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药遇见可快速
瘀血头痛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
13.藏药理论中,隆病采用的药物具有的性能是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E
治疗隆病,将与隆病性质相反如具柔、重、润、温、稳等性状的药物配伍在一起。
14.三酰甘油高于常值提示可能发生的疾病
A.肝功能严重障碍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动脉粥样硬化
E
三酰甘油酯增高的临床意义:?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其他疾病:胰腺炎、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肥胖、糖尿病、糖原积累症等;?用药:应用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避孕药。
15.执业药师需要特别提醒的特殊情况是
A.患者购买贵重药品
B.患者购买非处方药
C.患者购买的药品近期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D.患者购买长期维持治疗的药品
E.患者购买疗程治疗的药品
C
药师需要特别提示的特殊情况:
(1)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含有同一成分药品时,合并用药较多。
(2)出现不良反应时,或既往有不良反应史。
(3)患者依从性不好,或患者认为疗效不理想或剂量不足时。
(4)用药剂量超过规定剂量。超越说明书范围的适应症或使用剂量。
(5)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中有配伍禁忌。
(6)近期药品说明书有修改。
(7)患者所用药品发现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的。
(8)使用需要特殊存储条件的药品,或药品临近有效期。
16.别名为锦纹的是
A.槟榔
B.南沙参
C.大黄
D.杜仲
E.肉苁蓉
C
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
17.处方开延胡索应附
A.酒炒品
B.清炒品
C.麸炒品
D.醋炙品
E.盐炙品
D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
18.最易泛油的药
A.苦参
B.当归
C.厚朴
D.板蓝根
E.何首乌
B
泛油:?含挥发油如当归、丁香;含脂肪油如柏子仁、桃仁、杏仁;含糖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19.饮片的绝对含水量
A.5%-10%
B.5%-13%
C.7%-10%
D.7%-13%
E.10%-13%
D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20.服用感冒药期间不宜用的是
A、左归丸
B、越鞠丸
C、二陈丸
D、正天丸
E、都梁丸
A
服用解表剂中成药期间,除用于虚人外感证的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外,应忌服滋补类中药,并忌烟、酒及油腻难消化食物以免延误治疗。
21.木香顺气丸既能健脾和胃,又能
A、宽中除满
B、理气消胀
C、行气化湿
D、疏肝理气
E、疏肝消滞
C
木香顺气丸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22.地榆槐角丸既能疏风润燥,又能
A、凉血息风
B、凉血祛湿
C、凉血活血
D、凉血消溃
E、凉血泻热
E
地榆槐角丸功效:疏风润燥,凉血泻热。
23.更年宁片既能滋阴清热,又能
A、补气养血
B、养血调经
C、除烦安神
D、活血止痛
E、养心安神
C
更年宁片功用:滋阴清热,除烦安神。
24.明目蒺藜丸既能明目退翳,又能
A、解郁清热
B、清热养血
C、清热解毒
D、散风止血
E、清热散风
E
明目蒺藜丸功用: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25.仙灵骨葆胶囊既能滋补肝肾,又能
A、活血通络
B、祛风通络
C、蠲痹通络
D、舒筋通络
E、除湿通络
A
仙灵骨葆胶囊功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
26.既温补肾阳,益肾壮督,又搜风剔筋的中成药是
A、独活寄生丸
B、追风透骨片
C、舒筋活血丸
D、养血荣筋丸
E、益肾蠲痹丸
E
益肾蠲痹丸功用: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
27.应慎用龙牡壮骨颗粒的是
A、小儿脾虚证
B、小儿湿热证
C、小儿体弱多汗
D、小儿夜惊不宁
E、小儿食欲不振
B
龙牡壮骨颗粒功用:强筋健骨,和胃健脾。适应症: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实热证者慎用。
28.复方当归四物汤与妇科千金片同用后,能提高的是
A、止痉效果
B、止痛效果
C、止血效果
D、止泻效果
E、止带效果
B
复方当归四物汤与妇科千金片合用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内有热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
29.中西药联用能减少西药用量和副作用的药组是
A、桂枝汤与皮质激素类
B、复方川贝精片和降压药
C、防风通圣丸与解热镇痛药
D、大黄清胃丸与喹诺酮类
E、五味子糖浆与磺胺类
A
中西药联用能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和皮质激素类药合用。
30.过量服用会发生血尿的中药
A、麻黄
B、肉桂
C、黄芪
D、石斛
E、人参
B
中药的剂量使用范围比较大,在常规剂量下,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较少,但不可为强调疗效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麻黄过量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
31.金匮肾气丸所含的有毒中药
A、附子
B、蟾酥
C、雄黄
D、朱砂
E、黄药子
A
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
