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药谈青出于蓝

白癜风的病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8150.html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青黛作为一个名字很优雅的中药,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作为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常用以画眉。

蓝靛作为染料的历史相当悠久,古埃及第五王朝就曾以蓝靛来染色。作为中药,性寒,味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时行热毒,疔疮痈肿,丹毒等。

成语“青出于蓝”的“青”和“蓝”又是指什么呢?

“青出于蓝”的来源

“青出于蓝”源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指的是靛青,又称靛花、青缸花、靛沫花等,入药称“青黛”,都是根据其提取方法、形态和颜色命名的。它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一般于夏、秋季节采集茎叶,置缸中用清水浸泡2~3昼夜,待叶烂枝脱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搅拌,其浮起的紫红色泡沫就是人们要提取的“靛青”了,它的沉淀物被称为“蓝靛”。二者均是治病的良药,后者还是传统的染料。

寻本溯源,青出于蓝;察色比泽,青胜于蓝,这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了。它本来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化学反应现象,是蓝草中含有的靛苷水解后生成的3-羟基吲哚氧化的结果,却被善于观察事物、善于联想和思维的荀子活用了。荀子用它比喻后学超过前学、学生超过老师的事,不仅具有生活基础,显得贴切;而且具有广泛哲理,意味深长。

长江后浪推前浪,实践中这种情况是常见的,这正是社会得以进步、科学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从南北朝流传至今的学生李谧超过老师孔璠,而孔璠经常请教李谧的故事,就是颇具意义的一例。还有人写歌赞之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很显然,这里用的正是“青出于蓝”的典故。

“青”与“蓝”的药用价值

作为药物,青黛和其原植物木蓝、蓝实、蓝靛、大青叶、大青根、板蓝根都有益人之功,值得再书其一笔。

◎青黛

青黛,是清热药中的热闹货,又具凉血、解毒之功。凡温病热盛、小儿惊痫、斑疹吐衄、疮疡丹毒、蛇虫咬伤诸恙,用之皆效。

《药性论》说它“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本草蒙筌》说它“泻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驱时疫头痛,敛伤寒赤斑”。《本草述》说它“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

古方用青黛者甚多,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治疗女子妊娠伤寒的青黛石膏汤、《中藏经》中治疗咯血不止的圣饼子、《千金方》中治疗天行寒热头痛的蓝青丸、《医学从众录》中治疗咳嗽多痰的青黛蛤粉丸、《症因脉治》中治疗肺经热咳的青黛海石丸、《普济方》中治疗热毒疮疡的青金丸等,都是以青黛为主药的。只要辨证准确,一般都有显效,有不少是立竿见影的。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青黛醇浸液对炭疽杆菌、肺炎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杆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抵制作用,是中药中的广谱抗菌素。临床上,有人以青黛细粉吹鼻治疗鼻衄的,有效率达95%以上。

◎蓝靛

制造青黛时的沉淀物蓝靛,功不及青黛,主要用于外科的热毒、疔疮、痈肿、丹毒、疳蚀、天疱疮等疾患,以发挥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功效。

关于它们二者与母本“蓝”的关系,《本草纲目》和《本草逢原》中有同样的说法,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或许这是偶合,药用上也存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

◎木蓝

木蓝,是制造青黛的主要原料,功能清热解毒,去瘀生新,传统上用作疮肿、出血、眼疾之用药,现代被用于乙型脑炎、腮腺炎的防治。

◎大青叶

大青叶,在临床上应用更广,是治疗温病热盛、温毒发斑、烦渴引饮、吐血衄血、口疮喉痹、腹泻痢疾的要药,现代被用于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肝炎、黄疸,流脑、乙脑、急性胃肠炎、肺炎的防治。《本草经疏》《本经逢原》《本草正义》分别都有赞语,称它为治疗胃家实的“良药”、治疗丹毒的“要药”、“清火队中驯良品”等。

在自古迄今的中医典籍中,几乎没有不提到大青叶的,仅以“大青汤”命名的、名同治不同的处方就有多首,如《延年方》中治疗壮热头痛的大青汤,《痘疹心法》中治疗麻疹热极的大青汤,《补缺肘后方》治疗下痢困笃的大青汤,《圣济总录》中治疗咽喉肿痛的大青汤等。其它如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等以大青为主药的复方,更不在少数。

