25~40mm......

药用蒲公英植株

蒲公英药材

地理分布及特色种植技术

地理分布

蒲公英属(T.F.H.Wigg.)是菊科(Compositae)较大的属之一,也是菊科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kitam)最进化的类群之一,全世界有多种。

该属演化关系复杂,区系地理也特殊,在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中部地区均有分布,也分布至热带南美洲地区。欧洲中部至东部及亚洲中至东部是其分布中心或“分布区密集中心”。

我国初步整理有70种、1变种,除东南及华南地区外,遍及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地区最多,华中、华东略少;其中新疆或西北地区共同分布的种最多,有30种;其次为中国西北至西南地区共同分布的有9种;而在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其种群分化较特殊,是独特的“分化中心”之一,有14种(包括特有种4种);我国华北—东北至亚洲东部国家有6种,亚洲广布的1种,其他有10种。

夏季播种育苗移栽技术

一、大棚的选址与建造

蒲公英高抗病虫害,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不十分严格,普通的设施即可满足其对环境的要求。大棚选址要求背风、向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保障及良好的排水设施。

二、施肥整地

在播种定植前可以进行一次人工除草,方法为整平深翻后的土地,全棚先浇一次透水,保持棚内温度达25~30℃,10日后棚内遍生小草,20日进行人工除草整地。在大棚内每m2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kg、过磷酸钙50kg、磷酸二铵20~25kg,然后深翻15~25cm,耙平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宽1.2~2.0m,畦埂高5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于光照和浇水。

三、选种、播种、移栽

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虫,且满足市场需要的蒲公英种子。大棚蒲公英种植可以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的方法。

四、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大量通风。通常是把大棚向阳面的塑料膜全部吊起来。为确保蒲公英优质高产,要有较好的肥水保障,蒲公英长到一叶一心时第1次施混合肥,即磷酸二铵与尿素按3∶1配制的混合肥。

早春季节要加强提温升温,盛夏季节要注意通风降温。一般在距春节50~60日时开始给大棚加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暖气取暖,早晚要盖草帘保温。

五、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地老虎、蛴螬、潜叶蝇等。如有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剂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倍液喷雾防治。对地老虎、蛴螬,采用杀虫剂喷雾效果非常好。对潜叶蝇,可用1.8%虫螨克~倍液进行防治。

六、采收

1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此时叶片已长至20~40cm,采收时间以早晨带露水、温度3~5℃最佳。方法是一手握紧植株,另一手握锋利镰刀整齐割下。

采收蒲公英

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蒲公英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色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酚酸类、脂肪酸类等物质,此外还含有胆碱、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果胶等。近年来,国外学者先后从蒲公英中分得8种三萜类化合物、10种胡萝卜素、7种甾醇、4种倍半萜内酯类、20种黄酮以及香豆素、酚酸类、多种脂肪酸。有学者在蒲公英中检测出66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对蒲公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氧化、抗癌、抗高血糖、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胃损伤、利胆保肝等方面。

现代应用

1.治乳痈

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义补遗》)

2.治急性乳腺炎

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

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

此外,在民族用药中也有应用。如,藏药、蒙药、苗药,傣药,土家药,等。

藏药——

哇库尔那保:全草治培根木保病,瘟病时疫,血病,赤巴病(《中国藏药》)。

克什芒:全草治溃疡,高烧,肠胃炎,胆囊炎(《青藏药鉴》

苗药——

Reibwudmangb弯务骂,Vobebwel窝欧吾,Uabberxferx蛙本反:全草治乳腺炎,治疥疮(《苗医药》)。

Vobheebwekfieex窝灰窝非:全草主治乳腺炎,疥疮(《苗药集》)。

临床应用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的传统药物,被称为中药中的“八大金刚”之一。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此外尚有酒剂、膏剂、点眼剂、糊剂等。

保健食疗

凉拌蒲公英,喉咙上火、扁桃体发炎的救星。

清热解毒、美容养颜、消痈散结、抗菌

蒲公英白酒、蒲公英啤酒、蒲公英根片也可放入普通的葡萄酒中,浸泡3日后即可饮用。蒲公英酒有清热去火、利排泄的功能。

本文选自《蒲公英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编辑:阳子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乔永刚,刘根喜

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界十大新星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yp/2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