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三七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32.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是
A、《普济方》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和剂局方》
E、《太平圣惠方》
A
《普济方》是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保存大量民间验方。
33.特别适于小儿的针具
A、毫针
B、芒针
C、三棱针
D、皮肤针
E、皮内针
D
皮肤针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又称为小儿针。
34.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A.湿热
B.肝郁
C.瘀血
D.暑湿
E.感冒
E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以辨证为基础,同时也十分重视辨病,一般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
35.其性属阳的药是
A.黄芩
B.黄柏
C.附子
D.麦冬
E.石斛
C
附子为热性,故属阳。
36.根据五行学说,金的特性为
A.生长
B.生化
C.升发
D.收敛
E.滋润
D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37.称为“刚脏”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B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
38.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心与脾
B.肝与脾
C.肺与肝
D.肝与肾
E.脾与肾
A
心与脾的关系: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39.在养生防病时,对阴盛体质的宜忌是
A.宜寒忌温
B.宜凉忌热
C.宜平忌消
D.宜泻忌补
E.宜温忌寒
E
对于不同倾向的体质,还应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宜忌,如阴盛体质宜温忌寒,阳盛体质宜凉忌热等。
40.具有黏滞特性的外感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E.燥邪
C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1.面赤多见于
A.寒证
B.痛证
C.虚证
D.热证
E.饮证
D
一般来说,发热喜凉为有热,恶寒喜暖为有寒;为有热,不渴为有寒;赤为有热,面白为有寒;足烦热多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便短赤、大便燥结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红苔黄、脉数为有热,舌淡苔白、脉迟或紧为有寒。
42.弦脉所主的病证是
A.痛证
B.热证
C.食滞
D.血瘀
E.精伤
A
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43.知饥不食、舌红少苔常见于
A.胃气虚证
B.胃热证
C.肝胃不和证
D.胃阴虚证
E.食滞胃脘证
D
胃阴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口咽发干,多以睡后明显,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并有心烦、低热、大便不调、干呕作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伴见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44.对正气过于虚弱的正虚邪实病证,应采取的治则是
A.扶正
B.祛邪
C.扶正与祛邪兼用
D.先祛邪后扶正
E.先扶正后祛邪
E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患者。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如某些虫积患者,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然后再驱虫消积。
45.治实寒证应采取的方法是
A.寒因寒用
B.以寒治寒
C.用寒远寒
D.以寒治热
E.寒者热之
E
对于阴阳偏盛,即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的病证,临床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治之。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其阴寒。
46.风热感冒应采用的治法是
A.辛温宣肺解表
B.凉血养阴解表
C.热宣肺解表
D.散风除湿解表
E.益气清热解表
C
1、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2、治法清热宣肺解表。
47.治疗着痹宜选用的方药是
A.左归丸加减
B.防风汤加减
C.薏苡仁汤加减
D.养血荣筋丸加减
E.舒筋活血丸加减
C
着痹1、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重着,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2、治法:祛湿通络,祛风散寒。3、方药:薏苡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甘草、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生姜)加减。
48.根据藏药八性理论,土元偏盛药的性能是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E
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药物性能则重、腻;水元偏盛药物性能则凉、钝;火元偏盛药物性能则热、锐;风元偏盛药物性能则轻、糙。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凉、钝两性对治特性为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四性对治特性为重、柔、寒、钝的培根病。
