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很痛苦,严重甚至要做手术,这样做就能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62073.html
话不多说,上方黄芪15g芍药15g桂枝15g生姜30g大枣3枚金匮条辩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的症状,阴阳俱微,寸部与尺部的脉都很微弱,这是气血两虚的状态。寸口关上微,寸脉和关脉都是很微弱。尺中小紧,代表阴血不足,尺代表阴,寸代表阳,尺中小紧表示下焦不足。外证可以看到是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身体不仁,没有讲痛,就是只有麻木,全身都有可能出现麻木。有时候手臂麻,有时候脚麻,不一定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处方方义黄耆桂枝五物汤的处方,就是把桂枝汤里面的甘草拿掉改成黄芪,同样是桂枝汤,你把甘草拿掉,换成黄芪,就叫做黄芪桂枝五物汤。大家可以自行搜一下桂枝汤这个处方的重点就是黄芪、芍药、桂枝是等量,生姜要加重,如果只加两片,就没有效了,麻还是会照麻。生姜加重到五大片、六大片,喝了会很辣,桂枝也是很辣的。为什么要用辛辣的药呢?这是因为要利用辛甘发散为阳,才能够让黄芪的药力从肠胃发散到四肢上去。气血两虚的症状会有麻痹的现象,用黄芪是因为它能够通透皮表,所以能够去麻。桂枝汤之所以要有桂枝白芍就是要增加脾脏的功能,脾脏的功能强起来,气血就会兴盛。所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吃下去后胃口会开,胃口一开吃了食物,血就被补足了。伤寒金匮里经方的正治法,一般是不赞成给病人吃太多的补药,除非是病人很虚弱,我们才会给他,否则的话我们都不会给病人补药,我们宁可将病人的脾胃强壮起来,让病人感觉饿,可以吃,然后让他的肠胃能够吸收食物,这是最好根治补虚的方法。治疗血痹,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处方。记住这个方子也可以用来补虚用的,如果是特别严重的麻可能要用到20天才能看到效果,若是20天看不到效果了,还请找当地的中医进行辩证。作者的话其实麻木无非就是瘀堵到了,外加寒症受阻。如果懂中药很好就解决了。这个是治麻的通用方,之前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那篇,有讲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顽固冷麻,葛根汤做加减可以用于颈椎导致的手臂冷麻,这都可以用。方子咱们得活学活用,不要死板,不然就不能突破自己。中医辩证看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虚实表里,阴阳寒热。这八个字看懂了,看病也就简单了。日常生活注意对于麻木也和咱们的生活饮食起居习惯有关,若这些不做出正确的改变,病是不太可能好的。建议大家多走路,多拍掌,多拉筋,再适当的练练八段锦,锻炼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一个月麻木就能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冰冷的东西也要注意,寒则淤,淤则堵,堵生百病名家解读下面分享一下名家对于这个方子的所悟所解,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其证为“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所谓“身体不仁”,即肢体酸麻,关节活动不灵活,受风遇冷症状加重.“如风痹状”故可有疼痛,但较轻微,主要以酸麻为主。本方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末梢神经疾病和末梢循环障碍,但后世医家对本方的使用已经突破了这些范畴。如对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有比较好的疗效。此症表现为双侧小腿和足部深处绞痛、困胀、沉紧、瘙痒、虫爬和烧灼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每以黄昏或睡前加重,活动和揉搓后症状缓解,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周世杰等用黄芪、赤白芍、木瓜、牛膝各30g,桂枝12g,当归15g,生姜6g,甘草10g,大枣6枚,为基本方。灼热加柴胡、栀子、忍冬藤,瘙痒加苍术、蝉蜕、苦参,疼痛加桃仁、红花、川芎。每日一剂,日服三次,十剂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治疗31例,观察3个疗程,痊愈21例,显效7例,好转3例,治愈率67.7%,总有效率%(周世杰等,河南中医,;4:)。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长期发热也有效果。如刘殿青治一35岁女性,低热两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C。伴有恶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给予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焦白术10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服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江苏中医杂志,;l:27)/)。赵克安治疗一名4岁迁延性肺炎患儿,中医治疗—个月之久,仍低热不退,体温在37.5~38°C之间,肺部中、小湿啰音不消,面色苍白,气短神疲,虚烦不宁,动则气喘,时自汗。予黄芪9g、白芍6g、桂枝3g、大枣3枚、干姜3g、附片4g。服一剂,次日烦减神安。再予3剂,体温降至37°C以下,左肺湿啰音已消失,右肺明显减少,但仍自汗,原方去姜、附加煅龙牡、五味子,3剂后痊愈(山西中医,;6;29)。这也可以看作“甘温除热”之法的灵活运用吧。另外,妇女在妊娠期及产后期间,常因长时间缺少运动、过多进补以及不正确的保养观念等原因,导致体形肥胖,肌肉松软,动作不灵活,易出现“尊荣人”的特殊体质,此时,本方的运用机会也相当大。本方证除了有身体不仁外,还可见有汗出一证,既可以是自汗,也可以是盗汗,且汗出常见色黄粘衣。本方中黄芪用量宜大,当用至50~g,尤其是治疗雷诺氏病等末梢循环障碍时。生姜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原方用六两,为黄芪、芍药、桂枝的二倍。生姜可以促进周围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温暖,引起发汗、能够祛风散寒,通血痹。临床应用本方时,可以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增强疗效。治疗面神经麻痹多与牵正散合用;治疗汗出或无汗合玉屏风散;无汗者生姜用量要加大;病在上肢者加葛根、桑枝、片姜黄,病在下肢加牛膝等不一而论。当归四逆汤所主也是末梢的循环障碍,但其证侧重于“经”,而本方证则侧重于“络”,且寒象要比本方严重。桂枝汤中桂枝、生姜为外药,芍药、甘草、大枣为内药。本方可看作桂枝汤去甘草、重用生姜再加黄芪。去甘草则方剂的作用走里减弱,重用生姜则方剂趋向偏于走表;黄芪也走表,吉益东洞谓之主“肌表之水”。一减二加使整个方子所主趋于肌肤之间,其所主比桂枝汤更为表浅。或问何不去芍药?《神农本草经》谓芍药“除血痹”,故不可去之。总之,本方证的病理状态为轻度体力降低(气血不足)或末梢循环不良、末梢神经营养不良伴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皮肤感觉障碍、肌肉挛缩、汗腺分泌异常,有时出现腹部挛急疼痛(张丰强主编《中医名方应用大全--现代方证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85)。本方的治疗机理也是通过增加末梢血液循环为局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并能促进末梢神经的代谢和修复。尤在泾:阴刚俱微,该人迎、跌阳、太溪为言。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即阳不足而阴为痹之象。不仁者,肌肤顽痹,痛痒不觉,如风痹状,而实非风也。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荣之滞,助卫之行,亦针引阳气意。以脉阴阳俱微,故不可针而可药,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调以甘药也(《金匮要略心典》)。魏荔彤: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助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荣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荣卫兼理,且表里荣卫胃阳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故不必多求他法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周扬俊:若言证以不仁概之,盖身为我身,则体为我体,而或为疼痛,或为麻木,每与我相阻,其实不十:甚矣,故以风痹象之而非真风痹也。经口: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然何以单言风痹也?邪有兼中,人之受之者必有所偏,如多于风者,则其痛流行不常,淫于四末。盖血以养筋,血不通行,则筋节为之阻塞,且血藏于肝,肝为肾子,肾既受伤,则血无不壅滞,于是以黄芪固卫,芍药养荣,桂枝调和荣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岂非至当不易者乎。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tp/7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