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盛夏最容易出现的幼儿皮肤病是痱子。
痱子亦称为粟粒疹,由于闷热环境中出汗过多且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而引起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好发于肘窝,腋窝,颈胸背等。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先出现红斑,继之出现密集排列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抓挠后可激发感染为脓疱疮。
小儿推拿方法(每日可以操作两次可以祛疹止痒):
1.点揉曲池和合谷各50次。
2.掐揉大陵,神门,內劳宫穴各50次。
3.清天河水,平肝,清肺各次。
4,点揉血海,三阴交各1分钟。
小儿痱子的护理方法:
1.西瓜皮(西瓜翠衣),洗净切片熬汤或做菜吃,也可用西瓜皮擦拭患处,每天3次。
2。生黄瓜汁或片贴擦患处,有消痛消炎作用。
3.苦瓜叶榨汁涂擦患处。
4.金银花或艾草熬水泡澡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
四。夏季传染病比较多,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养护和推拿。
手足口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由于该病毒传染性强,儿童普遍易感,易造成流行。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个病毒有两个主要分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前者轻,后者重。
那些人易得手足口?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及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感染后一般为隐形发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但仍然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若已经明确诊断了为手足口病的小婴儿,在快睡着的时候,反复发生类似被惊吓的突发性全身性肌肉收缩动作,这时爸妈们可要警惕是感染了手足口中偏重的类型了!
重症手足口病还可能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状。
为什么要重视手足口病?因为传播途径多。
手足口的潜伏期(早期)很像感冒。
?少数患者可并发疾病,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由气温升高,气候潮湿,每年5月份全国正式进入发病高峰,在每年5-7月份达到峰值。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潜伏期3-10天,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诊断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
1.避开传染源。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注意卫生。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3.勤观察。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4.食疗三豆饮。
黄豆,绿豆,黑豆各(50克或一小把),煮烂取汤,加糖或蜂蜜,以口感为准,少量多次以之代水喝,此汤不得隔夜。
黄豆补中,补充津液。绿豆,清肝肺两热。黑豆,降胆经,收相火,益阴。
5.食疗安夏七宝汤。
做法:红豆15g、绿豆15g、黑豆15g、黄豆20g、白菜心一颗、葡萄干15粒,炙甘草3g,冰糖适量。食材准备好,放到锅里,加一碗水,大火开锅,小火再煮半小时,大概每次-ml的量,给宝宝一天之内喝完,连续喝七天,一个疗程,可抵挡45天。
宝宝喝上七天,45天之内都不会被手足口传染。过了45天,可以再喝一个疗程,小宝宝可以减量,大宝宝喝-ml,小宝宝可以喝30-50ml都可以,七宝平安汤适用于6个月以上12周岁以下的所有宝宝,既可以预防,也可以在得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后也有治疗效果。大家可以尝试先预防,如果预防来不及也可以作为治疗。
如何养护
1、注意隔离(要求2周),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2、多饮水(可适当同时加入糖和盐)。
3、清淡饮食,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
4、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5、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6.中药小方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法1: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法2: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法3: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法4: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口服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
口腔喷剂:西瓜霜喷剂或开喉剑。
喝凉白开水。
小儿推拿
从中医角度来说也是内有心热蕴结,心火炽盛,外有外感湿邪。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内在原因,首先是湿热蕴结,湿怎么来的,热怎么来的,湿是吃反季节水果、寒凉过多造成的;热是大鱼大肉造成的;
火是提前开发智力,对大脑的耗费能量,提调过度造成的。在这里,重点呼吁大家,我们尽可能给宝宝少吃反季节水果,少吃大鱼大肉,饮食均衡,不要给宝宝提前开发智力,不要让宝宝大脑使用太过度,让宝宝远离手足口,远离疱疹性咽颊炎,让所有的宝宝都不会受到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的侵扰。
下面推荐三个祛湿排热降火的小儿推拿手法,如果平时宝宝身体湿气比较重,身体热量比较盛的,还有身体里心火炽盛的,可以用这三个手法来改善:
1.补脾经
第一个是湿气比较重的,一般都是体重超重的宝宝,爱出汗,发现汗黏糊糊的,不容易干,这样的宝宝湿气比较重,每天给宝宝补脾经,左右手各三百次,这是除湿的方案。
2.清天河水
那如果是平时特别怕热,身体里热量比较高,晚上睡觉蹬被子,大便比较干,嘴唇总红红的,特别容易上火,这就是身体热度比较高的宝宝,每天给宝宝清天河水,左右手各三百次,给宝宝做一个保健手法。
3.摩腹:
还有就是心火炽盛的,宝宝经常闲不住,小话痨,精力充沛,不爱睡觉,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这样的宝宝多数是心火炽盛。舌象上会发现心火炽盛的宝宝舌尖比较红,手法上以顺时针摩腹为主,事实上就是让胃肠转起来,宝宝的脑子就会转的慢下来,如果宝宝脑子用脑过度的时候,胃肠转动的就慢了,所以顺时针摩腹,让中焦运行起来,上焦的心火炽盛自然就消下去了。
疱疹性咽峡炎的推拿
高热期清热解毒,引热下行为治则:
取穴:平肝清肺,清大小肠,清天河水,逆运内八卦,揉总筋,揉小横纹,掐揉合谷,补肾水。
缓解期以滋阴清热,调理脾胃为主:
取穴:揉总筋,內劳宫,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清胃补脾,清大肠,逆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揉三阴交,涌泉,太溪,搓擦百会。
手足口推拿:
曲池合谷,总筋,清天河水,平肝,清心,清肺,清脾胃,清大肠,清三关,退六腑,搓擦百会,下推龟尾。
宋淼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