49.血糖低于正常值,其临床意义可能是
A.妊娠呕吐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情绪紧张
D.腺垂体功能亢进
E.嗜铬细胞瘤
B
(1)胰岛素分泌过多 胰岛素β细胞瘤。(2)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减退 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50.若患者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应首选的应对措施是
A.检查药品质量
B.退药息事
C.处置不良反应
D.赔偿患者
E.降价销售该药
C
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对这类投诉应会同临床共同应对,原则上应先处理不良反应,进行行之有效的处置、安抚和解疑,减轻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
51.七叶一枝花的正名是
A.草河车
B.紫河车
C.蚤休
D.三七花
E.重楼
E
重楼的别名是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
52.处方书写补骨脂,应付
A.盐炙品
B.醋炙品
C.麸炒品
D.清炒品
E.酒炒品
A
本题考查并开药名,方书写补骨脂,调配应付眼炙品。
53.服用四神丸,宜用的“药引”是
A.黄洒
B.姜汤
C.米汤
D.盐水
E.清茶
C
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汤送服,取其保护胃气等。
54.不宜装于同一个药斗的药组是
A.泽泻与猪苓
B.桔梗与前胡
C.当归与川芎
D.三棱与莪术
E.熟地黄与黄精
E
形状类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能装于一个药斗中。如山药与天花粉;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菟丝子与苏子;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55.易虫蛀的常见剂型是
A.蜜丸
B.片剂
C.栓剂
D.颗粒剂
E.胶囊剂
A
虫蛀与原料药的性质及在生产、运输、贮存中受到污染等因素有关,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环境就会发生。易虫蛀的常见剂型有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等。
56.饮片的水分一般不宜超过
A.7%
B.9%
C.11%
D.13%
E.15%
D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57.因含罂粟壳而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A蛇胆陈皮胶囊
B.克咳胶囊
C.桂龙咳喘宁胶囊
D.二母宁嗽丸
E.蜜炼川贝枇杷膏
B
克咳胶囊主要成分:杏仁、罂粟壳、甘草、桔梗、莱菔子。
58.三九胃泰颗粒除消炎止痛外,又能
A.补脾益气
B.行气化湿
C.疏肝解郁
D.补气生津
E.理气健胃
E
三九胃泰功能主治是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59.金花消痤丸除清热泻火外,义能
A.活血止血
B.解毒消肿
C.清热燥湿
D.清热凉血
E.凉血祛湿
B
金花消痤丸功能主治是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等。
60.乌鸡白凤丸除补气养血外,又能
A.活血通络
B.除烦安神
C.理气疏肝
D.理气止痛
E.调经止带
E
乌鸡白凤丸功能主治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61.明目上清片除消热散风外,又能
A.明目止痛
B.活血通络
C.明目滋阴
D.养肝明目
E.行气止痛
A
明目上清片功能主治是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睑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
62.养血荣筋丸除养血荣筋外,又能
A.舒筋止痛
B.祛风通络
C.燥湿止痛
D.清热祛湿
E.活血止痛
B
养血荣筋丸功能主治是养血荣筋,祛风通络。用于跌打损伤日久引起的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陈旧性疾患。
63.独活寄生丸适用于
A.风寒湿痹
B.下肢丹毒
C.风湿热痹
D.下肢麻木
E.闪腰岔气
A
独活寄生丸功能主治是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注意事项: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64.关于使用金银花露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宜与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
B.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C.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
D.小儿痱毒者慎用
E.脾胃虚弱者慎用
D
金银花露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用于暑热口渴,小儿痱毒。且得注意事项有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饮食宜清淡,应多饮水,忌食辛辣、鱼腥食物。
65.因功能不同,联用可互补治疗兼证的药组是
A.更衣丸与内消瘰疬丸
B.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
C.急支糖浆与珍菊降压片
D.银黄片与双黄连口服液
E.镇咳宁胶囊与心通口服液
B
功能不同的中成药相配,可以互补治疗兼证,如气阴两虚证可用六味地黄丸加补中益气丸;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
66.中西药联用,能降低西药用药剂量的药组是
A.石麦汤与氯氮平
B.丹参注射液与多巴胺
C.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
