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巨鹿巨鹿
赵建平
河北
“风也来,雨也来,请到古郡巨鹿来。大陆泽、广阿台,旧城古道长亭外。万年漳水涌春潮,千年故事难忘怀。”
在《巨鹿之歌》的旋律中,走进千年古郡、魏征故里。
钜鹿,秦代三十六郡之一。巨鹿,古邢州九县之一。
巨鹿原为“大麓”,最早见于《尚书》。书中记载:“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说五千年前唐尧禅位给虞舜,就是在巨鹿这地方。
古时候,大巨二字相通,麓鹿二字意近。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把“大麓”写作“巨鹿”,巨鹿由此而来。
历史的巨鹿底蕴深厚,现在的巨鹿铺满锦绣,未来的巨鹿美不胜收。
历史、现在、未来,都融入了三战、三杰、三景和三宝。
巨鹿三战
提到巨鹿,首先想到的就是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巨鹿成为赵国故地义军反秦的重要据点。
定陶之战中,项梁兵败被杀,义军被迫全面撤退。章邯乘胜率军北击赵地义军,大破之。赵王歇与张耳被迫退入巨鹿邑困守,形势岌岌可危。
楚怀王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同项羽、范增率主力救赵;一路以刘邦为统帅,西进攻略咸阳。宋义遗巡不前,欲收渔翁之利,被主战的项羽所杀。项羽率楚军渡河,在破釜沉舟战斗精神激励下,楚兵经过九次激战,大败秦军,俘虏秦将王离,遂解巨鹿之围。
章邯率军驻守棘南,连遭失败,又受到秦二世的猜忌,走投无路之下,被迫率军投降。自此,秦军主力丧失殆尽,再也无力顽抗,只能坐以待毙。
巨鹿之战是秦军与反秦军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义军欢庆胜利的呼声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张梁、张宝兄弟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虽然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三国鼎立的序幕由此拉开。
黄巾起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农民起义,历史作用不容低估,张角同样永载史册,为后世所景仰。
发生在巨鹿的贾庄之战,大明王朝从此气数殆尽。
崇祯10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率8万清兵发起对京师的进攻。崇祯火速召集卢象升前来拱卫京师,任命他为“总督天下兵”。
可恨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却暗地主张和后金议和,还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一起陷害卢象升。虽然卢象升有着指挥天下兵马的头衔,可真正能调动的也只有他自己的两万嫡系部队。
在与清军交战中,卢象升寡不敌众,仍奋勇杀敌,炮打光了,箭也射没了。他大呼:“男儿报国正在此时”,与清军展开肉搏战。
斩杀数十人后,身中四箭三刀,仆地而亡,时年39岁。其部下杨陆凯为保护其遗体,伏在卢象升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亡。此战,“天雄军”全军覆没。
杨嗣昌和高起潜害怕崇祯怪罪他们支援不利,谎报卢象升怯战逃跑。崇祯再一次听信奸臣谗言,这根大明的擎天支柱也被崇祯自己拆掉了。
一代名将卢象升,在战死后80天后,因为家属告状,才得以收殓入棺。
清朝散文家方苞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卢象升的死,彻底寒了无数忠君报国将士的心。
从此,明朝除了孙传庭之外,再无可用之人。
在同一个县域发生的三次战役,影响了三个王朝的生死,这在全国当是不多见的。
巨鹿三杰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巨鹿英雄豪杰代不乏人。
东汉耿纯、刘植战功勋著,均跻身于云台二十八将之列。
张角、张梁、张宝兄弟则因发动黄巾起义而名垂后世。
路温舒、僧一行、魏征的故事,更是可圈可点。
秦始皇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他苦心经营灭六国统一的天下十余年就灭亡了。
聪明绝顶的刘邦,针对秦的酷刑,提出“约法三章”,深得人心。
西汉吸取秦“用刑太极”而速亡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政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昌盛局面。
汉武帝时,宠幸和重用张汤、宁成、周阳由、杜周、王温舒等酷吏,造成大量错案冤案,使成千上万无辜的人死于非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最早人权的呼声出现了,中国最早提出人权的就是巨鹿县人——路温舒。
《汉书·路温舒传》载,他一生主要政绩是在廷尉当廷尉史。对汉武帝以来不少案件牵连千千万万无辜人,死于非命的情况十分清楚。
如刘安谋反案,死于狱中就有数万人,又如汉武帝亲信江充揭发的巫蛊案,被牵连致死的也有数万人。
对此,路温舒呼吁政府,尊重人性,保障人权。
他给朝廷上奏中指出:司法裁判,是国家之大事,处死人不能复生。死人所流的血,盈满街市。其他处刑的囚犯,更比肩相连。遇到行刑日,每次都杀万人以上,诚感可哀!
