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鱼腥草(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药性论述
性味《别录》:味辛,微温。
《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纲目》:辛,微温,有小毒。
《医林纂要》:甘辛咸。
归经《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药理药性增强免疫力
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合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对TB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其MIC为0.78~.1mcg/ml,对感染TB的小鼠。能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长62天,拌食喂饲疗效更好。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临床应用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克,每日次,每次~4片,小儿酌减。
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肺脓疡:鱼腥草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也可鲜草洗净炒菜吃,或用鱼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急性黄疸性肝炎:鲜鱼腥草克,白糖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尿路感染:尿频涩痛:取鲜草50克或干品0克,煎服。
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用鱼腥草0克,甘草6克,车前草0克,水煎服。
皮肤病:用鲜品捣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热消肿、除痱止痒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疱疮、脚癣。
痈疖发背、疔疮肿毒(不论已破溃或未破溃):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赤白带、及小腹痛:鱼腥草0~6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0克,水煎服。
毒蛇咬伤:取鱼腥草62.5克,盐肤木根1.25克,黄仔叶根l5.6克,飞扬草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伤。
治疗痔疮:把鱼腥草洗干净(量的多少根据锅的大小定,没有特定要求,但越多越好)。放在锅里用水煮开,然后把水和鱼腥草放到痰盂里,直接坐在上面蒸。等水快凉的时候用水洗一下痔疮患处,效果非常好,长期使用不容易复发。
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蠼螋溺疮。
《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