D.蛤蚧定喘丸与异烟肼
E.女金丹与诺氟沙星
C
珍菊降压片(珍珠层粉、野菊花、槐花米、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67.既含对乙酰氨基酚,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
A.重感灵片
B.抗病毒颗粒
C.羚羊感冒片
D.速感宁胶囊
E.感冒清热颗粒
D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可用于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和缓解轻中度疼痛,一般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中成药:氯苯那敏也称扑尔敏,常用其马来酸盐,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并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感冒,但有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
68.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是
A.半夏露糖浆
B.川贝止咳露
C.蛇胆川贝液
D.苏菲咳糖浆
E.杏苏止咳糖浆
D
《苏菲咳糖浆》成分是百部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氯化铵、盐酸麻黄碱、薄荷脑。辅料为蔗糖、乙醇、甜菊甙、桑子香精、苯甲酸钠,主治祛痰镇咳。用于咳嗽,气喘,多痰。
69.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的中药是
A.天仙藤
B.忍冬藤
C.大血藤
D.首乌藤
E.鸡血藤
A
⑴《本草汇言》:诸病属虚损者勿用。⑵《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注[]号)“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凡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已作为非处方药管理的肺安片、朱砂莲胶囊、复方拳参片现按处方药管理,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批准的功能主治服用。药品零售企业未凭处方销售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的,一律依法查处。
该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70用药剂量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继发反应
D.后遗作用
E.过敏反应
E
过敏常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因为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往往由遗传而来,也就是说,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的可能将伴随终生,故过敏反应跟用药剂量无关。
71.钱子的中成药是
A.追风丸
B.舒筋丸
C.紫金锭
D.祛风止痛片
E.三七伤药片
B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其它几个中成药没有马钱子成分,且《舒筋丸》主要成份含马钱子粉、麻黄、独活、羌活、桂枝、甘草、千年健、牛膝、乳香(醋制)、木瓜、没药(醋制)、防风、杜仲(盐制)、地枫皮、续断。辅料为蜂蜜。
72.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医学典籍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千金翼方》
D.《外台秘要》
E.《太平圣惠方》
B
《金匮要略》全书以《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73.医疗器械的基本质量特性是
A.有效性和经济性
B.有效性和适用性
C.适用性和经济性
D.安全性和有效性
E.安全性和适用性
D
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它的基本质量特性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
74.在五行中,“土”的特性为
A.升腾
B.收敛
C.滋润
D.生化
E.升发
D
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
75.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C
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76.既为五体,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胆
B.筋
C.肉
D.脉
E.髓
D
五体包括:脉、筋、肌肉、皮肤、骨。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77.梅核气为痰气凝结于
A.经络
B.咽喉
C.筋骨
D.胸肋
E.胸膈
B
若痰与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
78.神智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A.得神
B.失神
C.假神
D.神乱
E.有神
B
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鼻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79.梁脉的主要病症
A.血瘀
B.食滞
C.痰饮
D.热证
E.湿证
A
涩脉主病:气滞、血瘀、精伤、血少。
80.阳虚证的症状可见
A.形体消瘦
B.五心烦热
C.口燥咽干
D.形寒肢冷
E.眩晕失眠
D
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眩晕失眠是阴虚证的表现。
觉得有帮助的
点个赞,就好像你在对我
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