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寒露长假尽,早晚有温差,幸福不过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

第17个节气——寒露

它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当然上班打卡

也开始啦

寒露节气后,秋意更浓,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丝丝寒意袭人。在这乍暖还寒时节,家长若是忽视气温变化,宝宝穿衣不当,饮食起居不妥,娃娃很容易感冒哦!

在此,成医院中医儿科房明东博士给你带来了多种预防感冒,增强体质的中医保健实用方法,大家赶紧学起来吧!

一、中药洗浴,未病先防

1.防感洗浴方

组成:黄芪20g、苍术15g、防风15g、苍耳子15g、桂枝15g、白芍20g、鸡屎藤30g、生艾叶20g、藿香15g、排风藤20g

适应症:用于反复感冒、慢性鼻炎之患儿,也可用于正常患儿日常保健,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老人、儿童尤其适用。

用法:大火熬开,转小火熬20分钟,取药汁洗浴5-10分钟,以微热微汗为度。一周1-2次。

2.防流感洗浴方

组成:黄芪15g、蒲公英20g、板蓝根20g、忍冬藤20g、茵陈15g、苍术15g、防风10g、白芷15g、川芎15g、生艾叶20g、石菖蒲15g、藿香15g、薄荷10g

适应症:用于预防流感,有化湿解毒、扶正祛邪之功。

用法:大火熬开,转小火熬20分钟,取药汁洗浴5-10分钟,以微热微汗为度。一周1-2次。

注:防感洗一年四季均适用,防流感洗只适用于流感流行时期的预防。

二、小儿推拿,气血舒畅

常用穴位:头面四穴,摩腹,捏脊,揉涌泉

1、头面四穴:

即位于头面部的天门、坎宫、太阳、迎香,有疏风解表之功,对小儿感冒、鼻塞、喷嚏、头痛、发热都有较好效果,经常操作,也可预防感冒。

2.摩腹:

药王孙思邈说:“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腹部为调控经络、气血运行的中心部位。中医认为摩腹能通和上下,去旧生新,调理脏腑,除外邪、安五脏,恢复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3.捏脊:

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临床用于小儿疳积、腹泻、腹痛、便秘,以及婴幼儿日常保健等。捏脊困难不配合者,可以擦工字背代替。

4.揉涌泉:

涌泉穴有滋阴退热、引热下行、止呕止泻等许多功效。常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经常按揉,擦热,具有调和阴阳的保健作用。

三、食疗茶疗,养阴润肺

1.食疗方

组成:荸荠5-10个(不去皮),白萝卜半个,梨一个(不去皮),甘蔗一节(10厘米),切成颗粒,熬煮半小时,取浓汁频服,也可加少许冰糖或麦芽糖改善口感。

适应症:秋冬季皮肤干燥、口唇干、咽喉干痒、发热后口咽干燥;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见咳嗽有痰,痰黏难出,大便干燥、饮食减少等;小儿积热内生、舌红、唇红、便干、烦躁等。

加减法:

?干咳少痰:加鲜百合一两

?痰多:加橘络10克、鲜竹沥口服液半只

?有脓鼻涕:加鲜鱼腥草一两

?积食:加生山楂15克

?咽喉不适:加鲜青果30克

?积热、干燥明显:加鲜石斛一两。

?鼻涕、痰中有血丝:加白茅根30克

2.饮疗方

组成:金莲花3g、腊梅花3g、青果5g、玄参5g、桑叶2g,加冰糖少许。

适应症:秋冬季或雾霾天咽喉干痒不适,频繁清嗓等,慢性咽炎也适用。

用法:开水冲泡服用。

3.伏九敷贴,温经通络

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身体各种痼疾最易反复,所以需要补充一些温阳散寒药物来祛除顽疾,预防咳嗽、鼻炎、哮喘、反复感冒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院中医科针对儿童体质,采用自制三伏贴,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更加安全,而且半岁以上的小婴儿也可以贴哦。

小贴士

除了以上办法,家长的日常护理也同样重要哦。

穿衣:秋季早晚温差大,不可一见降温就加衣太多,早晚适当加衣即可。否则,汗出太多反而容易感冒。对于爱出汗的宝宝,出汗过多更应及时更换内衣或加隔汗巾。中医说:“春捂秋冻”、“薄衣之法,从秋习之”,秋季正是锻炼宝宝耐寒能力的最佳时节。

饮食:秋高气爽,天气干燥,饮食宜清淡。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可以适当多吃白色食物以润肺,如山药、百合、雪梨、银耳、荸荠、白萝卜等。而应少吃香燥、熏烤、牛羊肉等温性食物,以免加重燥热,伤及阴分。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是此意。

居家:居家应保持通风,婴幼儿床上物品应定期晾晒。视情况增设加湿器,以免室内空气干燥加重咳嗽、鼻炎等问题。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晚睡。

出行:出门戴口罩,选择天气晴朗的时间外出活动,避免人流较大的商场、游乐场等,以空旷的公园、郊区为宜。回家后注意清洗头面,双手。

最后,房博士提醒大家,疫苗仍然是预防的最主要手段,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建议打流感疫苗哦。

作者介绍

房明东

主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四川省第四批老中医药学家学术继承人,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委会秘书兼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擅长:运用小儿推拿、药浴、食疗、敷贴等“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治疗并调理各类儿科常见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yp/11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