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
气温,味甘,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
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术性温,禀天阳明之燥气,入足阳明胃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
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风寒湿三者合成痹,痹者拘挛而麻木也。盖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也。死肌者,湿邪侵肌肉也;痉者,湿流关节而筋劲急也;疸者,湿乘脾土肌肉发黄也,皆脾胃湿症。术性甘燥,所以主之,胃土湿,则湿热交蒸而自汗发热;术性燥湿,故止汗除热也...
《本草经解》
气微温,味甘,无毒。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
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酒炒、醋炒、蜜炙、白水炒)
黄芪气微温,禀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
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
脾主肌肉,甘能解毒,温能生肌,所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也。
风湿热壅于肌肉筋脉中,则筋坏肉败而成大麻风癞疾矣。脾主湿,胆
主风,三焦主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芪甘温,补益气血,
故治癞疾也。
肠澼为痔,肠者手阳明经也,太阴脾为阳明行津液者也;甘温益脾,
脾健运,则肠澼行而痔愈也。鼠瘘者瘰疬也,乃少阳经风热郁毒;黄
芪入胆与三焦,甘能解毒,温能散郁,所以主之。
人身之虚,万有不齐,不外乎气血两端。黄芪气味甘温,温之以气,
所以补形不足也;补之以味,所以益精不足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辛,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
毒。
葛根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辛无毒,得地金土
之味,入足阳明经燥金胃。气味轻清,阳也。
其主消渴者,葛根辛甘,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热者
,葛根气平,平为秋气,秋气能解大热也。脾有湿热,则壅而呕吐;
葛根辛甘,升发胃阳,胃阳鼓动,则湿热下行而呕吐止矣。诸痹皆起
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阴者从阳者也
,人生阴气,脾为之原,脾与胃合,辛甘入胃,鼓动胃阳,阳健则脾
阴亦起也;甘者土之冲味,平者金之和气,所以解诸毒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
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
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平味和,降中有升,阴也。
胸者肺之分也,胁者肝之分也,肝主升而肺主降,肺金不足则气不降
,肝木有余则气上逆,逆于肝肺之分,故在胸胁间也;茯苓入肺,气
平则降,味甘可以缓肝,所以主之。
脾为土,肺为金,脾肺上下相交,则五脏皆和,位一身之天地矣,若
脾肺失中和之德,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乖戾于胸,发不中节而为病
;茯苓味甘和脾,气平和肺,脾肺和平,七情调矣,心下脾之分也,
湿热在脾则结痛,湿热不除,则流入太阳而发寒热,郁于太阴而烦满
,湿乘肺金而咳逆;茯苓甘平淡渗,所以能燥脾伐水清金,治以上诸
症也。人身水道不通,则火无制,而口焦舌干矣;茯苓入肺,以通水道,下
输膀胱,则火有去路,故止口舌干焦。水道通,所以又利小便也。肝
者魂之居也,而随魂往来者神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苦,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
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柴胡气平,禀天中正之气;味苦无毒,得地炎上之火味。胆者中正之
官,相火之腑,所以独入足少阳胆经。气味轻升,阴中之阳,乃少阳
也。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脏六腑也,脏府共十二经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
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故主寒热之邪气也。春气一至,万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故主推陈致新也...
