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讯法讯
1.清明节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济炼超度、还受生债法会
2.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3.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4.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5.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早春时节,北方的原野里还是灰扑扑的一片,有一种野菜开始长出鲜嫩的芽苗。早春刚刚出土的茵陈,毛茸茸的,浑身都是肝胆的勇猛劲儿,这是药效巅峰时的绵茵陈。
毛茸茸的茵陈它秉受少阳初生之气,能芳香透达,宣湿开郁。也只有第一波新出的茵陈苗,才带有这种独特的功效:解春天多发的肝火旺,肝胆湿热。
而春天的肝火旺,症状以火爆脾气为主。多是因为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
肝火旺、肝胆湿热的一般表现两胁胀痛、容易发脾气;
眼睛易发红,或发涨干涩、眼屎多;
口苦口干,失眠,头晕头痛;
小便短赤,或黄,或舌苔黄厚腻,舌偏大,身上偏黄,眼白发黄。
大便糖稀,或便秘,或外阴湿疹,带下黄臭,外阴瘙痒。
可以用初春的茵陈苗,煮清肝利胆的祛湿汤。
茵陈10g、大枣3-5个,生姜两片。加水煮半小时即可。
有以上情况都可以喝,一周1-2次。
茵陈,有发陈的作用,不光清肝火,化肝胆的湿热,还能推陈出新,把肝胆里陈旧的腐烂的东西给清除掉。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
茵陈的手绘科学插画中医认为气是人的根本,治疗是以药物之气,来调整人体之气,推动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药物的采摘季节十分的重要,同一棵植物,不同季节所蕴含的气,也是不一样的。茵陈就是这种药物的典型例子,过了初春的茵陈,中医甚至给出另外的名字叫做“青蒿”。两者的不同之处,我们用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身体消瘦,全身感觉没有力气。这天,家里人扶着他来找华佗:“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这个病人得的是黄疸病,可是当时的华佗并不知道怎么治,于是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方法,我也束手无策呀”!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忧伤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知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面色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萎黄,变得红润起来。
华佗很吃惊,求学心切的问道:“你这个病是那位大夫治好的?快告诉我,我要跟他请教一下。”
那人回答说:“我没有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你最近自己吃什么药啦吗?”
病人说:“哦,对了,因为春荒的时候没有粮食,我打了些野菜来吃。”
华佗说:“野菜很有可能就是药。吃的是什么野菜啊?”
病人说:“我也不太认识。”
华佗说:“那你带我看看去。”
干燥后入药的茵陈他们走到山坡上,那病人指着一片野草说:“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治疗疟疾的青蒿吗?也许还能治黄疸病,我采些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开始尝试用青蒿给黄疸病人入药。但连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有效果的。
华佗心想会不会是自己认错了药,于是找到先前的那个病人询问:“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
病人说:“是啊”
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什么季节的蒿子?”
病人说:“初春时节的。”
华佗明白了:“初春阳气上升,万物萌芽。也许只有那个时节的青蒿才有药力。”
第二年初春,华佗又采了许多刚发芽的青蒿试着治疗黄疸病。
茵陈鸡蛋饼这回效果非常好,治愈率很高。而过了初春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掌握得更准确,后来几年华佗不断作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
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
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的茎叶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因此留下了这样的说法:“一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南北方气候不同,植物萌芽的时间也不太一致,总之是以新萌发的带有绒毛的绵茵陈为佳。
民间早春吃茵陈,还有很多花样,像什么茵陈窝窝头、茵陈馒头、茵陈麦饭之类,这么吃上两顿,人必然眼明心亮,肝胆清明啊。
从南到北,各地茵陈逐渐采收了。肝火旺的朋友,在踏青散心的同时,顺便还可以采点野菜哦。
嗣汉天师府道教祖庭福生無量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龙虎山道教协会:-
⊙嗣汉天师府管委会:-
⊙平台运营弘道中心:-
⊙修行交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