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银屑病医案一则

陈某某,男,39岁,.5.11初诊。

主诉:皮损伴皮肤瘙痒4年余

病史:患者平素多有痤疮、皮肤瘙痒等困扰,4年前因皮肤瘙痒发现丘疹,表面覆盖白色鳞屑,起初仅黄豆大小,散在分布头部,后逐渐遍布右下肢,皮损范围逐渐扩大,遂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辰下:皮肤瘙痒、干枯起屑,头部皮损成块连至项部,右下肢遍布皮损,表皮覆盖一层银白鳞屑,有的连成一片,状如地图,伴口干,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沉。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枝15g赤芍15g甘草5g

地龙9g地肤子20g(布包)生地12g

金银花20g乌梢蛇9g徐长卿20g

丹皮9g路路通20g地鳖虫9g

蜈蚣1条(研冲)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嘱其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诊(.5.18):药后症缓,皮肤瘙痒、脱屑较前减轻,口稍干,舌质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加蝉衣6g,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5.25):皮肤瘙痒已止,余症皆减,仍感口干,舌质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去赤芍,加白芍15g、石斛12g、玄参20g,7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6.3):药后皮肤痒未再作,皮损较前大大缩小,舌质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加荆芥15g、忍冬藤20g。21剂,煎服法同前。

五诊(.6.24):药后皮损已经缓解,舌质淡苔白,脉沉。予上方加黄芪20g,以巩固疗效。再服14剂后,诸症消失,病告暂愈。因该病顽固且容易复发,故嘱患者门诊定期复诊以竟全功。

按语: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皮损特征是起初出现红斑丘疹,表皮覆盖一层银白鳞屑,皮肤干枯、脱屑、结痂,有的皮损症状连成一片状如地图。银屑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今医家对该病多有论述,如《外科证治全书》曰:“白疕名疕风,皮肤瘙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坎裂,血出痛楚。”《医宗金鉴》云:“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肌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本案患者平素多有痤疮、皮肤瘙痒等症状,因热毒内蕴,复外感风邪,阻于肌肤,营卫不和,外发肌肤而见皮损、鳞屑;病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且因经脉痹阻,营卫失调,气血失运,故见皮肤瘙痒、起屑;热毒内蕴,灼伤津液,津不上承,故见口干。结合舌脉,辨为营卫不和,血热生风之证。

吾师治以调和营卫,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减。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功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故以此方进行化裁,加入清热凉血解毒,通络祛风止痒之品以治之。方中桂枝辛甘温,辛能发散解肌,甘温能疏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荣阴,今用赤芍以增清热凉血之效,芍、桂相伍,于和荣之中有调卫之功;外证得之,解肌调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加乌梢蛇甘平以祛风通络,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牡丹皮、生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徐长卿性温味辛,祛风除湿止痒;路路通苦平,祛风利水、通经活络;地鳖虫咸寒,破血逐瘀;蜈蚣辛温,祛风通络,攻毒散结。全方共奏调和营卫,祛风活络,清热解毒,养阴凉血之功。

二诊药后症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故加蝉衣以透邪祛风止痒。三诊患者皮肤瘙痒已愈,仍有口干,故赤芍易白芍以敛阴和营,加石斛、玄参增清热滋阴之力。四诊病情持续好转,故仍守前法,加荆芥辛微温,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忍冬藤甘寒,清热解毒,疏经通络。五诊皮损已愈,故加黄芪以健脾益气,巩固疗效。并嘱坚持调治,以竟全功。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zz/5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