《本草经解》
气温,味苦,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
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
当归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
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厚,阳也。
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
咳逆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肝为风,心为火,风火为阳,但热不寒者为温疟;风火乘肺,肺主皮毛,寒热洗洗在皮毛中,肺受风火之邪,不能固皮毛也。当归入心入肝,肝血足则风定,心血足则火息,而皮毛中寒热自愈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
,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甘草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
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升,阳也。
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
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热而筋骨软;气平入肺,平肝生肾,筋骨自坚
矣。脾主肌肉,味甘益脾,肌肉自长;肺主周身之气,气平益肺,肺
益则气力自倍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苦,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
,利小便,益气。(赤者破血)
芍药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
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腹者足太阴行之地,邪气者,肝木之邪气乘脾土作痛也;芍药入肺,
气平伐肝,所以主之。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芍药入心,苦以
散结,故主之也。坚积,坚硬之积也;疝者,小腹下痛,肝病也;瘕者,假物而成之积也。寒热疝瘕者,其原或因寒或因热也,芍药能破之者,味苦散结,
气平伐肝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
疽蚀,火疡。(酒炒)
黄芩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
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者火脏也,十二官之君,诸热之主也;苦平清心,故主诸热。黄疸
者,湿热乘脾之症也,脾为太阴湿土,土湿热,则本色现而发黄疸;
黄芩苦平清肺,肺亦太阴,太阴湿热退,而脾疸亦平也。
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湿热则肠澼泄痢;黄芩清肺,肺清则通调水道
,而湿热下逐,肠肺复其燥金之气,而泄痢愈矣。肺司水道,热则肺
失清肃之令,而水道不通,水因而蓄焉;黄芩清肺,则化气下及膀胱
而水下逐矣。血闭者,实热在血分而经闭不通也;心主血,味苦清心,则能下泄,所以主之...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微苦,入足厥阴肝经。和营止血,通脉行瘀。
三七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
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血产之上药也。
《本草经解》
气温大热,味辛,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
痛不能行步,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便浸水煮去皮脐用)
附子气温大热,温则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大热则禀天纯
阳炎烈之火气,入足少阴肾经;补助真阳,味辛而有大毒,得地西方
燥酷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浓,阳也。其主风寒咳逆邪气者,肺受风寒之邪气,则金失下降之性,邪壅于肺,咳而气逆也;附子入肺,辛热可解风寒也。寒湿之气,地气也,感则害人皮肉筋骨,而大筋软短,小筋舒长,拘挛痿躄之症成焉;附子入肝,肝主筋,辛可散湿,热可祛寒,寒湿散,而拘挛痿躄之症愈矣。膝痛不能行步者,肝肾阳虚,而湿流关节也;温热益阳,辛毒行湿,所以主之...
《本草经解》
气温,味酸,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
益男子精。
五味子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味酸无毒,得地东方
之木味,入足厥阴肝经。气升味降,阴也。
胆者担也,生气之原也;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五味气温益胆
,味酸益肝,所以益气。肝血虚则木枯火炎,乘所不胜,病咳逆上气
矣。五味酸以收之,温以行之,味过于酸,则肝气以津而火不炎矣,
肝气不足,则不胜作劳,劳则伤其真气,而肝病乘脾,脾主肌肉,故
肌肉瘦削;五味酸以滋肝,气温治劳,所以主劳伤羸瘦也...
《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
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肺为金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病上气咳逆矣;桂枝性温温肺,肺温则气下降,而咳逆止矣。结气喉痹吐吸者,痹者闭也,气结于喉,闭而不通,但吐而不能吸也;桂枝辛温散结行气,则结者散而闭者通,不吐而能吸也。辛则能润,则筋脉和而关节利矣。中者脾也,辛温则畅达肝气,而脾经受益。所以补中,益气者肺主气,肺温则真气流通而受益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去心)
麦冬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和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
心腹者,肺脾之分;结气者,邪热之气结也。其主之者,麦冬甘平,平能清热,甘缓散结也。
中者阴也,伤中者阴伤也;甘平益阴,故主伤中..
《本草经解》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丹参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气也;气寒则清热,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腑,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泻小肠之水,所以主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积聚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
积聚而至有形可征谓之症,假物成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
《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川芎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中风,风邪入脑头痛也;其主之者,辛温能散也。寒伤血,血涩则麻木而痹,血不养筋,筋急而挛;肝藏血而主筋,川芎入肝而辛温,则血活而筋舒,痹者愈而挛者痊也...
