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京科普一个橘子包含五味药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橘子全身都是宝1

一个桔子五味药

陈皮

青皮

橘肉

橘络

橘皮内层的网状筋络。性味甘苦平,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橘核

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2

陈皮健脾化痰

橘子每年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晒3年以上称为陈皮。

陈皮性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知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陈皮具有通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健脾和中、降逆止呕的功效。可治疗脘腹胀满及疼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便溏泄泻、寒痰咳嗽等病症,还可以解鱼蟹之毒。

临床应用

《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

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

中医的“陈皮半夏汤”、“二陈汤”是主要靠陈皮治病的,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

陈皮禁忌人群: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儿童慎食。

陈皮水防过敏

冬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此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很苦恼。单味中药陈皮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预防鼻炎复发所致的鼻痒、流清涕等。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过敏的高发季节,可以每日选用陈皮6克,加开水闷泡10分钟后饮用,喝完可续水,至其味淡后嚼食陈皮。

3

如何自制陈皮

自制陈皮需要先煮再晾

要得到放心的陈皮,最好是在吃橘子前,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污物,然后用清水盖过5厘米左右,流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

然后在适量的碱水(在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至10克配制成)中浸泡5至15分钟。

再用清水冲洗3次左右。必要时可加入果蔬洗剂之类的清洗剂,以增加农药的溶出,也可以将清洗后的橘子置于沸水中2至5分钟后立即捞出,再用清水洗一两遍,就能得到安全、无毒的陈皮了。

3

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橘子未成熟果实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始载于《珍珠囊》其性温味苦辛,入肝、胆、胃经。具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散结消痰之功,力较陈皮而强,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胀闷、疝气、食积、乳房作胀或结块、癥瘕等症。

《本草汇言》:青橘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凡病郁怒气逆而胁肋刺痛,或疝气冲筑而小腹牵弦,二者乃肝气不和之病也;或温疟痞闷而寒热不清,或下痢痛甚而小腹胀满,或小儿食疳诸积而肚大肢瘦,三者乃脾气不和之病。此剂苦能泄,辛能散,芳香能辟邪消瘴,运行水谷,诚专功也。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胸胁胀疼

2、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3、用于治疗乳痛、乳房结核

可用青皮配银花、公英、浙贝、炒山甲等,有消痈散结作用。

使用注意:气虚及汗多者不宜多用。

青皮与陈皮比较,两者性味基本相同,但青皮性较猛烈,长于疏肝破气,散结化滞,治胁痛、痞积、乳肿;陈皮则长于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治脘满、吐泻、痰嗽。

4

橘红、橘白功效不同

采收陈皮时,去其白内皮后的红色外皮叫橘红,去红外皮后的白色内皮叫橘白,临床也专用,二者功效同陈皮,但前者侧重燥湿化痰,后者则长于和胃化湿。

5

橘肉开胃理气

橘肉味甘酸,性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症。因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橘肉与山楂同作橘子山楂饮,适用于老年人或高血压、高血脂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6

橘络化痰止咳

橘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就是“橘络”,橘络辛温,宣气通络,治络用为引经,酒炒用。

它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骨血管瘤 

橘络、骨碎补、龙骨、牡蛎、续断、黄精、海藻、昆布、狗脊寄生、忍冬藤各60克,三棱、莪术、丹参、虻虫、乳香、没药各30克,杜仲、夏杜草各90克,石斛克,蜈蚣15条共捣碎,水煎3次,煎液合并,加蜂蜜克,重汤文火熬成稠膏,每服30克,日4次。能使肿瘤缩小,压迫症状缓解。可结合放射线治疗。

2、理气化痰,用于气逆痰滞

气逆痰喘橘络、陈皮、川贝、法半夏、炒苏子、桔梗各36克,茯苓、杏仁、瓜蒌(蜜炙)各48克为末,炼蜜和丸,丸重6克,每服2丸,日2次,温开水送下。

7

橘核散结止痛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8

橘叶化痰散结

橘叶味苦辛;性平,归肝经。疏肝行气,化痰散结。主治乳痈,乳房结块,胸胁胀痛,疝气。

《本草汇言》橘叶的功效: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其味苦涩,其气辛香,其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9

吃橘子注意事项

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适当食用,可增进食欲能补益肌体;如食用不当,反而无益。对容易上火体质和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建议吃柑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此外,橘子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如果一次吃的过量或近期连续摄入过多,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过高将会导致皮肤发黄。这时,除了多喝水、暂时不吃橘子类水果外,还应限制摄食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大约经过1个月左右后,皮肤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

专家介绍expertintroduction

周德湘

主任医师·国家一级中医师

天津市八大名医之一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

医院中医科,从医40年

中医药甲亢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科研工作,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部级)和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医治疗心脑管病、糖尿病、妇科、哮喘、甲亢、脾胃病、肝胆肾疾病及儿科疾病等。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诊区4诊室)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7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