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菊花

怀菊花

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怀菊就属于药用菊。祖国医学认为,菊性寒,历经寒暑,得天地之清气,有清熟、解毒、祛风、平肝、明目等功效。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多用于散风清熟。因此,明目多用怀菊,清熟多用杭菊。

药用价值 

作为药用,《神农本草经》羽:"菊服之轻身耐老"。说明菊花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从汉代起,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而今,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气,使人神怡,而且有明目、祛暑的作用,可缓解两眼昏糊、头晕、头痛等。将菊花晒干,装入布袋中作枕芯,名"菊花枕",枕之使人闻到芳香,有清脑明目,降低血压之功。《本草纲目》就有"菊花作枕明目"的记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有很好的抗菌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既可风服,又可外用。药理研究证实,菊花的清熟解毒功效,在于它有广普抗菌作用,对多数皮肤真功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菊花制成流浸膏外用,可治子宫颈麇烂;用菊花煎汤熏洗,可治湿疹和皮肤瘙痒。如患痈肿疔毒、淋巴腺发炎,可煎汤内服,并取鲜菊花捣烂取汗涂患处;关节炎患者,可用菊花、陈艾作芯、做成护膝,有消炎止痛作用。菊花配鱼腥草、忍冬藤,煮汤内服,可防止流行性感冒。用菊花泡茶饮,有辅助降压效果。   怀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怀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近年来,菊花的身价倍增,医药科研单位发现它含有丰富的黄酮,这类化合物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用怀菊花浸出物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率达58%以上,尤其对伴有高血压、心绞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食补价值 

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气,使人神怡,而且可缓解两眼昏糊、头晕、头痛等。有清熟、解毒、祛风、平肝、明目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还可治子宫颈麇烂、湿疹和皮肤瘙痒。用菊花泡茶饮,有辅助降压效果小提示   菊花,有野菊、家菊之分,有观赏、药用之别。颜色一般有白、黄、紫、绿等。近年来,菊花的身价倍增,医药科研单位发现它含有丰富的黄酮,这类化合物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用怀菊花浸出物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率达58%以上,尤其对伴有高血压、心绞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另外将菊花晒干,装入布袋中作枕芯,名“菊花枕”,枕之使人闻到芳香,有清脑明目,降低血压之功。非常适合都市快节奏生活人群。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有柄,叶片卵园形至窄长园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基部心形,下面白色绒毛。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大小不等,直径2.5~5厘米,单生枝端或叶腋,或排列成伞房状,总苞片中央绿色,有宽阔膜质边缘,具白色绒毛,外圈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带浅紫色,中央管状花黄色,也有全为舌状花或管状花。瘦果柱状,无冠毛。

生长习性 

怀菊花喜温暖,耐寒冷,花能耐轻霜,根可忍受-17摄氏度低温。但在幼苗发育至孕蕾前均适宜较高的气温,如气温过低,植株生长不良,分枝和花都少。怀菊喜阳光充足,忌荫蔽,怕风寒,喜湿润。过于干旱,分枝少,植株生长缓慢,花期缺水则影响产量和质量;若土壤水份过多,则根部易腐烂,故每次浇水,水量不宜太大,雨季注意排水。怀菊喜肥,宜选择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培,粘重及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土壤酸度以中性至微酸为好,碱性土壤生长发育差。忌连作。否则病虫害多,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加大成本。

性能主治

味甘苦,性凉。具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毒作用。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化学成份

  含有挥发油约0.13%,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氨基酸和刺槐素等。

药理作用

1、抗病原体作用 

  菊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栓性链球菌、伤寒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及抗螺旋体作用。

2、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菊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酚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3、有解热作用

  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

  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脉流量的作用。本品对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老年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在治疗老年人常见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5、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还有解毒作用。

临床应用

1、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

  用菊花煎剂浓缩液治疗冠心病61例,对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43.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5.9%,其中显效18.8%。三分之二的病人于20天内心绞痛缓解或消失。对于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亦有明显效果。3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9例血压降低。另用菊花浸膏片,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冠心病例,经1-2疗程的症状总有效率45.3%,其中显效14.3%,但对伴有高血压患者则未见明显降压效果。此二种菊花制剂对心率均无影响。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测定,亦未见明显规律性变化。此外,现代临床以菊花、金银花、槐花、山楂等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据认为有显著效果。通常服5-10天,部分病例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即可减轻,随之血压下降,并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脑动脉硬化症与冠心病也有一定疗效。诸方中,以银菊饮的降压效果为佳,曾治高血压46例,降至正常者35例,其余病例服药10-30天后,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山楂菊花茶则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果较著,有效率为66.6%。

2、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扁桃体等

  以鲜菊全草加水蒸馏制成的注射液[主要含挥发油,其中兰色物质为菊奥(chamazulene),2ml-4ml]给患者肌注,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据称有一定治疗和预防意义,总有效率约为80%。成方有桑菊饮及桑菊感冒片。临床报道用双花饮(本品,金银花、甘草、胖大海)治疗咽炎,咽喉肿痛亦有一定效果。

3、结合膜炎等

  常配夏枯草、决明子、白蒺藜、蝉蜕等;亦可配白蒺藜、木贼等蒸气熏眼。据报道,用杞菊地黄汤(丸)加减治疗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有一定效果。

4、其它

  对于局部感染,常用鲜叶捣烂外敷。如用白菊花叶数片配蚬肉数粒及冰片少许,捣烂去渣取汁涂擦口腔溃疡取得疗效者,据称每日用药数次,数日即愈。新鲜菊花全草或罗勒全草分别加水蒸馏制得的两种注射液,等量混合外用,对小面积烧伤、溃疡或感染创面,认为也有一定抗感染效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zz/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