路温舒针对西汉重用酷吏造成大量冤案的状况,建议改革律令,取消酷刑,注重调查证据,减少冤案,以保障人权。
路温舒的奏章,是中国最早争取人权的呼声!
僧一行,本名张遂,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
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掌握了渊博的学问。他为了学习数学知识,又徒步跋涉几千里,寻访知名的人去请教。这种学习精神,使一行青年时期就以精通天文、历法而相当出名。
开元五年,一行从所隐居的荆州当阳山佛寺来到京都长安,充当唐玄宗的顾问。一行在长安生活了十年,主要致力于天文研究和历法改革。
一行继承了我国天文学上的优良传统,主张在实测日月五星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新历。为此,他和机械专家梁令瓒一起,依靠一批工匠,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和演示仪器。
水运浑天仪(浑象)是用水力驱动的能模仿天体运动的仪器,类似于现代的天球仪。这种水运浑天仪很有规律地演示出日、月、星象的运转,比张衡的水运浑象更加精巧、复杂。
水运浑天仪上还设有两个木人,用齿轮带动,一个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做一百刻)自动击鼓,一个每辰(合现在两小时)自动撞钟。可以说它是现代钟表的祖先,比西方的威克钟要早六个世纪,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
一行于开元十三年开始制订新历,到开元十五年,完成初稿,取名大衍历。大衍历最突出的贡献是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视运行速度变化的规律。
他在天文、历法、仪器制造和数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功绩,是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卓有建树的著名天文学家。
千年古郡、魏征故里。巨鹿最著名的人物自然就是大唐名相魏征。
贞观年间,魏征先后任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等职。他善于进谏,在朝期间进谏余次,帮助李世民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治国谋略,辅助唐太宗医治战争创伤。他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大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魏征死后,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为表达怀念和爱戴之情,家乡人民为他修祠祭祀。后来虽然战乱与洪水,魏征词多次被毁,但又多次修葺。
魏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巨鹿人的自豪。
如今的巨鹿人,传承了先人耿直、智慧、创新、担当的精神基因,创造出许多造福万民的新举措。
巨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政府花钱买岗位,村村设立救助员”社会救助新机制。
巨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建“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模式。
巨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村居点”模式。
巨鹿在全国平原缺水地区率先实现农村“户户通自来水”。
巨鹿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巨鹿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街道硬化、农村道路联网、村村通公交目标。
巨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建“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健康养老新模式。
巨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在农村通上天然气。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对前人最好的致敬与尊崇。
巨鹿三景
古郡草木香,万物皆欢喜。巨鹿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县”。
现在提起河北最美的水域,首先想到的是华北明珠“白洋淀”和美丽衡水湖。其实,当时中国古代北方第一大湖是大陆泽。
大陆泽又名钜鹿泽、广阿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河即黄河,大陆即大陆泽。
古大陆泽地区,既是古人类和水陆生植物的乐园,也是鸟儿的王国,更是苇藕菱芡的鱼米之乡。
传说蚩尤是大陆泽附近巨鹿一带的氏族了,黄帝部落因为气候干旱从陕西东迁到邢台地区,黄帝部落于是定居在了轩辕岗一带,发展农耕,与在冀南冀中的蚩尤九黎集团发生冲突和争夺战。
蚩尤顽强抵抗,黄帝九战不胜,遂转战到冀北涿鹿之阿,三大文明集团发生了激烈的交互冲突和融合,留下了巨鹿,涿鹿、获鹿(今名鹿泉)、束鹿(今名辛集)等一系列地名。
昔日,大陆泽周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摇篮之一,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陆泽昔日风光优美,不仅是古代邢台的重要鱼仓,还是明清时期的顺德府十二胜景之一,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
巨鹿宋城是历史留给巨鹿、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被称为“东方的庞贝”。
宋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地下千年古城,它是宋代唯一保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城池,是“因祸得福”保留下来的宋代文化的“活化石”
宋王朝建立之后,中原一带又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巨鹿县城逐渐地成为北方一个繁荣、富庶的城镇。
黄河犹如一条不断摆动的巨龙,北流后,巨鹿县城成了濒临黄河、大陆泽畔、驿道通衢、商贸发达、文化繁荣的城镇。
“在邢州的十个税务中,巨鹿上缴的国税仅次于邢州城”,由此可见当时巨鹿之富庶!
天有不测风云,地有沧桑之变!宋大观二年秋天,黄河在巨鹿发出咆哮!来自黄河的洪水将巨鹿县城迅速淹没。
一座繁华的宋代县城顷刻之间被深埋于二丈深的黄河泥沙之下了!
后来人们又在埋没城址泥沙之上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县城,这便是巨鹿一直沿用到明、清到近代的县城。
淹没之迅速、埋压之深!巨鹿宋城得以经历了金、元、明、清等多个战乱时期得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巨鹿精美宋瓷的大量出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