《本草经解》
气寒,味苦,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枸杞子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五内者,五脏之内也,邪气者邪热之气也,盖五内为藏阴之地,阴虚所以有热邪也;其主之者,苦寒清热也。
心为君火,肾为寒水,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热中消渴;其主之者,味苦可以清热,气寒可以益水也,水益火清,消渴自止。
其主周痹风湿者,痹为闭症,血枯不运,而风湿乘之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湿灭也;杞子苦寒益血,所以治痹。久服苦益心、寒益肾,心肾交,则水火宁而筋骨坚,筋骨健则身自轻。血足则色华,所以不老。耐寒暑者,气寒益肾,肾水足可以耐暑。味苦益心,心火宁可以耐寒也...
《本草经解》
气微寒,味甘,无毒。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气微寒,禀天秋令少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浓于味,阳也。肺为五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主生气;人参气寒清肺,肺清则气旺,而五脏俱补矣。精者,阴气之英华;神者,阳气之精灵也。微寒清肺,肺旺则气足而神安。脾属血,人身阴气之原;味甘益脾,脾血充则阴足而精安。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精神安,魂魄自定矣。气虚则易惊,血虚则易悸;人参微寒益气,味甘益血,气血平和,惊悸自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参益气,正气充足,其邪自不能留,故能除邪气...
《本草经解》
气温,味苦辛,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陈皮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辛无毒,得地南西火金之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胸中者肺之分也,肺主气,气常则顺,气变则滞,滞则一切有形血食痰涎,皆假滞气而成瘕,瘕成则肺气不降而热生焉。陈皮辛能散,苦能泄,可以破瘕清热也,苦辛降气,又主逆气...
《本草经解》
气寒,味苦,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气味俱降,阴也。
浊阴归六腑,味浓则泄,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荡涤之品也。味浓为阴,则入阴分,血者阴也,心主者也,血凝则瘀;大黄入心,味苦下泄,故下瘀血。
血结则闭,阴不和阳,故寒热生焉;大黄味苦下泄,则闭者通。阴和于阳而寒热止矣,癥瘕积聚,皆有形之实邪,大黄所至荡平,故能破之...
《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泡焙用)
吴萸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有小毒,得地西方燥烈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中者脾也,太阴经也,肺主气,亦太阴也,气温则肺令下行,而太阴亦暖,所以温中下气也。
寒邪客于胸腹,则真气不通而痛矣;辛温则流行和散,所以止痛也。辛温暖肺,肺气通行,则水道通调,故又除湿。血泣则成痹。肝藏血,血温则活,故主血痹,辛温为阳,则能发散,故逐风邪...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煅)
龙骨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龙为东方之神、鳞虫之长、神灵之骨,入足厥阴肝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心腹太阴经行之地也,太阴脾气上升,则肺气下降,位一身之天地,而一切鬼疰精魅不能犯之矣。龙骨气平益肺,肺平则下降;味甘益脾,脾和则上升。升降如,而天地位焉,所以祛鬼疰精物老魅也。
咳逆者,肝火炎上而乘肺也;泄痢脓血,清气下陷也;女子漏下,肝血不藏也。龙骨,味甘可以缓肝火,气温可以达清气,甘平可以藏肝血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甘,性寒,无毒,入脾、胃二经。化热毒,消恶疮结核,解食毒,散滞气。细锉,同忍冬藤取汁入酒,以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睡觉,病已安矣。
丹溪云:蒲公英花黄属土,宜入太阴、阳明经。有一种花叶茎相类而高硕者,非也。其真者短小塌地,质甚脆,断之有白汁,其花干如葱管空者是也。四时常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则生,则其禀天地中和之性可见矣,故治诸毒。又为黄花地丁者,以治疔毒者名也。
中科易康(北京)医学研究院举办的国医名师大讲堂传承班,本期将于年9月22日-24日召开。
本期糖尿病与刺络放血疗法培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才医师亲传糖尿病七招疗法。中国中医科学院李淳博士亲传刺络放血疗法(刺络脉,刺血络,十宣、十二井放血,耳尖放血,挑治)报名谢老师(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白癜风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