◎板蓝根

板蓝根,是青黛母体植物的根茎,临床上的热闹程度与大青叶不相上下。它与大青叶有基本相近的功能,《本草便读》认为“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现代研究领域涉及板蓝根的内容较多,认为其具有广泛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和解毒作用等。运用它的这些作用,临床上通过煎服、肌注、滴眼、擦涂等手段,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愈率达90%以上,对传染性肝炎的治愈率达92%,对暴发火眼的治愈率达95%,对感冒的治愈率达97%,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愈率达98%,对单纯性疱疹性口炎的治愈率达%。

此外,大青根、蓝实等“蓝”中之药尚多,大致与上述药物有相似作用,不再赘述。

****

蓝献于青,平凡之中寓伟大;青出于蓝,成功之中有人梯;蓝青互济,前不奢功后不持骄;蓝青一心,继承之中再发展。这是否算是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语含义的全面诠释和正确理解呢?

作者介绍

温长路,笔名寓愚、文苕。现为作家、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李时珍、王清任等分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来源:养生月刊(-3),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今书籍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息风止痉说僵蚕

解码中医

东方人“洪荒之力”的神秘源泉

中医源自生活妙法出自常识

神奇的中医特色疗法—贴敷疗法

养生就是运动、吃补品?看来你完全不懂养生!

刘力红:认识阴阳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失眠症怎么办?

跟着节气去喝汤--说说老妈的健身术

饮食结构合理,脏腑功能合宜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①

欧阳卫权:什么是《伤寒论》六经实质

女人调经养颜必知的四朵“养生花”

古人护牙,因地制宜办法多

女人“宫寒”百病生,想做“暖宫娘娘”要这样!

清热解毒金银花,通络解毒忍冬藤

学好中医,你必须做到这3点……

徐文兵:中医对手脚冰凉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茉莉入药一室香,健胃消愁不用愁

中国地域医学流派录

滋补壮强话黄精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补肝气温肝阳小议

学好中医,该如何读书?

调和五味保健康

站桩与静坐各有所长

三七代茶饮,远离富贵病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高血压的膳食疗法和气功疗法

孩子鼻根发青,是怎么回事?

蚍蜉撼树:蚂蚁有什么价值?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腰痛怎么办?

更年期用药心得

中药副作用一览表-----建议收藏

菜中和事佬——大葱

中医知识:桑与菊

中医与营养学的结合

化湿行气说豆蔻

中医皮肤保养给您白皙光泽好肤色

中医的治法不仅只有吃药一条路

桂花栗子粥,坚持不“泻”

中药炮制的蜜炙法

千般疢难,病因不越三条

陈姥姥谈“小儿咳嗽外治法”

从舌头看宝宝的健康状况

秋乏嗜睡当心疾病作祟

罗大伦:什么样舌象的人特别容易发脾气?

说说手太阴肺经

孔伯华运用桑寄生经验总结

伤肾的两种情绪

调节体液治便秘四例

中医眼中的10个健康标准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一位27岁癌症患者的自白:我是如何把自己“作”出癌症的!

红薯靠边站,它才是地下的“土人参”!补脾胃、防痛风、升免疫,千万别错过

补药一堆不如吃它一把!每天几粒,健脾养胃,补肾强腰!

名百岁寿星大调查!只有一个共性,不是饮食,不是运动,而是…

学点色诊知识

一个小动作,男人补肾,女人瘦腿,简单易学!

中医名方:补阳还五汤的妙用

失眠有六种,分清调理更有效!

戒烟难、戒酒难、考试紧张,穴位疗法轻松解决

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小儿秋泻脐疗有方

低头摸脚,百病治好!很多病在脚上都有开关!

衰老不可抗拒的退行性改变可以延缓

秋天的菊花可赏、可药、可食,既好看又好用!

痰湿体质,还有亚健康怎么办?

养生密码—阴阳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蔬菜颜色“红绿黄白”营养都不一样,最该多吃的是……

秋冻错,生病根!注意了,秋冻千万别低于这个“数”

针灸一代宗师承淡安:治疗10大妇科病的艾灸简易法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5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