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食宜忌

陈小姐,一位30岁的年轻女性,前来门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原来陈小姐发病已3年,医院风湿免疫科西药治疗中,虽然关节疼痛有缓解,但只要劳累或天气季节变化,则疼痛又发作,十指与手腕仍有红肿热痛情形。开好药后,我们告诉她相关的饮食禁忌,但她当场惊讶咋舌,因为她说这些禁忌食物,几乎每一项都是她平日最爱吃的。

前一阵子新闻媒体也报导了红斑性狼疮患者不宜食用过多的苜蓿芽,因为苜蓿芽可能会诱发自体免酸更加亢进,使病情恶化。事实上,除了红斑性狼疮之外,还有不少风湿免疫科疾病也有其禁忌的食物或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便是一例。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研究人员,从到年间,搜集了两万五千人的饮食习惯资料,研究结果发现,罹患风湿病的人所摄取的红肉,比健康人要来得多;至于吃素的人,得风湿病的机率更明显偏低。这项研究已载于《风湿病与关节炎》的医学期上,它显示了过度摄取红肉与罹患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其实,除了红肉以外,还包括肉类蛋白与植物蛋白,辛辣油炸或酒类的过度摄取,甚至于某些中药例如:人参、黄耆、二仙胶、海马、鹿茸等等多补药,大量服用都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反应,造成关节滑膜的病变。至于以上这些食物药物为何会令本病病情加重呢?这得从中医治疗本病的法则说起。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期是湿热体质,元气尚充实;中期则虚实各半;久病则为阴阳气血都虚,为虚弱体质。而对症用药的法则如下:

(一)湿热体质:为患病初期最常见体质,中药应使用当归拈痛汤、龙胆草、苍朮、黄柏、苦参根、倒地蜈蚣这些清热去湿、疏经通络的药材,可以改善病患关节红肿热痛情形。而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腥味油腻。反之若食用辛辣油炸或是具备补性的食物药物,就会使湿热体质更明显、病情更严重。恰巧,红肉属于腥味油腻之品,而人参、黄耆、二仙胶、海马、鹿茸属于补药,因此都理当禁忌之。

(二)虚实各半体质:大多发生在患病中期,以虚弱挟湿热体质最常见,病患既有倦怠易疲劳的虚弱情形,但又有关节红肿热痛的发炎情形,治疗当兼顾两者。药材可使用竹叶石膏汤,加入忍冬藤、金银花、伸筋草、透骨草、延胡索、路路通等等中药。

(三)虚弱体质:通常患病多年,此时较无关节红肿热痛,但却容易因天气变冷或下雨而关节酸痛,甚至多中老年病患会发生关节变形甚而肢体残障,并伴随虚弱无力、头晕心悸。中药可采用左归丸与右归丸,加入威灵仙、桑枝、续断、千年健、丝瓜络、怀牛膝等等药材。

幸好,上述的陈小姐在经由治疗之后,病情大为好转,即使天气变化,也很少有关节疼痛了,这样的治疗效果让她十分喜出望外。

想一想,一般人认为健康营养的食物,诸如苜蓿芽或红肉,以及一般人以为强壮补身的中药,诸如人参、黄耆、二仙胶、海马、鹿茸,上述这些食物药物,到了风湿病的患者身上,却都变成了伤害!因此,所有风湿病与关节炎的患者,除了配合医师的治疗之外,更应该了解“药食宜忌”,如此才是治病养身的正确之道。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zz/6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