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既“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阻。
一、施养要点
1、精神调理?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较多,兼有淤血体质。痰湿体质者多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适当增加社会交往活动,多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以舒畅情志、通畅气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均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五志过极,易于化火,情志过极,或应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情志,释放不良情绪,安神定志,以舒缓情志。
2、饮食调养?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以选用薏仁、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海蜇、胖头鱼、鲫鱼、鲤鱼、鲈鱼、羊肉、橄榄、萝卜、山药、洋葱、豆角、冬瓜、紫菜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
糖尿病患者中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滋补、酸涩及苦寒之品。如油炸食品、肥猪肉、龟、鳖、燕窝、银耳、芝麻、核桃、板栗、西瓜、桃子、梨、香蕉、枇杷、甘蔗、醋等都应少吃。?
偏于阴虚者,由于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阴虚火旺之人,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温热香辣食品、煎炸爆炒之品、性热上火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阴虚质者应戒烟限酒,长期吸食易致燥热内生,而见口干咽燥,或咯血咯痰等。
3、起居调护?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之人以湿浊偏胜为特征,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遏伤阳气。所居居室应该朝阳,保持居室干燥。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衣着应透湿散气,经常嗮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借助自然界之力宣通人体之阳气。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
属于阴虚者,畏热喜凉,适应秋冬,夏热难受。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阴虚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熬夜、高温酷暑的工作等则能加重阴虚倾向,故应尽量避免。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保护阴精。肾阴是一身之本,要节制房事,惜阴保精。
4、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者,形体多肥胖,身重易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
糖尿病患者中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亏少,运动时易出现口渴干燥、面色潮红、小便少等,因此只适合做中小强度的锻炼,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坚持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等比较柔和的功法,以取得内练生津咽津养阴之功效。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阴虚质的人多消瘦,容易上火,皮肤干燥等。皮肤干燥甚者,可多选择游泳,能够滋润肌肤,减少皮肤瘙痒,但不宜桑拿。静气功锻炼对人体内分泌有双向调节功能,能促进脾胃运化,增加体液的生成,有利于改善阴虚体质。
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方法:
糖尿病多有血脉的瘀阻,按摩可以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通过对穴位的按摩,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滋阴健脾,清泄三焦燥热,强身健体的功效。
1、按摩肾区
位置:肾腧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清晨起床后或临睡前,取坐位,双脚下垂,宽衣松带,腰部挺直,两手掌置于腰部肾腧穴,上下加压按摩肾区各40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按摩各40次,以局部感到温热感为宜。
2、按摩腹部
位置:以肚脐为中心,上至肋弓,下肢耻骨联合。
方法:清晨起床后或临睡前,取卧位或坐位,双手叠掌,将掌心置于下腹部,以脐为中心,手掌绕脐顺时针按摩40圈,再逆时针按摩40圈。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内向外,可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按摩的力量由轻到重,以自己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
3、按摩上肢
位置:手三里穴、内关穴、外关穴、合谷穴。
方法:以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法为主,可在手三里(肘部横纹中点下2寸处)、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等穴位上按压揉动3分钟。
4、按摩下肢
位置: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
方法:以直线做上下或来回擦法为主,可在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阴陵泉(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等穴位按压、揉动3分钟。
5、按摩劳宫穴
位置:劳宫穴,位于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
方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6、按摩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足底(足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凹陷处。
方法:以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个穴位各操作10分钟,早晚各1次。也可借助足部按摩器或钝性的物体进行自我按摩。
三、糖尿病中药足浴法
中药足浴属于传统疗法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中药足浴是在糖尿病饮食、药物、运动等治疗的基础上的一种糖尿病足治疗方法。
(一)常用的足浴中药
1、取延胡索25克,川芎20克,桃仁、甘草各10克,共研粗末,沸水冲开,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共30天。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取红花10克,桃仁10克,威灵仙10克,赤芍15克,路路通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煎水取汁,睡前泡脚。
3、取桂枝50克,制附片15克,丹参50克,忍冬藤50克,生黄苠6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煎水取汁,睡前泡脚。
(二)足浴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应该保证泡脚的水温在37度左右。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度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就会带来烫伤。患者家属应该在患者泡脚之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可以应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2、每次泡脚持续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低血压、体质虚弱者泡脚时间更是宜短不宜长。
3、洗脚宜用中性肥皂。洗完脚,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以便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必要时可用电吹风的小风吹干。
4、糖尿病患者不宜在饭后立刻泡脚。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会影响消化系统供血。此外,在泡脚的过程中身体还会消耗很多热量,空腹状态下糖元贮量较少,这时泡脚容易使血糖过低,因而空腹时泡脚也不宜。泡脚宜在餐后1-3小时进行,临睡前效果更佳。
5、每次泡脚前后,糖尿病患者都应仔细检查足部,一旦发现足部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等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如果不慎出现了足部伤口甚至溃疡,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三、糖尿病患者最易犯错误
1、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那么,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呢?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顿八分饱,下顿不饥饿.
2、凭感觉服药。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会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3、不定期复诊。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4、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5、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前,别早下结论。?
6、价格高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7、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就会前功尽弃。?
8、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并且在停药后就可以消失了。与副作用相比,高血糖未得到控制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温馨提示:糖尿病中医调理,联系封彦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